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即將啟幕

今年中央一號檔提出加快推進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不僅關乎政府、農民,與此相關的企業更是轉型發展的機遇。如何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機遇迅速發展,

這也是現在的涉農企業面臨的共同課題。

為了解決這些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將於3月26日至30日在哈爾濱、鄭州和廣州三地召開。屆時領導、經濟學家、企業以及相關專家學者相聚一堂,聚焦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目前農業改革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

據悉,該論壇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電子商務促進中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新零售研究中心主辦,

大茶網、黑龍江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天祺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大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承辦,人民網協辦。

2400多家企業確定參會

2月,舉辦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的消息剛一露出,全國各地要求參會的企業就絡繹不絕。

“每天打電話過來諮詢論壇的企業多達數百家。”大茶網客服負責人謝夢琪告訴記者,客服人員每天的忙的不可開交,一個月來,她們接過的電話超過了10000多個。

來自主辦方資料顯示,截至3月16日,確定參會的企業已超過2400家。

“沒想到,會如此火爆,預計3月30日,廣東論壇參會企業將超過900家。”廣東大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漢雄認為,廣東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是整合農產品資源,

優化產業鏈,一起合作共贏。

“距離哈爾濱高層論壇還有10天開幕,現在非常期待。”3月16日,黑龍江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玉倩說,目前的工作已經準備就緒。她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為論壇做準備,收集資料、整合資源,並到實地進行資源對接,確定場地、流程等。

同樣的情況,也在鄭州、廣州上演。據瞭解,目前三場論壇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預計倒是參會企業超過3000家。

數十位大咖共論現代農業供給側改革

當前,為什麼要持續強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方面應該如何進行政策佈局?相關企業又可以關注些什麼、從哪裡著手?

在高層論壇上,這些疑問都會有答案。“論壇嘉賓,

也是企業家們最關心的,10個人裡起碼有8個人會問到。”河南天祺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聞均告訴記者,大多數企業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究竟怎麼改,抱有極大的熱情。

哪些大咖將出席論壇呢?大茶網董事長劉健介紹,三場論壇共有數十位大咖從國家政策、實施方略、互聯網+農業、農業改革創新……等不同角度進行精彩分享。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原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國務院參事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孫曉華、中央政策研究室高同星、農業部農村經濟政策研究專家劉年豔、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廣東華南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丹楓、廣州大學電子商務研究院執行院長黃麗娟、華南農業大學農村電商研究中心主任易法敏、華南師範大學電子商務系主任鄧順國、廣東財經大學資訊學院院長賀敏偉、廣東財經大學博士教授李征坤等領導專家都將出席論壇,並通過高層對話、圓桌會議、專案推介等多種形式,對中國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沿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文丹楓將帶來《大資料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演講。 對於具體內容,文丹楓笑言,絕對讓企業家不虛此行。

論壇上不僅有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解讀中央政策、分析目前現代農業改革核心、熱點,近千名農企、服務機構及高成長性企業負責人等將齊聚一堂。其中,大茶網董事長劉健將結合企業實踐軌跡,帶來純乾貨分享。

參會企業對論壇充滿期待

各地報名企業對本次論壇都極其的重視和期待,紛紛來電諮詢主辦方論壇的準備情況和自身需要做好準備。

“離論壇開幕還有1個多月的時候,參會企業都把論壇所以的細節都要過去了。”大茶網執行總經理楊秋明表示。

“參加這樣的高端論壇對於所有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可以零距離接觸到各位行業領域的領導以及專家學者,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參加哈爾濱論壇黑龍江省慶陽農場負責人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國家一直強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話題,很期待在論壇上能與其它優秀的企業達成合作,一起共贏。

抱著瞭解政策的企業家不在少數,更多企業想在論壇找到企業自身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此次高層論為我們開闢了一個視窗,通過這個視窗我們可以聽到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們的觀點,為我們如何去經營企業開拓新的思路。”參加鄭州論壇河南隴商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玉傑告訴記者。

參會企業對論壇充滿了期待。參加廣州論壇佛山市時和年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金主表示,“未來是屬於互聯網、大資料的,伴隨著本次論壇的召開,相信現代農業在廣州乃至廣東將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很多企業對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些陌生,但以我的創業經歷、經驗告訴我,希望和契機就是在一個個‘陌生’中誕生的,我對論壇充滿了期待,在未來互聯網經濟將倒逼著企業不斷加快轉型,提質增效。”

連結:搭上互聯網快車 企業實例解剖如何做好農業電商

3月26日至30日,在哈爾濱、鄭州和廣州三地舉行的“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已經進入倒計時,報名即將截止。

參會企業不僅能聽到領導、專家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詳細解讀,得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更能借此機會搭上互聯網+快車,進入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電商平臺大茶網的直采系統,專享大茶網眾多的優勢資源,迅速擴大銷量。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電商平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大茶網董事長劉健將帶來一場純乾貨分享。

“基於大資料分析,以及把控產品品質、合理定價,從成立之初,我們一直實踐著O2O體驗式消費、訂單式生產和電商經紀人模式。今年初,大茶網以服務中心的方式進一步服務各區域農產品上行。”劉健說。

目前,大茶網擁有400萬電商經紀人,5000多萬會員,2000多家實體店,其平臺擁有1.3萬個店鋪,17萬分銷商。平臺優質產品,優選進入其直接採購系統。目前,白沙溪、君山銀針、湘茶高科、浩茗茶業等一系列優質企業進入其直採購系統。

“定期會在直采系統企業中挑選一些企業,為其策劃行銷方案。”劉健介紹,2月輕輕茶的行銷方案,上萬套輕輕茶禮盒裝,上線不到5日就搶購一空。

專家說:

論壇能幫助企業找准改革方向

農業部農村經濟政策研究專家劉年豔: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目前國內的農業發展面臨著農民的增收增長緩慢、新產業創新的資源約束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和工作方式的轉變有待加快,新體制與新機制有待創建問題。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很有必要,也很及時,能讓企業找准方向,找到自身改革的路徑。

農業問題需勇於創新嘗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供給側的改革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主要任務,農業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方向。今天我們用18億畝耕地養活了13億多人,但是農業問題對中國來說,仍然是個大問題。現在,我們面臨農產品難買又難賣的問題,總量和結構並存問題,所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的改革刻不容緩。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就應該利用創新思路、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極大的辯題。

“互聯網+農產品”平臺大有可為

廣東華南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丹楓:現在亟需探索和解決面臨的同質化嚴重、運輸成本高、穩定性較差等問題。所以各涉農企業發揮各自特長,連袂探索互聯網農業電商創新與發展。如何做好農民在前期生產,後期有專業的人士來做推廣和銷售,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希望有更多的農業企業加入電商,來幫助農民一起銷售。本次高層論壇就如何讓商找到農民,企業如何融入“互聯網+農業”提供方案。

並通過高層對話、圓桌會議、專案推介等多種形式,對中國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前沿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文丹楓將帶來《大資料助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演講。 對於具體內容,文丹楓笑言,絕對讓企業家不虛此行。

論壇上不僅有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解讀中央政策、分析目前現代農業改革核心、熱點,近千名農企、服務機構及高成長性企業負責人等將齊聚一堂。其中,大茶網董事長劉健將結合企業實踐軌跡,帶來純乾貨分享。

參會企業對論壇充滿期待

各地報名企業對本次論壇都極其的重視和期待,紛紛來電諮詢主辦方論壇的準備情況和自身需要做好準備。

“離論壇開幕還有1個多月的時候,參會企業都把論壇所以的細節都要過去了。”大茶網執行總經理楊秋明表示。

“參加這樣的高端論壇對於所有人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可以零距離接觸到各位行業領域的領導以及專家學者,是一次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參加哈爾濱論壇黑龍江省慶陽農場負責人表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國家一直強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話題,很期待在論壇上能與其它優秀的企業達成合作,一起共贏。

抱著瞭解政策的企業家不在少數,更多企業想在論壇找到企業自身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此次高層論為我們開闢了一個視窗,通過這個視窗我們可以聽到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們的觀點,為我們如何去經營企業開拓新的思路。”參加鄭州論壇河南隴商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玉傑告訴記者。

參會企業對論壇充滿了期待。參加廣州論壇佛山市時和年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金主表示,“未來是屬於互聯網、大資料的,伴隨著本次論壇的召開,相信現代農業在廣州乃至廣東將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很多企業對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些陌生,但以我的創業經歷、經驗告訴我,希望和契機就是在一個個‘陌生’中誕生的,我對論壇充滿了期待,在未來互聯網經濟將倒逼著企業不斷加快轉型,提質增效。”

連結:搭上互聯網快車 企業實例解剖如何做好農業電商

3月26日至30日,在哈爾濱、鄭州和廣州三地舉行的“2017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已經進入倒計時,報名即將截止。

參會企業不僅能聽到領導、專家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詳細解讀,得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更能借此機會搭上互聯網+快車,進入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電商平臺大茶網的直采系統,專享大茶網眾多的優勢資源,迅速擴大銷量。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農業電商平臺,本次論壇的承辦方大茶網董事長劉健將帶來一場純乾貨分享。

“基於大資料分析,以及把控產品品質、合理定價,從成立之初,我們一直實踐著O2O體驗式消費、訂單式生產和電商經紀人模式。今年初,大茶網以服務中心的方式進一步服務各區域農產品上行。”劉健說。

目前,大茶網擁有400萬電商經紀人,5000多萬會員,2000多家實體店,其平臺擁有1.3萬個店鋪,17萬分銷商。平臺優質產品,優選進入其直接採購系統。目前,白沙溪、君山銀針、湘茶高科、浩茗茶業等一系列優質企業進入其直採購系統。

“定期會在直采系統企業中挑選一些企業,為其策劃行銷方案。”劉健介紹,2月輕輕茶的行銷方案,上萬套輕輕茶禮盒裝,上線不到5日就搶購一空。

專家說:

論壇能幫助企業找准改革方向

農業部農村經濟政策研究專家劉年豔: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目前國內的農業發展面臨著農民的增收增長緩慢、新產業創新的資源約束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和工作方式的轉變有待加快,新體制與新機制有待創建問題。現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層論壇很有必要,也很及時,能讓企業找准方向,找到自身改革的路徑。

農業問題需勇於創新嘗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供給側的改革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主要任務,農業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方向。今天我們用18億畝耕地養活了13億多人,但是農業問題對中國來說,仍然是個大問題。現在,我們面臨農產品難買又難賣的問題,總量和結構並存問題,所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的改革刻不容緩。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就應該利用創新思路、互聯網+、線上線下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極大的辯題。

“互聯網+農產品”平臺大有可為

廣東華南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文丹楓:現在亟需探索和解決面臨的同質化嚴重、運輸成本高、穩定性較差等問題。所以各涉農企業發揮各自特長,連袂探索互聯網農業電商創新與發展。如何做好農民在前期生產,後期有專業的人士來做推廣和銷售,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希望有更多的農業企業加入電商,來幫助農民一起銷售。本次高層論壇就如何讓商找到農民,企業如何融入“互聯網+農業”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