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可夫元帥回憶錄》原文中哈拉哈河殲滅日本關東軍的勝利過程

朱可夫元帥和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是蘇聯軍隊中為數不多的同日本關東軍有過交手的元帥。

哈拉哈河戰役亦稱“諾門檻事件”,是1939年日本和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軍隊在中蒙邊境諾門檻地區發生的一次大規模武裝衝突。1939年5月11日,蒙軍和偽滿洲國軍隊在該地區發生衝突。28日侵華日軍進入爭議地區向哈拉哈河推進,遭蘇聯和蒙古軍隊阻擊。7月2日,日軍再次進攻,強渡哈拉哈河,攻佔巴音查幹。經3天激戰,日軍撤回哈拉哈河東岸。
事後又多次進攻,均被擊退。8月20日,蘇聯和蒙古軍隊轉入進攻,23日包圍日軍主力,至31日全殲該敵。9月,日軍在空戰和地面戰鬥中連遭慘敗。16日雙方停火。日本從此放棄北攻蘇聯的計畫。蘇聯也因應付歐洲戰場的軍事行動而無暇東顧,直至1945年8月,蘇軍在東北發起對日軍的遠東戰役前,日蘇雙方再未發生大規模軍事對抗行動。

不宣而戰的哈拉哈河戰役“日軍突然侵犯我友鄰蒙古的邊界。根據1936年3月12日的蘇蒙條約,蘇聯政府有責任保衛蒙古不受任何外敵侵犯。日軍長時間的對蒙古邊防人員進行小規模的挑釁性襲擊,而在這一帶,日軍的海拉爾警衛部隊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並襲擊防衛哈勒哈河以東地區的蒙古邊防部隊。

人民委員說,這裡孕育著嚴重的軍事冒險。無論如何,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你是否可以立即飛到那邊去,而如果需要的話,把部隊的指揮權接過來? 各種情況說明,這不是邊境衝突, 日軍並未放棄其侵略我遠東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疆土的企圖,必須估計到,不久會發生大規模的行動”。

調派兵力全力備戰“考慮了全面的情況,我們得出結論:我駐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第57特別軍的兵力無力阻止日軍的軍事冒險,特別是如果敵人同時在其他地域和從其他方向發動進攻的話,該軍就更無能為力了。在報告中我們簡略地報告了蘇蒙軍隊的行動計畫:堅守哈勒哈河東岸的登陸場,同時準備從縱深進行反突擊。第二天收到回答。

人民委員完全同意我們對情況的判斷和下一步行動計畫。同一天收到人民委員的命令,解除費克連科第57特別軍軍長的職務並任命我為該軍軍長。考慮到情況的複雜性,我要求國防人民委員加強我們的航空兵部隊,增調不少於3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的兵力到作戰地域,並要求大大加強我們炮兵的力量。我們認為,不加強這些力量,無法取得勝利”。

先擊敗日本空軍“6月22日,我們95架殲擊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王上空與日軍120架飛機進行了激烈的空戰。有不少蘇聯英雄參加了此次空戰,他們狠狠地教訓了日本飛行員一頓。6月24日,日本空軍再次進行密集襲擊,也再次遭到痛擊。失敗後,日軍指揮部極度混亂地將日機撤出戰鬥。6月26日,近60架日機出現在蒙古魚地域貝爾湖上空,與我方殲擊機進行了激烈、殘酷的空戰。從各種跡象看,日軍參加此次空戰的已是較有經驗的飛行員,但他們仍然未能取勝。後來證實,日軍指揮部把在中國作戰的所有部隊中最優秀的空軍力量調來參戰。從6月22日至26日的空戰中,日軍共損失64架飛機。直至7月1日,空戰雖然沒有以前激烈,但幾乎每天都有。通過這一系列的空戰,我軍飛行員提高了技能,鍛煉了必勝的意志”。

裝甲洪輕鬆流擊退渡河日軍“我們的王牌是裝甲坦克兵團,我們決定,立即使用它們從行進間殲滅剛渡河的日軍,不允許敵人構築工事和組織對坦克防禦。對敵人的反突擊絕不能拖延,因為,敵人在發現我坦克部隊到達後,已迅速採取防禦措施並開始對我坦克縱隊進行轟炸。可是敵人無處隱蔽,因為周圍幾百里,完全是開闊地,甚至連灌木叢也沒有。我們分析了當時的情況,決定召喚全部航空兵,加速坦克和炮兵的運動,不遲于10時45分向敵人發起進攻。10時45分,坦克第11旅的主力展開,從行進間向日軍發起進攻。白天晚上戰鬥都繼續著,直至5日淩晨3時,敵人的抵抗最後被粉碎,日軍開始倉惶向渡口退去。但是,他們自己的工兵,由於害怕我坦克的突破,已把渡口炸毀。日軍軍官全副武裝跳入水中,我坦克兵親眼看見他們溺死水中”。

蘇軍的後勤工作,彈藥物資補給補給“為了進行這一極為複雜的戰役,我們還必須從供應站沿長達650公里的土路把下列物資運到哈勒哈河:炮兵彈藥 18000噸 航空兵彈藥 6500噸 各種燃滑油料 15000噸 各種食物 4000噸 燃料 7500噸、 其他物質 4000噸 要在戰役開始以前把上述物資運來,需要3500輛卡車和1400輛油槽車,而當時集團軍群只有1724輛卡車和912輛油槽車。直到8月14日以後,才從蘇聯調來1250輛卡車和375輛油槽車,但這兩種車輛還缺少幾百輛。運輸的主要重擔由部隊的汽車和佇列車輛(包括火炮牽引車)承擔。我們之所以決定採取這種不得已的措施是因為,第一,沒有別的出路,第二,我們深信我軍的防禦是相當堅固的。我們的勇士汽車司機做到了實際上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在熱風灼人的條件下,往來一趟裡要費5天的時間! 在組織運輸、後勤工作方面,外貝加爾軍區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肯定,我們無法在極短期限內建立起戰役所需要的物資技術器材儲備”。

蘇蒙軍隊發起合圍並殲滅日軍的總攻戰役 “8月20日5時45分,我方炮兵對敵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開始進行突然猛烈的射擊。部分火炮則對我航空兵要轟炸的目標發射煙幕彈。在空中出現150架轟炸機和近100架殲擊機。飛機的突擊非常猛烈,戰士和指揮員的情緒極為高漲。8時15分,各種口徑的火炮和迫擊炮對敵人目標開始急襲射擊,充分發揮了它們的威力。8時30分,我航空兵再一次飛臨上空。通過各條電話線和無線電臺發出預定的密碼命令15分鐘以後,開始總攻。8時45分整,當我航空兵對敵人進行突擊,轟炸其炮兵時,空中升起紅色信號彈,表示部隊開始衝擊。衝擊部隊在炮火掩護下,奮力向前猛衝。我航空兵和炮兵的突擊非常猛烈,非常成功,敵人在精神、體力方面都被壓制住了,在一個半小時內敵人炮火無力進行還擊。敵人的觀察所、通信聯繫及炮兵陣地均被摧毀。部隊的衝擊是準確地按照戰役戰鬥計畫進行的,只有坦克第6旅未能全部渡過哈勒哈河,它只有部分兵力參加了8月20日的戰鬥。該旅的渡河和集中到20日日終才全部結束。21和22日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在大沙地域尤其激烈,敵人在這一帶進行了比我們估計的要頑強得多的抵抗。為了彌補估計的錯誤,不得不從預備隊中抽出摩托化裝甲第9旅投入戰鬥,並加強以炮兵。在粉碎了敵人的翼側集團後,我裝甲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於8月26日日終前,完成了對日軍全部第6集團軍的合圍。26日以後,開始分割殲滅被圍的敵軍集團。由於流沙、沙坑、沙丘,使戰鬥行動極為困難。日軍極為頑固,戰至最後一人。但是士兵們逐漸識破了官方的所謂皇軍是不可戰勝的謊言,因為日軍作戰四個月遭到極大損失,可是沒有勝過一仗”。1939年8月30日,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的日軍第6集團軍被全部殲滅。

朱可夫元帥對日軍的評價“史達林同我問好以後,抽著煙斗,立即向我問道: 你認為日軍怎麼樣? 與我們在哈勒哈河作戰的日軍士兵訓練不錯,特別是近戰,我回答說,他們守紀律,執行命令堅決,作戰頑強,特別是防禦戰。下級指揮人員受過很好的訓練,作戰異常頑強。下級指揮人員一般不會投降,剖腹自殺時毫不遲疑。軍官,特別是中高級軍官,訓練差,主動性差,習慣於墨守成規。至於日軍的技術裝備,我認為是落後的。日軍的坦克相當於我們的MC1式坦克,非常落後,武器很差,最大行程小。應當說,在戰役初期,日軍的空軍比我們強。在我們還沒有得到改裝的鷗型和伊16以前,他們的飛機比我們的優越。在以斯穆什克維奇為首的一隊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飛行員到來以後,制空權就很牢靠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應當指出,與我們作戰的是日本的精銳部隊,是所謂的皇軍”。

朱可夫元帥對英勇的蘇蒙軍隊評價“史達林很注意地聽我說的一切,然後他問道:我們的部隊打得怎麼樣? 我們的正規部隊打得很好。彼得羅夫指揮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師和來自外貝加爾由加拉甯指揮的步兵第57師都打得很出色。由烏拉爾調來的步兵第82師開始打得不好。該師的戰士和指揮員訓練時間都很短。這個師在開赴蒙古以前不久才加以擴充,補充了剛應徵入伍的新兵。 我們的坦克部隊打得很出色,特別是由蘇聯英雄雅科夫列夫旅長率領的第11旅表現突出,但BТ5和BТ7式坦克太容易起火。如果我沒有這2個坦克旅和3個摩托化裝甲旅,肯定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合圍並殲滅日軍第6集團軍。我認為,我們必須大大擴充裝甲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我們的炮兵在各個方面都比日軍的優越,特別是在射擊方面。我們的部隊整個地說比日軍強得多。蒙古部隊從紅軍方面獲得了經驗,受到鍛煉,得到支援,也打得很好,特別是他們的裝甲營在巴英查崗山打得很好。應當承認,蒙古的騎兵易於遭受飛機襲擊和炮火的殺傷,他們受到很大損失”。

先擊敗日本空軍“6月22日,我們95架殲擊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王上空與日軍120架飛機進行了激烈的空戰。有不少蘇聯英雄參加了此次空戰,他們狠狠地教訓了日本飛行員一頓。6月24日,日本空軍再次進行密集襲擊,也再次遭到痛擊。失敗後,日軍指揮部極度混亂地將日機撤出戰鬥。6月26日,近60架日機出現在蒙古魚地域貝爾湖上空,與我方殲擊機進行了激烈、殘酷的空戰。從各種跡象看,日軍參加此次空戰的已是較有經驗的飛行員,但他們仍然未能取勝。後來證實,日軍指揮部把在中國作戰的所有部隊中最優秀的空軍力量調來參戰。從6月22日至26日的空戰中,日軍共損失64架飛機。直至7月1日,空戰雖然沒有以前激烈,但幾乎每天都有。通過這一系列的空戰,我軍飛行員提高了技能,鍛煉了必勝的意志”。

裝甲洪輕鬆流擊退渡河日軍“我們的王牌是裝甲坦克兵團,我們決定,立即使用它們從行進間殲滅剛渡河的日軍,不允許敵人構築工事和組織對坦克防禦。對敵人的反突擊絕不能拖延,因為,敵人在發現我坦克部隊到達後,已迅速採取防禦措施並開始對我坦克縱隊進行轟炸。可是敵人無處隱蔽,因為周圍幾百里,完全是開闊地,甚至連灌木叢也沒有。我們分析了當時的情況,決定召喚全部航空兵,加速坦克和炮兵的運動,不遲于10時45分向敵人發起進攻。10時45分,坦克第11旅的主力展開,從行進間向日軍發起進攻。白天晚上戰鬥都繼續著,直至5日淩晨3時,敵人的抵抗最後被粉碎,日軍開始倉惶向渡口退去。但是,他們自己的工兵,由於害怕我坦克的突破,已把渡口炸毀。日軍軍官全副武裝跳入水中,我坦克兵親眼看見他們溺死水中”。

蘇軍的後勤工作,彈藥物資補給補給“為了進行這一極為複雜的戰役,我們還必須從供應站沿長達650公里的土路把下列物資運到哈勒哈河:炮兵彈藥 18000噸 航空兵彈藥 6500噸 各種燃滑油料 15000噸 各種食物 4000噸 燃料 7500噸、 其他物質 4000噸 要在戰役開始以前把上述物資運來,需要3500輛卡車和1400輛油槽車,而當時集團軍群只有1724輛卡車和912輛油槽車。直到8月14日以後,才從蘇聯調來1250輛卡車和375輛油槽車,但這兩種車輛還缺少幾百輛。運輸的主要重擔由部隊的汽車和佇列車輛(包括火炮牽引車)承擔。我們之所以決定採取這種不得已的措施是因為,第一,沒有別的出路,第二,我們深信我軍的防禦是相當堅固的。我們的勇士汽車司機做到了實際上不可能辦到的事情。在熱風灼人的條件下,往來一趟裡要費5天的時間! 在組織運輸、後勤工作方面,外貝加爾軍區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沒有他們的幫助,肯定,我們無法在極短期限內建立起戰役所需要的物資技術器材儲備”。

蘇蒙軍隊發起合圍並殲滅日軍的總攻戰役 “8月20日5時45分,我方炮兵對敵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開始進行突然猛烈的射擊。部分火炮則對我航空兵要轟炸的目標發射煙幕彈。在空中出現150架轟炸機和近100架殲擊機。飛機的突擊非常猛烈,戰士和指揮員的情緒極為高漲。8時15分,各種口徑的火炮和迫擊炮對敵人目標開始急襲射擊,充分發揮了它們的威力。8時30分,我航空兵再一次飛臨上空。通過各條電話線和無線電臺發出預定的密碼命令15分鐘以後,開始總攻。8時45分整,當我航空兵對敵人進行突擊,轟炸其炮兵時,空中升起紅色信號彈,表示部隊開始衝擊。衝擊部隊在炮火掩護下,奮力向前猛衝。我航空兵和炮兵的突擊非常猛烈,非常成功,敵人在精神、體力方面都被壓制住了,在一個半小時內敵人炮火無力進行還擊。敵人的觀察所、通信聯繫及炮兵陣地均被摧毀。部隊的衝擊是準確地按照戰役戰鬥計畫進行的,只有坦克第6旅未能全部渡過哈勒哈河,它只有部分兵力參加了8月20日的戰鬥。該旅的渡河和集中到20日日終才全部結束。21和22日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在大沙地域尤其激烈,敵人在這一帶進行了比我們估計的要頑強得多的抵抗。為了彌補估計的錯誤,不得不從預備隊中抽出摩托化裝甲第9旅投入戰鬥,並加強以炮兵。在粉碎了敵人的翼側集團後,我裝甲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於8月26日日終前,完成了對日軍全部第6集團軍的合圍。26日以後,開始分割殲滅被圍的敵軍集團。由於流沙、沙坑、沙丘,使戰鬥行動極為困難。日軍極為頑固,戰至最後一人。但是士兵們逐漸識破了官方的所謂皇軍是不可戰勝的謊言,因為日軍作戰四個月遭到極大損失,可是沒有勝過一仗”。1939年8月30日,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國邊界的日軍第6集團軍被全部殲滅。

朱可夫元帥對日軍的評價“史達林同我問好以後,抽著煙斗,立即向我問道: 你認為日軍怎麼樣? 與我們在哈勒哈河作戰的日軍士兵訓練不錯,特別是近戰,我回答說,他們守紀律,執行命令堅決,作戰頑強,特別是防禦戰。下級指揮人員受過很好的訓練,作戰異常頑強。下級指揮人員一般不會投降,剖腹自殺時毫不遲疑。軍官,特別是中高級軍官,訓練差,主動性差,習慣於墨守成規。至於日軍的技術裝備,我認為是落後的。日軍的坦克相當於我們的MC1式坦克,非常落後,武器很差,最大行程小。應當說,在戰役初期,日軍的空軍比我們強。在我們還沒有得到改裝的鷗型和伊16以前,他們的飛機比我們的優越。在以斯穆什克維奇為首的一隊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飛行員到來以後,制空權就很牢靠地掌握在我們手中。應當指出,與我們作戰的是日本的精銳部隊,是所謂的皇軍”。

朱可夫元帥對英勇的蘇蒙軍隊評價“史達林很注意地聽我說的一切,然後他問道:我們的部隊打得怎麼樣? 我們的正規部隊打得很好。彼得羅夫指揮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師和來自外貝加爾由加拉甯指揮的步兵第57師都打得很出色。由烏拉爾調來的步兵第82師開始打得不好。該師的戰士和指揮員訓練時間都很短。這個師在開赴蒙古以前不久才加以擴充,補充了剛應徵入伍的新兵。 我們的坦克部隊打得很出色,特別是由蘇聯英雄雅科夫列夫旅長率領的第11旅表現突出,但BТ5和BТ7式坦克太容易起火。如果我沒有這2個坦克旅和3個摩托化裝甲旅,肯定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合圍並殲滅日軍第6集團軍。我認為,我們必須大大擴充裝甲坦克部隊和機械化部隊。我們的炮兵在各個方面都比日軍的優越,特別是在射擊方面。我們的部隊整個地說比日軍強得多。蒙古部隊從紅軍方面獲得了經驗,受到鍛煉,得到支援,也打得很好,特別是他們的裝甲營在巴英查崗山打得很好。應當承認,蒙古的騎兵易於遭受飛機襲擊和炮火的殺傷,他們受到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