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管理規模近340億元,雲南第一私募是怎樣煉成的?

偏居西南的雲南歷來都不是資本高地,甚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私募在雲南還是一個頗為神秘的行業。截至5月底,雲南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87家,相比全國19112家的數量,

雲南僅占0.46%。

但就在這一“小眾”群體中,誕生了一家資產管理規模約340億元的機構,並已躋身全國國資基金管理公司前十名——雲南雲投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正如其名,雲投基金隸屬於雲南省資產規模最大的綜合類投資控股企業——雲投集團。成立於2013年5月的雲投基金剛滿4歲,卻在經濟欠發達的雲南,將管理規模做到了同類企業的全國前十名。

近日,“雲南美財智庫”拜訪了雲投基金公司,

探究雲南第一私募是怎樣煉成的。

雲南美財智庫:雲投基金過去幾年就做到如此大的規模,公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雲投基金:公司是2013年5月成立的,上個月剛剛滿4周歲。

公司成立之初,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業務模式。最初,我們就是瞄準了做傳統股權投資業務,甚至已經對一家民營航空公司進行了盡職調查。雖然民用航空的准入條件較高,

標的公司具備很高的隱形價值,但它帳面是虧損的。而我們國資背景的PE,要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功能,對他們給予過高估值是沒有政策依據的,所以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項目。

後來,公司逐漸摸索,通過雲南省鐵路建設基金等多個類型產品的運作,逐漸形成了目前的定位——一個集政企聯動金融業務、權益投資金融業務、FOF管理類金融業務和諮詢類金融業務為一體的金融服務企業。

雲南美財智庫:能不能結合具體的產品談一談政企聯動金融業務?

雲投基金:目前,我們共發行了3只政企聯動基金產品。

雲南省鐵路建設基金,是雲南省政府2014年第40次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的,由雲投基金和雲南省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

資金主要用於雲南省鐵路建設項目投資,包括州、市鐵路建設征地拆遷資金及鐵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基金規模50億元,於2015年9月完成全額募集和投資,現在正處於運作中。

2015年,由雲投集團出資,公司發起設立了昆明城市發展基金,聚焦“棚戶區改造”和“安置房建設”兩大主題,通過母基金的基礎性作用和子基金的杠杆放大效用市場化募集社會資本,以8倍的杠杆撬動超過50億元的資金,

參與我省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在確保集團投資資金保值增值的同時,也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力量。

去年,我們率先發行了國內首支以“供給側改革、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為主題,總規模200億元的昆明“以購代建”基金。通過引入優質金融資源,購買存量商品房、代替新建安置性保障用房的方式,一方面有序消化昆明市房產存量,另一方面加速解決了安置保障等民生問題。

以上三檔基金,之前是公司的主要產品,我們在全省、甚至全國做得都比較早。它們都是服務於政府公共政策和民生領域的,我們將其定義為“政企聯動金融服務”。隨著目前金融行業和監管政策的變化,我們也在探索更多、更新的產品和服務。

2015年1月,集團和公司以母基金的形式設立了雲南雲投國有資本運營基金,通過集中雲投集團資金、資本和資源,吸收其他省市屬企業、金融機構及其他社會資本,投資了昆明城市發展基金、昆明“以購代建”基金、雲南教育及醫療衛生補短板工程重點專案基金,這也是FOF管理金融服務業務的具體產品。

雲南美財智庫:雲投集團提出向“金控集團”轉型,雲投基金未來將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任務?

雲投基金:結合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公司首先承擔著為集團基金投資平臺樹立品牌的任務。當然,集團對公司的投資業務定位也與集團自身有所區別,集團層面的投資主要偏向於重資產投資,基金公司則更偏向於對輕資產、小而活的經濟主體投資。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進行金融創新,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省的發展。

另外,打造“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提供者”是雲投基金的終極目標,這也符合集團“金控集團、融信貫產”的轉型目標。

去年1月,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設立了清華大學—雲投基金互聯網服務集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希望把清華大學的人才優勢和尖端科技資源與雲投集團在省內的區域資源和金融資源結合起來,協助雲南做好“雙創”工作。同時,我們通過中心也聚集了一批國內頂級的創投專家,形成一套科學、客觀、市場化的創業專案評估體系,這將為公司未來在創投領域和傳統PE領域的業務發展,發揮很大的作用。

雲南美財智庫:公司在傳統PE方面,又有哪些動作呢?

雲投基金: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按照“結構化融資基金專案為主,輔以通道業務,適時進入傳統PE”的方向開展業務。公司經過三年多的摸索,在去年7月設立了一隻創投基金——雲南雲投一號股權投資基金,算是將業務切入到了傳統PE領域。雖然基金規模只有1000萬元,與其他產品相比較小,但通過雙創平臺——七彩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也找到了一些很有潛力的雙創項目,現在儲備項目已達90多個,並投資了“北清商學院”、“荷花科技”和“起風了”3個專案。

“北清商學院”是一家以北大清華為資源依託的中小企業家培訓平臺,專攻企業高管群體,以高端教育為基點,以提升企業家的管理理念,打造中小企業培訓第一品牌。

“荷花科技”是一家以家居智慧化電子產品為切入點,以智慧家居一站式解決方案為服務模式的物聯網科技公司,核心團隊主要來源於清華、中科大等知名高校。我們去年領投了對它的500萬的天使輪融資。現在一個國內知名手機廠商也在與它談投資合作。

“起風了”是一個視頻媒體品牌,圍繞著創業投資和商業模式創新,已經推出了產品演說節目《風狂TED》、創投脫口秀《床頭那點事兒》、投資高端品牌節目《天使微語錄》、融資路演節目《獨角Show》等系列視頻節目,在業界形成了極佳的口碑。我們對它的定位是成為創投界第一視頻媒體。

說起來,“北清商學院”和“起風了”和雲南美財智庫也有一些共通點,未來可以開展合作。

雲南美財智庫:我們“雲南美財智庫”也希望與全國的機構建立合作,在雲南的創投圈做一些事情。目前看,三個專案都在省外,公司在省內有沒有儲備一些項目?雲南的創投環境怎麼樣?

雲投基金:對,目前投的3個專案都在省外。

當然,我們在省內也有一些儲備項目,比如6月2日在“雲創新·無止境”雙創資源交流峰會上進行路演的麥昆科技,該公司主打客戶管理系統,已經與雲南知名商家建立了合作。玉溪的愛必達是一家花卉園藝公司,由一個以海歸為核心的創業團隊發起成立,目前生產迷你玫瑰等特色產品。另外,大智慧停車、兔司機、雲大啟秘、紅火科技、雲嶺探索等等,還有一大堆儲備項目。

不過,跟東部發達地方比,雲南的創投圈發展還是比較滯後。

首先是投資機構的觀念偏保守,有點各自為戰的意思。但我們認為創投本身是一個合作共贏的事情,而不是相互競爭的局面。我們雲投基金業歡迎各家投資機構來投資我們的項目,因為一個好的項目,既能融到我們的錢,還能融到其他投資機構的錢,這樣對企業本身的發展本來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其次是好的專案還比較少,創業氛圍還不夠濃厚,投資熱情還不夠高,好專案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雲南美財智庫:作為本地土生土長的私募,公司與其他機構有什麼不同?

雲投基金:雲投基金對與各家機構合作、資源分享、聯合投資是持開放態度的。雖然作為國資出身的PE,但是我們還是盡可能地嘗試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做一些靈活的創新,最大限度的幫助中小企業。這也是雲投集團和公司推進雙創在雲南發展的職責所在。

另外,與大多數PE不同的是,很多項目的投資,我們並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財務投資者進入,而是從戰略投資的角度進行投資。

一是公司強大的股東雲投集團,決定了我們有強大的資源配置能力;二是我們專業的人才隊伍,決定了優秀的團隊價值發現能力。比如已經投資的“起風了”和“北清商學院”兩個專案,其業務發展本來也是服務於資本運作,與公司具有相關聯的業務鏈條。“荷花科技”的智慧家居設備,與集團的地產業務本身也具有合作的點。我們可以利用自身資源,迅速成長。

還有一點,根據我們“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提供者”的發展目標,諮詢類金融業務也是下一步要打造的一個業務板塊。對內與雲投集團其他業務板塊協同謀劃產業發展,往外延伸可以結合公司和集團資源,為財政、發改委、國資委、金融辦等省市級政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提供金融諮詢和金融智力支持,為省內重要基金提供諮詢服務,為昆明市基金發展整體規劃出謀劃策。

另一方面加速解決了安置保障等民生問題。

以上三檔基金,之前是公司的主要產品,我們在全省、甚至全國做得都比較早。它們都是服務於政府公共政策和民生領域的,我們將其定義為“政企聯動金融服務”。隨著目前金融行業和監管政策的變化,我們也在探索更多、更新的產品和服務。

2015年1月,集團和公司以母基金的形式設立了雲南雲投國有資本運營基金,通過集中雲投集團資金、資本和資源,吸收其他省市屬企業、金融機構及其他社會資本,投資了昆明城市發展基金、昆明“以購代建”基金、雲南教育及醫療衛生補短板工程重點專案基金,這也是FOF管理金融服務業務的具體產品。

雲南美財智庫:雲投集團提出向“金控集團”轉型,雲投基金未來將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承擔什麼任務?

雲投基金:結合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公司首先承擔著為集團基金投資平臺樹立品牌的任務。當然,集團對公司的投資業務定位也與集團自身有所區別,集團層面的投資主要偏向於重資產投資,基金公司則更偏向於對輕資產、小而活的經濟主體投資。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進行金融創新,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省的發展。

另外,打造“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提供者”是雲投基金的終極目標,這也符合集團“金控集團、融信貫產”的轉型目標。

去年1月,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發起設立了清華大學—雲投基金互聯網服務集成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希望把清華大學的人才優勢和尖端科技資源與雲投集團在省內的區域資源和金融資源結合起來,協助雲南做好“雙創”工作。同時,我們通過中心也聚集了一批國內頂級的創投專家,形成一套科學、客觀、市場化的創業專案評估體系,這將為公司未來在創投領域和傳統PE領域的業務發展,發揮很大的作用。

雲南美財智庫:公司在傳統PE方面,又有哪些動作呢?

雲投基金: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按照“結構化融資基金專案為主,輔以通道業務,適時進入傳統PE”的方向開展業務。公司經過三年多的摸索,在去年7月設立了一隻創投基金——雲南雲投一號股權投資基金,算是將業務切入到了傳統PE領域。雖然基金規模只有1000萬元,與其他產品相比較小,但通過雙創平臺——七彩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也找到了一些很有潛力的雙創項目,現在儲備項目已達90多個,並投資了“北清商學院”、“荷花科技”和“起風了”3個專案。

“北清商學院”是一家以北大清華為資源依託的中小企業家培訓平臺,專攻企業高管群體,以高端教育為基點,以提升企業家的管理理念,打造中小企業培訓第一品牌。

“荷花科技”是一家以家居智慧化電子產品為切入點,以智慧家居一站式解決方案為服務模式的物聯網科技公司,核心團隊主要來源於清華、中科大等知名高校。我們去年領投了對它的500萬的天使輪融資。現在一個國內知名手機廠商也在與它談投資合作。

“起風了”是一個視頻媒體品牌,圍繞著創業投資和商業模式創新,已經推出了產品演說節目《風狂TED》、創投脫口秀《床頭那點事兒》、投資高端品牌節目《天使微語錄》、融資路演節目《獨角Show》等系列視頻節目,在業界形成了極佳的口碑。我們對它的定位是成為創投界第一視頻媒體。

說起來,“北清商學院”和“起風了”和雲南美財智庫也有一些共通點,未來可以開展合作。

雲南美財智庫:我們“雲南美財智庫”也希望與全國的機構建立合作,在雲南的創投圈做一些事情。目前看,三個專案都在省外,公司在省內有沒有儲備一些項目?雲南的創投環境怎麼樣?

雲投基金:對,目前投的3個專案都在省外。

當然,我們在省內也有一些儲備項目,比如6月2日在“雲創新·無止境”雙創資源交流峰會上進行路演的麥昆科技,該公司主打客戶管理系統,已經與雲南知名商家建立了合作。玉溪的愛必達是一家花卉園藝公司,由一個以海歸為核心的創業團隊發起成立,目前生產迷你玫瑰等特色產品。另外,大智慧停車、兔司機、雲大啟秘、紅火科技、雲嶺探索等等,還有一大堆儲備項目。

不過,跟東部發達地方比,雲南的創投圈發展還是比較滯後。

首先是投資機構的觀念偏保守,有點各自為戰的意思。但我們認為創投本身是一個合作共贏的事情,而不是相互競爭的局面。我們雲投基金業歡迎各家投資機構來投資我們的項目,因為一個好的項目,既能融到我們的錢,還能融到其他投資機構的錢,這樣對企業本身的發展本來就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其次是好的專案還比較少,創業氛圍還不夠濃厚,投資熱情還不夠高,好專案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雲南美財智庫:作為本地土生土長的私募,公司與其他機構有什麼不同?

雲投基金:雲投基金對與各家機構合作、資源分享、聯合投資是持開放態度的。雖然作為國資出身的PE,但是我們還是盡可能地嘗試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做一些靈活的創新,最大限度的幫助中小企業。這也是雲投集團和公司推進雙創在雲南發展的職責所在。

另外,與大多數PE不同的是,很多項目的投資,我們並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財務投資者進入,而是從戰略投資的角度進行投資。

一是公司強大的股東雲投集團,決定了我們有強大的資源配置能力;二是我們專業的人才隊伍,決定了優秀的團隊價值發現能力。比如已經投資的“起風了”和“北清商學院”兩個專案,其業務發展本來也是服務於資本運作,與公司具有相關聯的業務鏈條。“荷花科技”的智慧家居設備,與集團的地產業務本身也具有合作的點。我們可以利用自身資源,迅速成長。

還有一點,根據我們“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提供者”的發展目標,諮詢類金融業務也是下一步要打造的一個業務板塊。對內與雲投集團其他業務板塊協同謀劃產業發展,往外延伸可以結合公司和集團資源,為財政、發改委、國資委、金融辦等省市級政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提供金融諮詢和金融智力支持,為省內重要基金提供諮詢服務,為昆明市基金發展整體規劃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