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腦積水術後分流管堵塞要怎麼辦?

腦積水是指由於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腫瘤等原因導致人體顱內腦脊液量超過正常範圍。據統計,腦積水的發病率約為0.3%~0.5%。

小兒腦積水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之一,目前在臨床上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

其中腦積水的分流手術是目前使用較多的術式,尤其是基層醫院,對於絕大多數腦積水的孩子都建議分流手術治療。

分流手術治療腦積水有著諸多優勢,比如適應症廣、操作較簡單、開展情況較好等。但是分流術後可能出現分流管導致的傷口感染並累及分流管、腦室感染、腹腔感染和感染性假性囊腫等多種併發症是難以避免的。

過多的併發症也是分流術的主要不足,據統計,多數腦積水患者在分流手術後三到五年會出現或輕或重的併發症,僅腦室-腹腔分流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文獻報導為14%-58%,二次手術中因分流管堵塞再次手術者占83%。

分流管容易堵塞的主要原因在於:分流管直徑較小,

在術中和術後的操作和工作中出現硬膜外血腫、腦內血腫、腦室內出血等容易造成分流管堵塞。臨床常見的情況主要有:腦組織、血塊進入分流管;側腦室脈絡叢與引流管接觸,粘連,血液倒灌,感染,腹腔內的炎症或機械性刺激等?。

分流管堵塞後,患者可能出現症狀的反復,表現為顱高壓症狀、落日眼征等的再發生。所以,對於家長而言,如果自己孩子在做過腦積水分流手術後數年時間出現相關症狀,

則要充分懷疑分流管堵塞的可能並且及時就醫,明確原因。

小兒神經外科臨床上對於分流管堵塞患者的處理方式主要需看患者腦積水是否復發。當分流管堵塞只是偶然發現患者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則可處理也可選擇暫不處理,

但是要注意隨訪。當分流管堵塞後,患者再次出現腦室擴大和神經功能損害,此時小兒需根據患者病情做進一步相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