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腸胃不好的人經常吃這種食物等於召喚癌症,約八成年輕人中招了

近來,在流覽新聞,當看到這則新聞標題“23歲女孩吃完宵夜後只吐不瀉 壞習慣讓她得腸癌”時,仍好奇點進來看看,雖然我不太愛吃宵夜,怕長胖,但是腸道不好,所以關於這方面的新聞都會看一看,

今天寫出來也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新聞實例:23歲女孩宵夜後如廁不順,腸鏡檢查發現是腸癌

家住寧波鄞州區的23歲女孩小敏(化名)和幾位朋友到飯店吃宵夜,席間朋友點了好多海鮮。小敏看到自己愛吃的海鮮,一上桌就忍不住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直至肚子吃撐為止。

第二天,小敏一大早就出現肚子脹痛,想拉大便又拉不出來,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後便開始出現嘔吐不止。小敏頓感不對勁,趕緊去鄞州人民醫院就診,結果通過腸鏡檢查後醫生發現,小敏的降結腸內竟有腫瘤,腸道已被完全梗阻。

年輕人患癌皆因嗜食刺激性食物

夏至快來了,氣溫逐漸升高,此時正是吃龍蝦、擼串、吹瓶的“好季節”,但是你當滿嘴油光時,是否有考慮過胃腸的感受嗎?是否有想過它們天天承受的住這樣的摧殘嗎?不要將這些善意提醒當耳旁風!

因為據鄞州人民醫院統計,2016年,醫院做胃鏡檢查22895例,其中檢出胃癌327例,癌前病變180例;做腸鏡檢查2010例,其中檢查出腸癌255例,有4例患者的年齡在35歲以下,癌前病變995例。詢問病史發現,年輕的腸癌患者都嗜食“麻辣燙”、“燒烤”之類的刺激性食物!

這組資料正是讓我即震驚又擔憂的原因,

因為我本人偏愛重口味食物,特別愛吃刺激性食物,或許是從小被媽媽培養的愛吃辣,所以從小就有腸道問題,每次上廁所都是一個煩惱。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在想會不會哪天我也被腸癌臨幸了。

腸癌的幕後兇手:不良飲食+早期症狀不重視

聽到醫生的這一診斷,小敏當時就嚇蒙了:“這好端端的怎麼就得了結腸腫瘤?為何之前我自己一點感覺也沒……”

經過接診的醫生解釋,小敏其實確診之前,她的腸道早就響起了“警號”,只是當時她自己並未引起重視。而這次大量進食夜宵,致使她的降結腸完全梗阻。

像小敏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大約有八成,尤其是年輕人,除了偏愛刺激性食物外,還對自身健康不重視,在剛開始腸胃症狀時,都認為自己還年輕,一點小毛病扛一扛就過去了,有些甚至發現身體出現異常也未及時治療,終釀成癌症。所以,不要怪父母沒給你一個健康身體,怪老天爺不公,年紀輕輕就患癌,是你自己不珍惜,怨得了誰。

這些胃腸症狀必須警惕

若要調侃,那就是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腸癌或胃癌的形成不是一次不良飲食形成,而是日積月累導致。如果能早期重視自身不舒服,比如出現以下症狀,很可能是胃部疾患,及時到醫院檢查:

1、食欲不振、腹部不適等,類似胃炎、胃潰瘍的症狀,很相似。

2、經常感覺胃痛,上腹部不舒服,有膨脹、沉重感,有時心窩部還會隱隱作痛。

3、食欲減退、消瘦、乏力,甚至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的現象。

如果已經患有腸癌,我們會有腸刺激症狀和排便習慣改變,比如: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細、稀薄有膿血,突然一天幾次或有血,鮮紅的血或是濃黑色的血等,一旦出現這些在,都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及早治療,或許就能阻止癌症報導,但治療遠沒有預防來的實際有意義!

像小敏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大約有八成,尤其是年輕人,除了偏愛刺激性食物外,還對自身健康不重視,在剛開始腸胃症狀時,都認為自己還年輕,一點小毛病扛一扛就過去了,有些甚至發現身體出現異常也未及時治療,終釀成癌症。所以,不要怪父母沒給你一個健康身體,怪老天爺不公,年紀輕輕就患癌,是你自己不珍惜,怨得了誰。

這些胃腸症狀必須警惕

若要調侃,那就是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腸癌或胃癌的形成不是一次不良飲食形成,而是日積月累導致。如果能早期重視自身不舒服,比如出現以下症狀,很可能是胃部疾患,及時到醫院檢查:

1、食欲不振、腹部不適等,類似胃炎、胃潰瘍的症狀,很相似。

2、經常感覺胃痛,上腹部不舒服,有膨脹、沉重感,有時心窩部還會隱隱作痛。

3、食欲減退、消瘦、乏力,甚至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的現象。

如果已經患有腸癌,我們會有腸刺激症狀和排便習慣改變,比如:大便習慣改變、大便細、稀薄有膿血,突然一天幾次或有血,鮮紅的血或是濃黑色的血等,一旦出現這些在,都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及早治療,或許就能阻止癌症報導,但治療遠沒有預防來的實際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