華文網

少年 懶人的幸福未來就交給你們了!

■只會吹蠟燭的“循跡滅火機器人”。

會爬樓梯的掃地機器人,會泡茶添茶的茶藝機械臂,會自主滅火的救火機器人……

廣工大機器人設計競賽的獲獎大學生厲害了!

當你在煲劇、嘮嗑的時候,看到掃地機器人不知疲倦地在客廳、房間各個角落來回奔波時,也許會感慨“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但無論掃地機器人如何勤快,身高始終是它的硬傷,面對樓梯這樣的“大山”總是難以逾越。

6月12日,在廣東工業大學主辦的“天生我才”系列競賽中,大二的黃同學團隊為解決這個問題,就打造出一款能上樓梯的機器人!

除此之外,還有會自動識別火源、實現“精准”滅火的“循跡滅火機器人”,有可以複製主人動作、未來或許可以幫忙泡上茶的“體感智慧機械臂”……雖然它們看上去還很粗糙,但是,黃同學就雄心壯志地表示,他們正準備申請專利,“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優化它,並實現投產!”懶人的幸福未來,說不定,就掌握在這些技術宅的手裡哦!

滅火機器人目前只會吹蠟燭

昨天下午,在廣東工業大學的創客中心,多名參賽選手正在緊張地調試他們的“循跡滅火機器人”。

新快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地板上擺放著一根充當模擬火源的蠟燭。現場展示開始,機器人通過紅外線探測下方的黑線實現導航。

只見小機器人沿著黑線緩緩向前,在行至火源附近時自動識別並停下,小機器人身上的風扇自動開啟,將蠟燭吹滅。

現場的選手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新快報記者,他們目前還是大一的學生,很多技術還不夠成熟與完備,機器人暫時只能實現固定線路的滅火工作。

他們的目標是探索用圖像識別的方式來導航,“識別火情後,機器人就能自動前往滅火!”

以後買套機械臂泡茶專用?

展示現場,一套由機械手臂和一個黑色手套等組成的“體感智慧機械臂”格外引人注目。

其製作團隊的王同學告訴新快報記者,機械臂是由網上購得,但王同學表示,後期的程式設計等工作比較費時,他們的團隊中有負責主控、圖像識別的選手,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製作完成。

王同學告訴新快報記者,他這款手臂的亮點在於能夠“複製”一些規定動作,“例如那些失傳的手藝,在通過對各個動作分解程式設計後,由機器人來‘傳承’下去”。

甚至在不久的將來,你泡茶招待客人的工作,可以由這個“手臂”來接管。通過圖像識別或重力感測器,它就能感知茶杯裡的茶是否被喝完,從而決定是否給茶杯添茶。王同學表示,要實現泡茶,還得解決“舵機”強度的問題,“但這個依據現有的技術已經可以解決。”

王同學還設想,以後這樣的“手臂”可以被運用到遠端拆彈等高危工作場所。

爬樓掃地機器人:目前樓梯爬得比干打掃好

“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很多,但能掃樓梯的還很少。”大二的黃同學表示,他們的團隊也就是基於這個現狀而萌生了這個想法。這個電線、電池外露的機器人看似粗糙,但卻凝聚了黃同學他們三個多月的心血。整個機器人的框架是他們通過3D建模後,一遍又一遍地分析、改進可行性後,用3D列印技術製件而成。

記者看到,該機器人的四個輪子與普通的車輪大不相同,表面分佈有多個滾軸。黃同學解釋,這叫“麥克納姆輪”,可讓機器人實現全方向轉動。“舵機”收到指令後,會產生動力把整個機器人往上托,在達到預定高度後機器人會向前行進,從而實現“爬樓梯”的動作。

“幾乎可以滿足所有普通樓梯的高度差要求。”黃同學自豪地介紹,把該機器人擺放在樓梯起點處,無需外界干預就能自行“拾級而上”完成清掃。黃同學和隊友們曾在宿舍樓內“小試牛刀”,“攀爬效果不錯,但清掃效果還有待加強”。

黃同學表示,他們正準備申請專利,目前指導老師也正幫忙聯繫相關企業。“未來的高樓大廈肯定越來越多,人工智慧也會愈加發展,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優化它,並實現投產……當然,我們也會考慮給它穿個衣服,不要讓它‘裸奔’”。

幕後

從“小白”到 做出機器人 需一年高強度學習

“體感智慧機械臂”設計團隊的王同學是廣工物理與光電學院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的學生,其團隊的另外三人是廣工自動化學院物聯網專業的。王同學表示,他是在去年暑假實習的時候與另外三人結識,“因為比較聊得來,所以組了一個團隊”。

那麼,要如何才能製作一個機器人呢?王同學表示,C語言、類比電路、數位電路這些是最基本的知識,此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單片機和數位信號濾波等知識,“學技術比較枯燥,你必須要靜下心來,但當你做出某件東西時會很有成就感”。

王同學表示,一個小白做出一個簡單的機器人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但這個也要看課程設置和個人投入的精力”。王同學表示,他隊友從大一開始,他是從大二開始,幾乎每天都要泡在實驗室裡面。

■文字:新快報記者 羅漢章 通訊員 朱小翠 ■攝影: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

爬樓掃地機器人:目前樓梯爬得比干打掃好

“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很多,但能掃樓梯的還很少。”大二的黃同學表示,他們的團隊也就是基於這個現狀而萌生了這個想法。這個電線、電池外露的機器人看似粗糙,但卻凝聚了黃同學他們三個多月的心血。整個機器人的框架是他們通過3D建模後,一遍又一遍地分析、改進可行性後,用3D列印技術製件而成。

記者看到,該機器人的四個輪子與普通的車輪大不相同,表面分佈有多個滾軸。黃同學解釋,這叫“麥克納姆輪”,可讓機器人實現全方向轉動。“舵機”收到指令後,會產生動力把整個機器人往上托,在達到預定高度後機器人會向前行進,從而實現“爬樓梯”的動作。

“幾乎可以滿足所有普通樓梯的高度差要求。”黃同學自豪地介紹,把該機器人擺放在樓梯起點處,無需外界干預就能自行“拾級而上”完成清掃。黃同學和隊友們曾在宿舍樓內“小試牛刀”,“攀爬效果不錯,但清掃效果還有待加強”。

黃同學表示,他們正準備申請專利,目前指導老師也正幫忙聯繫相關企業。“未來的高樓大廈肯定越來越多,人工智慧也會愈加發展,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優化它,並實現投產……當然,我們也會考慮給它穿個衣服,不要讓它‘裸奔’”。

幕後

從“小白”到 做出機器人 需一年高強度學習

“體感智慧機械臂”設計團隊的王同學是廣工物理與光電學院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三的學生,其團隊的另外三人是廣工自動化學院物聯網專業的。王同學表示,他是在去年暑假實習的時候與另外三人結識,“因為比較聊得來,所以組了一個團隊”。

那麼,要如何才能製作一個機器人呢?王同學表示,C語言、類比電路、數位電路這些是最基本的知識,此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單片機和數位信號濾波等知識,“學技術比較枯燥,你必須要靜下心來,但當你做出某件東西時會很有成就感”。

王同學表示,一個小白做出一個簡單的機器人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但這個也要看課程設置和個人投入的精力”。王同學表示,他隊友從大一開始,他是從大二開始,幾乎每天都要泡在實驗室裡面。

■文字:新快報記者 羅漢章 通訊員 朱小翠 ■攝影: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