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戰國的特種部隊—“魏武卒”

春秋戰國時期,戰火紛飛,在血與火的考驗中,各國先後湧現出不少戰鬥力爆表的“特種部隊”。比如楚國的“申息之師”、趙國的“胡刀騎士”、齊國的“技擊之士”、秦國“銳士”。

而魏國的“魏武卒”則是那個時代步站士兵中,

最為精銳和彪悍的代表。

戰國初期,魏國開始了“李悝變法”,成為第一強國。但魏國處於“四戰之地”,除去強盛的國力,還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於是,李悝向魏文侯推薦了“軍神”吳起帶兵。吳起上任後,提出“兵不在多而在治”,決定組建一支全新而精幹的特種部隊,

是為“魏武卒”。

魏武卒是戰國時期最強悍的步兵軍團。其選拔標準十分嚴苛:入選者都要身穿三層重甲,能開12石之弩,能背50支弩矢,在全副武裝、攜帶重型長短兵器和三天糧草的情況下,還能只用半天就行軍一百多裡並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士兵,
才能成為武卒。

部隊組建後,吳起又聘請專職教練進行單兵技藝、陣法、編隊和聯絡記號等軍事技能訓練。

魏武卒的戰績輝煌。前405年,魏武卒在龍澤之戰中大敗齊軍;前404年,魏武卒突破齊長城防線,齊人舉國惶恐,齊王被迫示弱,

魏國就此稱霸天下。前389年,吳起指揮五萬魏武卒在陰晉之戰中擊敗秦國五十萬大軍,奪取了秦國近五百里的“河西之地”。

之後,魏國出現了人才流失和戰略失誤的問題,吳起被迫逃亡楚國。魏惠王即位後,這些問題更為嚴重,魏武卒也無力改變。前354年,龐涓率領的魏武卒在桂陵之戰中遭遇了首次慘敗,

前341年,魏武卒在馬陵之戰中被齊軍再次擊敗,龐涓戰死,魏武卒元氣大傷。

西元前293年,魏武卒在伊闕之戰被秦國名將白起全殲,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秦國獻公、孝公和商鞅變法都是以魏國變法為藍本,所以魏武卒是步兵的兵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