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風後肩手綜合征的康復

肩手綜合征又稱反射性☆禁☆交感神經性營養不良(RSD),常發生於腦卒中後1-3個月內。臨床表現為突然出現的肩部疼痛,運動受限,手水腫及疼痛,後期可出現手部肌肉萎縮、手指攣縮畸形,

直至患手的運動永久喪失。

偏癱早期避免牽拉損傷肩關節周圍組織,注意矯正肩胛骨的位置,增加肩關節周圍肌肉的張力以預防肩關節半脫位,避免患者上肢(尤其是手)的損傷、疼痛、過度牽張及長時間垂懸,避免在患手靜脈輸液。

正確放置患側的上肢,確保腕部不處於完全掌屈位,或上肢不懸在輪椅一側;臥位時,適當抬高患側上肢;坐位時,把患側上肢放在輪椅上安裝的小桌子上,並用夾板固定避免腕部掌屈位。患側上肢的被動運動可防治肩痛,維持各個關節的活動度,活動時應輕柔、緩慢,

以不引起疼痛為度。主動進行肩胛骨活動,在上肢上舉的情況下進行肩關節的三維活動,但不應練習使伸展的患側上肢的持重活動,以免增加水腫和疼痛。冷療可以消腫、止痛並解痙。症狀明顯者可予以常規劑量的類固醇製劑治療2-3周,大多數患者的症狀可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