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又一項黑科技!嫩江盾構隧道水下破洞,說好的偏差呢?

聽說過潛海

你聽說過潛井嗎?

嘿嘿!~

今天小編就讓你長長見識

來講講啥是潛井以及為啥要潛井

以及管道人的又一項黑科技!

那是因為由咱管道四公司(穿越公司)承建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嫩江盾構工程於6月8日的8時58分,隧道實現了精准破洞。然而,這次盾構機破洞和通常不一樣,是在水下破洞。18米深的豎井灌了10米深的水,

共計灌水1500方。

由於在水下破洞後,施工人員無法判斷盾構機與預留洞門是否有偏差,因此需要邀請專業的潛水夫,下水進行摸察情況。

▲示意圖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採用之前的貫通法呢?

這你就問到點子上了!

小編剛剛瞭解到,由於嫩江盾構貫通段地質為強透水的砂卵石層、卵礫石地層和砂層,砂層遇水後就會變成流砂。如果按照以前的施工方法,

盾構機破洞後就會形成內外水壓失衡,隨之造成洞門湧水湧砂,就會導致地面沉降,甚至隧道變形、塌陷。

太嚇人了!~

為了規避這些風險,嫩江盾構專案部經過多次勘察後,決定採取水下破洞法貫通,使豎井內的水位、水壓與嫩江的水位、水壓保持平衡。

待盾構機破洞後採取二次注漿的方式,將地層的縫隙進行密封與固定,同時配合貫通段地質改良、洞門安裝密封裝置等輔助工藝,確保隧道安全貫通。

這個方案棒棒噠!~

按照施工方案,盾構機每向前掘進一段距離後,就需要潛水夫下井摸察一次,潛水夫通過水下攝影及水下對講機與地面聯繫。

▲總指揮用對講機與潛水夫溝通水下情況

▲盾構機掘進一段距離後,潛水夫與地面再次進行溝通和交底

潛水夫進行最後一次摸察後表示,盾構機距離密封裝置間距均勻,簾布橡膠未發現破損,這預示著盾構機精准破洞。

6月9日9時58分,盾構機掘進到位,二次注漿完成,10日開始邊注漿邊抽水,當抽幹後,經過測量,盾構機精准而出,上下左右幾乎接近零偏差。

真厲害!

專案經理王新建看到盾構機螢幕顯示,橫向縱向偏差不足1釐米,再經過現場複測後,他欣慰地說:“拍張照片給馬元帥發過去,他測量技術太棒了,規範要求橫向縱向偏差不超過10釐米,而我們做到了控制在1釐米之內,精度如此之精,也表明了我們的技術更精湛。”

當華北地區已有30℃以上高溫時,嫩江地區卻只有10℃,外加6級的寒風。雖然盾構人身披羊皮襖、棉大衣,但因為隧道貫通了,再厚的衣服也擋不住參建人員的興奮!全體參建員工共同喊出響亮的口號,比劃出給力的手勢,露出燦爛的笑容。

隧道貫通是專案部所有人的心願和目標

那麼施工過程中都有哪些難點呢?

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吧!

嫩江盾構工程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由管道局M971盾構機承擔施工任務。嫩江北岸為始發井,內徑14米,井深18米,採用地下連續牆加內襯結構形式。南岸為接收井,內徑12.5米,井深18.55米,採用沉井法施工。隧道穿越長度1245米,隧道內徑3.08米,隧道建成後敷設一條管徑813毫米的輸油管道。

由於嫩江盾構地處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屬高寒地區,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9攝氏度。為此,嫩江盾構專案部制定了完善的冬季施工措施,為現場搭建保溫棚,管路安裝伴熱裝置,設備穿“棉衣”,豎井“戴帽子”等等。專案部全體員工還開展科技創新大寒,26項技術革新成果因此應運而生,有力地保障了冬季盾構施工。

▲頭腦風暴創新大賽演講

▲為始發豎井安裝“厚實”的保溫蓋

▲始發井底板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再來個加熱養護

嫩江盾構專案部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冬季施工的困難解決了,可是又遇到了個更大的難題——

更大的難題

粘泥層

嫩江盾構隧道掘進至440米時,地層開始進入粘泥層,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粘泥層段近600米。這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讓有著豐富“經驗”的M971盾構機也“吃不消”。

粘泥就如同麥芽糖將牙齒粘住,無法咀嚼一樣,使得刀盤無法轉動,掘進極度緩慢。最慢一次掘進速度24小時僅掘進9釐米。當時在項目部, “粘泥層”這個詞和解決辦法已成為每位元員工熱議的話題。

▲員工進艙用高壓水槍清理刀盤上的粘泥

通過諮詢專家、網上查閱資料和多次的頭腦風暴,參建員工頻繁地進艙、換刀、沖洗刀盤的次數已經突破紀錄。他們累計清理粘泥近8000噸,進艙千餘人次,更換刀具多達數百把,維修刀具數百把。

▲技術人員測量刀具磨損情況

▲技術人員統計刀具完好率

▲邀請公司泥漿專家到現場解決粘泥糊刀問題

▲按照圖紙針對地層進行討論

在目前國內缺少同類地質隧道施工經驗的情況下,嫩江盾構專案部結合地質特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最終通過創新泥漿置換方式、創新配置掘進參數、創新添加相關劑粉,配合高壓泵沖洗刀盤等多措並舉的方式,一舉解決了粘泥糊刀的大難題。

▲隧道內展開技術討論

施工中,他們堅持科技創新,發明創造了多項國家專利和工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雙贏。他們還通過“一對一”、“師帶徒”、專題講座、輪崗實踐、內部競爭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畫,快速促進人才成長,一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專案經理王新建為自己的徒弟指導盾構施工

▲施工技術部長為新員工講解地質與盾構施工的關係

▲成型盾構隧道

這個工程,

他們創造了最長粘泥段掘進紀錄;

他們還創造了進艙換刀頻次最高紀錄;

他們還一舉攻克了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最大控制性工程!

有沒有覺得他們好厲害呢?

那就按兩下666為他們點贊吧!

文圖 | 譚海燕

編輯 | 楊婧瀚

運營人員 | 楊雪峰

▲盾構機掘進一段距離後,潛水夫與地面再次進行溝通和交底

潛水夫進行最後一次摸察後表示,盾構機距離密封裝置間距均勻,簾布橡膠未發現破損,這預示著盾構機精准破洞。

6月9日9時58分,盾構機掘進到位,二次注漿完成,10日開始邊注漿邊抽水,當抽幹後,經過測量,盾構機精准而出,上下左右幾乎接近零偏差。

真厲害!

專案經理王新建看到盾構機螢幕顯示,橫向縱向偏差不足1釐米,再經過現場複測後,他欣慰地說:“拍張照片給馬元帥發過去,他測量技術太棒了,規範要求橫向縱向偏差不超過10釐米,而我們做到了控制在1釐米之內,精度如此之精,也表明了我們的技術更精湛。”

當華北地區已有30℃以上高溫時,嫩江地區卻只有10℃,外加6級的寒風。雖然盾構人身披羊皮襖、棉大衣,但因為隧道貫通了,再厚的衣服也擋不住參建人員的興奮!全體參建員工共同喊出響亮的口號,比劃出給力的手勢,露出燦爛的笑容。

隧道貫通是專案部所有人的心願和目標

那麼施工過程中都有哪些難點呢?

讓我們共同回顧一下吧!

嫩江盾構工程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由管道局M971盾構機承擔施工任務。嫩江北岸為始發井,內徑14米,井深18米,採用地下連續牆加內襯結構形式。南岸為接收井,內徑12.5米,井深18.55米,採用沉井法施工。隧道穿越長度1245米,隧道內徑3.08米,隧道建成後敷設一條管徑813毫米的輸油管道。

由於嫩江盾構地處黑龍江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屬高寒地區,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9攝氏度。為此,嫩江盾構專案部制定了完善的冬季施工措施,為現場搭建保溫棚,管路安裝伴熱裝置,設備穿“棉衣”,豎井“戴帽子”等等。專案部全體員工還開展科技創新大寒,26項技術革新成果因此應運而生,有力地保障了冬季盾構施工。

▲頭腦風暴創新大賽演講

▲為始發豎井安裝“厚實”的保溫蓋

▲始發井底板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再來個加熱養護

嫩江盾構專案部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冬季施工的困難解決了,可是又遇到了個更大的難題——

更大的難題

粘泥層

嫩江盾構隧道掘進至440米時,地層開始進入粘泥層,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粘泥層段近600米。這給施工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讓有著豐富“經驗”的M971盾構機也“吃不消”。

粘泥就如同麥芽糖將牙齒粘住,無法咀嚼一樣,使得刀盤無法轉動,掘進極度緩慢。最慢一次掘進速度24小時僅掘進9釐米。當時在項目部, “粘泥層”這個詞和解決辦法已成為每位元員工熱議的話題。

▲員工進艙用高壓水槍清理刀盤上的粘泥

通過諮詢專家、網上查閱資料和多次的頭腦風暴,參建員工頻繁地進艙、換刀、沖洗刀盤的次數已經突破紀錄。他們累計清理粘泥近8000噸,進艙千餘人次,更換刀具多達數百把,維修刀具數百把。

▲技術人員測量刀具磨損情況

▲技術人員統計刀具完好率

▲邀請公司泥漿專家到現場解決粘泥糊刀問題

▲按照圖紙針對地層進行討論

在目前國內缺少同類地質隧道施工經驗的情況下,嫩江盾構專案部結合地質特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最終通過創新泥漿置換方式、創新配置掘進參數、創新添加相關劑粉,配合高壓泵沖洗刀盤等多措並舉的方式,一舉解決了粘泥糊刀的大難題。

▲隧道內展開技術討論

施工中,他們堅持科技創新,發明創造了多項國家專利和工法,實現了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的雙贏。他們還通過“一對一”、“師帶徒”、專題講座、輪崗實踐、內部競爭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制定詳細的人才培養計畫,快速促進人才成長,一批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專案經理王新建為自己的徒弟指導盾構施工

▲施工技術部長為新員工講解地質與盾構施工的關係

▲成型盾構隧道

這個工程,

他們創造了最長粘泥段掘進紀錄;

他們還創造了進艙換刀頻次最高紀錄;

他們還一舉攻克了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最大控制性工程!

有沒有覺得他們好厲害呢?

那就按兩下666為他們點贊吧!

文圖 | 譚海燕

編輯 | 楊婧瀚

運營人員 | 楊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