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路老街紀事之四:老澡堂子(作者:趙成海)

我們今天在記憶歷史,明天我們也會成為歷史!幾十成百年前的八路地方史沒有人知道,

我們有必要對當前做個記錄,免得我們的後人不清楚這段歷史!留下遺憾!

老澡堂子位於街南老劉照相館斜對面,現在的市場西南的位置,產權好像隸屬於商店吧,面積現在看來也就不到二百平方的樣子!但當年它可是承載著八路幾萬人冬天洗澡衛生的唯一場所!

老澡堂子哪年建的我不清楚,我是七十年代初的人,從我記事起它就存在了,

壁上永遠是黑乎乎的,木板托鞋上面絆著自行車外帶的條子,結實耐用,大門外永遠點著不死不活的馬燈,後來改成功率不大的昏暗的電燈,少氣無力的,像過氣的半老徐娘在回憶年輕時的時光!

門上好像寫著“人民浴室”四個白底紅字,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晰了,進門左拐到了門廳,專門的桌子賣票,拿票進去之後有專門撿票的,然後就是一溜兒沿邊放的朩板床,

上面有破席子,那時的人都很窮,大家也沒什麼貴重物品,都用外套包住所有衣服,向角落一堆就完事了!

當年的澡堂子不像現在的浴室天天開,那時只有逢集才開,現在十天四個集,當時十天兩個集,每逢五逢十才開的,而且當時全鄉就這一個澡堂子,為了不洗髒水,都是三四點就起來去洗澡了,而老年人都喜歡晩上去泡,到那時水的品質可想而知,老父親洗澡總喜歡帶上我一起去,

我現在還能想起當時水的樣子,放滿辣椒油的火鍋是什麼樣子?呵呵,晩上的水就是那樣的!

浴池不大,其實嚴格地說就是一個巨型鍋,中間放一管道,管道周圍用木板蓋著,炭火就在管道裡燒,直到燒熱為止!

浴池上有一個不大的透氣窗,玻璃蓋上的,周圍有幾個半人高的洞,放肥皂之類用的,那時也很少有人帶毛巾,用的都是老澡堂子裡黑不溜秋看不出本色的毛巾!

當時洗澡要早去的,我上高中時經常洗完也不知幾點,然後回來再睡,反正每次洗完澡感覺能輕個二斤!

晩上的澡堂子很熱鬧的,街上的老年人聚在那兒互相交流各自的見聞,老澡堂子永遠充滿煙味和說不出的氣味,那兒就是一個新聞中轉站,類似于現在的朋友圈,第二天,各自把在老澡堂子聽到的再傳播開來!

後來在現在的醫院南邊開了一家東方浴室,市場也擴建了,

老澡堂子像個服滿役的老兵,被扒掉了,毫無痕跡,剩下的只有懷戀的淡淡的回憶!

現在每家都有洗澡間,孩子們根本想像不到當年冬天洗澡的情景。那,是一個儀式;是一個節日;

老街的老澡堂子,你常出現在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