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會這幾點,讓你的企業避免行銷亂花錢

不論任何行業、企業大小,行銷都是一家成功企業和正在走向成功的初創企業不能缺少的,因為行銷應該幫你打破窘境,提升銷售和拉近企業與用戶間的關係,這就是為何任何一家大品牌都會花費大量時間、 金錢和人力去精心制定行銷計畫的原因所在。

但如果你簡單認為行銷成功取決在精准行銷計畫的話,那麼今天Z先森就要告訴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行銷成功與否不在計畫有多好,而在於少犯一些錯誤,少走一些彎路。

尤其對小企業來說,本身行銷費用就不多,加上人員不多,不可能像大公司一樣把品牌行銷事先做出很大的計畫,所以想要做好行銷,先要深入瞭解該做什麼以及不做什麼。

下面為大家羅列幾個常見的行銷錯誤,每個小企業行銷人員一定要避免這幾個點,確保把行銷做到效率最佳。

重定向你的用戶

據統計,在網站上用戶的第一次訪問只有5%左右的流量會轉化,

而那巨大的95%的用戶怎麼辦?所以很多電商行銷人員喜歡重定向每一個用戶,但這對於很多企業的行銷人員來說是你犯的第一個錯誤,因為不論你網站上的產品多麼好、價格多低廉,並不是每一位到來的消費者都想購買,很多是用戶誤點廣告進來的。

比如,Baymard研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58.6%的美國線上購物者登錄網站並沒有產生任何購買行為,因為他們並沒有任何購買需求,而且就算把產品加入購物車裡,但在提交購買時還說還會因為欲望不足而停止購買。

所以,對於行銷人員而言,如果你把這部分使用者做重定位,就算在浪費資源,因為這些用戶本身就沒有任何購買興趣。想像一下,如果你苦苦站在一棟沒有人的房子前不斷敲門,

那麼不論你怎麼敲門,還是沒有人出來見你,所以就不要輕易犯這樣的錯誤了,不要輕易去浪費你的費用,增加支出成本。

沒把社交行銷用起來

毫無疑問,在全世界以及中國,社交媒體變得十分重要,基於社交媒體的行銷手段、技術更是層出不窮,社交平臺已經成為行銷最大平臺之一。儘管這樣,但據統計,其實還有將近68%的小企業沒有認真對待社交行銷。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和資源來用心社交行銷,那麼小企業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裡就先簡單說幾句吧,畢竟想要做好社交行銷還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而不是1-2人就可以的。

1.知道你的用戶是誰,瞭解他們需求

2.簡單在社交平臺做一些簡單、小的行銷活動

3.選擇一個關鍵性的目標,可以是粉絲增長、閱讀增長等等

4.學會分析、拆解這些目標,為後續做積累

5.創建一個短週期的社交行銷計畫,並開始執行

正如Facebook廣告專家Mari Smith說:“社交媒體行銷成功的基礎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先考慮用戶需求,其次才是行銷。”

行銷內容單一

根據PQ Media的全球預測,內容行銷將在2019年前成為500億美元的行業。幾乎每個行銷人員越來越重視在內容上投入使用,但是在內容創作方面花費大部分行銷預算不一定能為您帶來最大的壓力。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你的內容沒有觸及到使用者需求和打動用戶。如果你想通過內容來取得行銷成功,那麼必須以用戶角度出發,做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內容。

當然,想要做好內容行銷也離不開一些小的技巧,比如針對一些傳播主動性較差的人,可以採用獎勵舉措,比如發紅包轉發等等,只是要做好持續激勵的方式。

這裡也強調下,有價值的內容就像一塊磁鐵,能夠吸引人們關注你的企業。

花大量金錢去購買流量

對那些小企業來說,在前期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流量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只有2%的流量會轉化成購買,這絕對是虧本的買賣。哪怕是流量大批湧入官網、電商平臺,或者你優化了你的網站,但這都沒辦法帶來理想的銷售轉化。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進入粉絲經濟時代,流量可以通過自身產生,而不是靠購買產生。

比如,2016年有篇很火的文章《2016年的互聯網:流量都去哪兒了》,這篇文章刷屏了,大家不禁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靠流量生存的應用都出現了流量下降的情況,那流量到底去哪了?實際上流量並沒有消失,移動互聯網的總流量依然還是增長的,只是流量存在的方式和地方變了而已,企業需要一個能夠自帶流量的體系,去管理、製作和產生流量。

對於行銷人員來說,獲取新客的成本比留住舊客成本要高出太多,此外,產品賣給現有客戶的概率為60-70%,而向新客戶出售的概率只有5-20%。

不懂使用資料

對於資料的使用,大公司、大品牌已經先行,這些公司憑藉龐大的資源和實力已經將資料用在行銷上,對於小企業而言,雖然資料沒有那麼龐大,但還是有資料可用、可分析和收集的,只是很多企業很容易主動忽略罷了。比如,你的客服電話,使用者回饋資訊資料、官網使用者流量資料和提問資料等等,這些資料通過後面的洞察分析,對企業價值意義巨大。

所以,小企業更應該重視對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這對日後行銷策略制定、產品更新、使用者體驗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資料能夠説明企業構建起以使用者體驗的智慧商業模式,給行銷帶來一次新的突破。

3.選擇一個關鍵性的目標,可以是粉絲增長、閱讀增長等等

4.學會分析、拆解這些目標,為後續做積累

5.創建一個短週期的社交行銷計畫,並開始執行

正如Facebook廣告專家Mari Smith說:“社交媒體行銷成功的基礎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先考慮用戶需求,其次才是行銷。”

行銷內容單一

根據PQ Media的全球預測,內容行銷將在2019年前成為500億美元的行業。幾乎每個行銷人員越來越重視在內容上投入使用,但是在內容創作方面花費大部分行銷預算不一定能為您帶來最大的壓力。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原因在於,你的內容沒有觸及到使用者需求和打動用戶。如果你想通過內容來取得行銷成功,那麼必須以用戶角度出發,做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內容。

當然,想要做好內容行銷也離不開一些小的技巧,比如針對一些傳播主動性較差的人,可以採用獎勵舉措,比如發紅包轉發等等,只是要做好持續激勵的方式。

這裡也強調下,有價值的內容就像一塊磁鐵,能夠吸引人們關注你的企業。

花大量金錢去購買流量

對那些小企業來說,在前期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流量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因為只有2%的流量會轉化成購買,這絕對是虧本的買賣。哪怕是流量大批湧入官網、電商平臺,或者你優化了你的網站,但這都沒辦法帶來理想的銷售轉化。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進入粉絲經濟時代,流量可以通過自身產生,而不是靠購買產生。

比如,2016年有篇很火的文章《2016年的互聯網:流量都去哪兒了》,這篇文章刷屏了,大家不禁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幾乎所有的靠流量生存的應用都出現了流量下降的情況,那流量到底去哪了?實際上流量並沒有消失,移動互聯網的總流量依然還是增長的,只是流量存在的方式和地方變了而已,企業需要一個能夠自帶流量的體系,去管理、製作和產生流量。

對於行銷人員來說,獲取新客的成本比留住舊客成本要高出太多,此外,產品賣給現有客戶的概率為60-70%,而向新客戶出售的概率只有5-20%。

不懂使用資料

對於資料的使用,大公司、大品牌已經先行,這些公司憑藉龐大的資源和實力已經將資料用在行銷上,對於小企業而言,雖然資料沒有那麼龐大,但還是有資料可用、可分析和收集的,只是很多企業很容易主動忽略罷了。比如,你的客服電話,使用者回饋資訊資料、官網使用者流量資料和提問資料等等,這些資料通過後面的洞察分析,對企業價值意義巨大。

所以,小企業更應該重視對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這對日後行銷策略制定、產品更新、使用者體驗提升有著重要作用。資料能夠説明企業構建起以使用者體驗的智慧商業模式,給行銷帶來一次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