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鍋非物質文化遺產牛肉湯,值得一品!

最近的國貿商城似乎開了外掛,開了不少新店。有頂著米其林或網紅光環的分店(比如莆田,比如cafe de paris),也有知名集團旗下的新副牌(比如,小姑娘們趨之若鶩的福樓畢思羅),還有這家才開張一個多月的成都直營店:盡膳口福蹺腳牛肉。

蹺腳牛肉其實是四川樂山的傳統名吃,鍋底用屠宰剩下的牛下水為主料,與些許藥材同煮,主打散寒止咳的藥膳功效。當時售賣這份湯鍋的多為露天小攤,食者大多一隻腳著地,一隻腳蹺在條桌的橫條上,蹺腳牛肉以此得名。而這份源起下層人民飲食文化的蹺腳牛肉,目前被列入樂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盡膳口福雖然開在中心商業區,

週末人竟然不少。和其他火鍋店相比,就餐環境相當不錯。店面乾淨,一些設計細節也相當別致。

想同時嘗嘗草本原湯和辣湯,

於是點了鴛鴦鍋。和其他推崇老湯的傳統四川火鍋不同,盡膳口福蹺腳牛肉是遵循百年傳統每天現熬:一頭牛,一鍋湯。原味草本湯是傳統的藥膳,可以先空口喝一碗。辣湯除了四川空運過來的辣椒和牛油湯料,還別出心裁地加了醪糟,雖然是甜口,煮起來其實沒有什麼味道。 美食達人田螺姑娘最近就出了一個醪糟蒸小黃魚的菜譜,聽起來別有風味:絲絲鹹鮮甜的風味滲透到魚肉裡面,
一點點拆下來吃,風味拔群。和三十多度的溫度尤其搭,開胃但不膩味。

草本鴛鴦鍋底↑

辣鍋用了傳統重慶火鍋的牛油,一開始沒什麼味道,越煮越辣,感覺要拼耐心。

調料選了兩種:一個是招牌的五彩幹碟(芝麻、辣椒面、花生碎、蔥花、香菜),

味道極香,很喜歡,原本是用來蘸原湯,用來蘸辣鍋也錦上添花;另一個是用來配辣鍋的蒜泥香油碟:辣椒素溶於油,用香油做蘸料,增香的同時還能降低辣度。

五彩幹碟↑

香油碟↑

九秒牛肉↑

招牌的九秒牛肉確實不錯,色澤鮮亮。涮夠9秒其實還有些偏粉嫩,涮到全熟肉質也不老,很喜歡。

極品牛舌↑

也是招牌菜的牛舌,切得極薄,但總覺得火鍋並不是打開牛舌的最佳方式。

蓮花白↑

蓮花白就是市面上的圓白菜,有白菜味,涮起來十分清甜,非常難得。

峨眉山雪魔芋↑

第一次見到海綿狀的雪魔芋,說是峨眉山的土特產,口感跟凍豆腐很像。涮原湯總覺得不夠味,涮辣湯又覺得偏鹹。

紅糖糍粑↑

同行小夥伴說可能會為了這份紅糖糍粑再來一趟。皮煎得極脆,內芯軟糯。

這年頭的蹺腳牛肉雖然再也不是很多年前樸素的下腳料,提倡精煮,講究用料,但總覺得哪裡不對。拼鮮湯食材,我可能更傾向於潮汕牛肉火鍋或者澳門火鍋;拼香辣濃湯,我可能更喜歡傳統重慶火鍋;拼藥膳功效,試問有幾個人吃火鍋是為了養生? 不過,蹺腳牛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不難吃,而且形式新穎,依舊值得嘗試一次

本文內容由小黃圈app會員三三原創,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做營利性使用,如需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

小黃圈堅持中立脫水,所推薦餐廳與商家無任何利益關聯。如發現違規推廣文章,敬請舉報。

小黃圈APP-吃貨共創的就餐指南,無需萬千點評,只要真實推薦。

這裡是吃貨們的聚集地,分享真實的就餐體驗,親身探店,只為讓大家品嘗到真正的美食!

更多美食資訊請關注我們:

網址:www.tinydonuts.cn

各應用市場搜索:小黃圈

極品牛舌↑

也是招牌菜的牛舌,切得極薄,但總覺得火鍋並不是打開牛舌的最佳方式。

蓮花白↑

蓮花白就是市面上的圓白菜,有白菜味,涮起來十分清甜,非常難得。

峨眉山雪魔芋↑

第一次見到海綿狀的雪魔芋,說是峨眉山的土特產,口感跟凍豆腐很像。涮原湯總覺得不夠味,涮辣湯又覺得偏鹹。

紅糖糍粑↑

同行小夥伴說可能會為了這份紅糖糍粑再來一趟。皮煎得極脆,內芯軟糯。

這年頭的蹺腳牛肉雖然再也不是很多年前樸素的下腳料,提倡精煮,講究用料,但總覺得哪裡不對。拼鮮湯食材,我可能更傾向於潮汕牛肉火鍋或者澳門火鍋;拼香辣濃湯,我可能更喜歡傳統重慶火鍋;拼藥膳功效,試問有幾個人吃火鍋是為了養生? 不過,蹺腳牛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不難吃,而且形式新穎,依舊值得嘗試一次

本文內容由小黃圈app會員三三原創,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做營利性使用,如需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

小黃圈堅持中立脫水,所推薦餐廳與商家無任何利益關聯。如發現違規推廣文章,敬請舉報。

小黃圈APP-吃貨共創的就餐指南,無需萬千點評,只要真實推薦。

這裡是吃貨們的聚集地,分享真實的就餐體驗,親身探店,只為讓大家品嘗到真正的美食!

更多美食資訊請關注我們:

網址:www.tinydonuts.cn

各應用市場搜索:小黃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