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周璿生前最後一次露面唱歌的珍貴視頻曝光,看完淚崩

幾天前,一段不到4分鐘的視頻,把我看哭了。

這段視頻,是“金嗓子”周璿生前的最後一段影像。

1957年6月18日,中央新聞紀錄片廠專門趕往上海,拍攝了這段影像。

此後不久,1957年9月22日,周璿就因為腦炎,

在上海病逝,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這段影像,也成了周璿生命中的最後一絲光影。

這部紀錄片,名叫《訪周璿》。

中央新聞紀錄片《訪周璿》

說“訪”,是因為當時周璿剛剛傳出康復的消息。此前,她因為精神病發作,在上海虹橋療養院裡接受了長達6年的治療。

這在當時,可是個大新聞,不少報紙都對這件事進行了報導。

這是1957年第13期《大眾電影》上,《新華日報》記者祖丁遠撰寫的名為《周璿恢復健康了!》的專題

周璿還給《上影畫報》寫了一封親筆信。

周璿的親筆信,摘于周璿兒子周偉所著《周璿傳》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了周璿的結局。

因此現在再看這段視頻,真是百感交集。

在《訪周璿》裡,我們能看到周璿再次唱起那首熟悉的《天涯歌女》。

比起1937年在《馬路天使》中唱起這首歌的17歲少女,周璿的確是老了,但她依舊光彩照人。

對唱著歌的她來說,一切都是現在時;但對於看視頻的我們來說,那卻是充滿傷感的過去時。因為我們知道,3個月後,她就要離世。

視頻裡也不只有周璿一人。那個時代許多鼎鼎有名的電影人,

都出現在了鏡頭裡。他們得知周璿康復的消息,前去關心和看望昔日的友人。

其中一個面向我們,坐在周璿右側,身穿白西服的男人,就是著名電影演員趙丹。他和周璿一起演過《馬路天使》。

《訪周璿》中的周璿和趙丹

趙丹和周璿的關係非常密切。

周璿當年去香港以後落難,再回到上海,就是趙丹去接的她。

而周璿的兒子周偉和周民,當年也被周璿送交給趙丹和黃宗英夫妻撫養。因此,在當時的報紙上,時常會有“周璿和趙丹熟絡”的新聞。

《國際新聞畫報》上的一則新聞,摘自晚清民國報刊資料庫

《訪周璿》中還有一個穿著短袖開衫,內搭碎花旗袍,說著“小璿子,唱個歌給我們聽吧”的女人。

她是導演鄭君裡的愛人黃晨,也是上影的老演員。她曾出演過《八千里路雲和月》、《三毛流浪記》等影片。

黃晨和藍蘋女士(也就是江青),是關係極好的密友。當年她和鄭君裡的婚禮,請了江青去做伴娘。

而黃晨身邊那個穿著黑色外套、為周璿大力鼓掌的男人,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演員、導演和電影理論家鄭君裡了。

他不僅執導過《烏鴉與麻雀》這樣的經典作品,還翻譯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他對中國電影發展做出的貢獻,足夠寫上好幾本書了。

黃晨、鄭君裡夫婦

你會注意到,周璿在唱歌之前,和趙丹調換了位置,坐到了茶几上。

而換過位置後,坐在趙丹旁邊那個內穿白底波點衣服的女人,就是著名的演員,上官雲珠女士。

上官雲珠和趙丹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紀錄片是在趙丹家裡拍攝的。所以裡面那個一閃而過,給周璿遞來果盤的,只露出了半張臉的女人,應該就是趙丹的妻子黃宗英。

黃宗英遞上果盤

而坐在上官雲珠身邊那位同樣只露了半張臉的穿著西裝的男人,則比較像周璿的另一個好友,音樂家陳歌辛(?)。

此時,鏡頭向後退去,趙丹家客廳的全景出現。我們這才看到左側沙發上還坐著兩個人。

可惜因為視頻實在年代久遠,我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誰。

不過,盤點一下周璿康復後見過的友人,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導演白沉,演員王薇。

左側沙發上的人到底是誰,我們只能憑猜測判斷了

周璿唱歌時,曾經抹過眼淚。我們還能看到她略帶不安地一直玩弄著自己的手指。

她的這些小動作,讓人能明顯看出,她其實還是很緊張的。

要真正理解周璿彼時的心情,我們恐怕還是要講一講,她住進精神病院的背景。

想必很多人之前都對周璿的身世有所耳聞。她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只知道自己原名叫蘇璞。

3歲的時候,她被轉送給別人家,中間輾轉過幾家人,還差點被養父賣到妓院當妓☆禁☆女。

她的童年,是很淒苦的。這和她曾經演過的《天涯歌女》中的小紅,極其相似。

即便在周璿成為大紅大紫之後,她的生活也仍然不順利。

1938年,她和當初在明月歌舞團一手捧紅自己的作曲家嚴華結婚,但他們的婚姻卻只維持到了1941年。

當時的報紙,還專門出過一個名叫“周旋和嚴華婚變”的特輯,來消費二人的婚姻。

當年的八卦

可以說,周璿和嚴華的婚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國泰影業公司老闆柳中浩從中作梗。

周璿在和嚴華完婚後,便和柳中浩的公司簽了合同。她從此忙於拍戲,而連續的工作,使她與嚴華的孩子不幸流產。

剛剛流產不久的周璿,身體還未恢復,就被柳中浩勸說去拍攝《孟薑女》。而且,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又接連拍了七八部戲。

最終,她和嚴華的婚姻,在多方壓力下迅速夭折了。

這張報紙新聞,講的就是周璿想要去香港拍戲,卻被柳中浩極力挽留的事情

這一時期的經歷,不僅對周璿造成了重大的打擊,也讓她的身體在超負荷工作下變得日益虛弱。她還長期患上了神經衰弱的毛病。

周璿的第二個眾所周知的戀人,是和上海綢布莊的富二代朱懷德。而這段戀情,幾乎就是促使周璿精神病發作的直接原因。

朱懷德不僅早有妻室,還一面拿周璿的錢做生意,一面和舞女糾纏不清。

在周璿為他生下長子周民的時候,朱懷德甚至矢口否認周民是他的孩子。他還對周璿說,“是不是他的孩子,要驗了血才知道。”

1951年,在電影《和平鴿》的拍攝現場,周璿飾演一位護士,正要給傷患抽血。這時候,傷患突然說了一句臺詞,“你的血乾淨嗎?”

據當時在場的人說,周璿一把推開眾人,高喊著,“驗血!是你的孩子!”、“都解放了,這樣公平嗎?”、“我生孩子又礙著別人什麼事了,再說他是有爸爸的!”、“你們都走開,讓我孤獨吧!”……

在這之後,周璿就住進了上海虹橋療養院。為她診療的是周璿原先就看過的醫生粟宗華。

此後,就是長達五六年的空白時光,我們聽不到任何有關周璿的消息,直到1957,聽說她康復,才有了文章開篇講到的新聞和視頻。

《訪周璿》中,周璿打完球後聊天的醫生是蘇複(左)和粟宗華(右)

很不幸,緊隨其後的,便是周璿的突然離世。

當時有非常多的電影界著名人士參加了她的追悼會。

1967年第10期的《上影畫報》用幾個整版發佈了周璿離世的消息

最後,讓我們再說回《訪周璿》這部電影本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段影像具有的意義,其實遠遠超過它對周璿本人康復的記錄。

從畫外音中,我們能夠聽到這樣的解說——

“過去,舊社會摧殘了她;現在,新社會使她獲得了新生。”

而電影拍攝的時間,是1957年6月18日。當時,抗戰勝利不久,新中國步入了一個萬事萬物都在行進中的時代。

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像周璿這樣的巨星從精神病中康復過來,無疑也是非常振奮人心、與時代精神匹配的大新聞。

也正是因為搭上了這樣的熱潮,這部紀錄片才得以誕生。

只不過,當時影像裡的這些著名影人們,只知道艱苦的日子過去了。他們以為希望就在前方,卻不知道今後將會有一段日子,更加艱難的歲月。

趙丹、鄭君裡,都將在那段時間裡飽受煎熬。除他們外,還會有更多的文化人,遭到重擊,甚至是因此喪命。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周璿的早逝,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吧。

至少,這能讓她免于承受這段傷痛的歷史。

我們永遠記著的,會是那個唱著“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的小璿子。

他不僅執導過《烏鴉與麻雀》這樣的經典作品,還翻譯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他對中國電影發展做出的貢獻,足夠寫上好幾本書了。

黃晨、鄭君裡夫婦

你會注意到,周璿在唱歌之前,和趙丹調換了位置,坐到了茶几上。

而換過位置後,坐在趙丹旁邊那個內穿白底波點衣服的女人,就是著名的演員,上官雲珠女士。

上官雲珠和趙丹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紀錄片是在趙丹家裡拍攝的。所以裡面那個一閃而過,給周璿遞來果盤的,只露出了半張臉的女人,應該就是趙丹的妻子黃宗英。

黃宗英遞上果盤

而坐在上官雲珠身邊那位同樣只露了半張臉的穿著西裝的男人,則比較像周璿的另一個好友,音樂家陳歌辛(?)。

此時,鏡頭向後退去,趙丹家客廳的全景出現。我們這才看到左側沙發上還坐著兩個人。

可惜因為視頻實在年代久遠,我分辨不出他們到底是誰。

不過,盤點一下周璿康復後見過的友人,這兩個人很可能是導演白沉,演員王薇。

左側沙發上的人到底是誰,我們只能憑猜測判斷了

周璿唱歌時,曾經抹過眼淚。我們還能看到她略帶不安地一直玩弄著自己的手指。

她的這些小動作,讓人能明顯看出,她其實還是很緊張的。

要真正理解周璿彼時的心情,我們恐怕還是要講一講,她住進精神病院的背景。

想必很多人之前都對周璿的身世有所耳聞。她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只知道自己原名叫蘇璞。

3歲的時候,她被轉送給別人家,中間輾轉過幾家人,還差點被養父賣到妓院當妓☆禁☆女。

她的童年,是很淒苦的。這和她曾經演過的《天涯歌女》中的小紅,極其相似。

即便在周璿成為大紅大紫之後,她的生活也仍然不順利。

1938年,她和當初在明月歌舞團一手捧紅自己的作曲家嚴華結婚,但他們的婚姻卻只維持到了1941年。

當時的報紙,還專門出過一個名叫“周旋和嚴華婚變”的特輯,來消費二人的婚姻。

當年的八卦

可以說,周璿和嚴華的婚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國泰影業公司老闆柳中浩從中作梗。

周璿在和嚴華完婚後,便和柳中浩的公司簽了合同。她從此忙於拍戲,而連續的工作,使她與嚴華的孩子不幸流產。

剛剛流產不久的周璿,身體還未恢復,就被柳中浩勸說去拍攝《孟薑女》。而且,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她又接連拍了七八部戲。

最終,她和嚴華的婚姻,在多方壓力下迅速夭折了。

這張報紙新聞,講的就是周璿想要去香港拍戲,卻被柳中浩極力挽留的事情

這一時期的經歷,不僅對周璿造成了重大的打擊,也讓她的身體在超負荷工作下變得日益虛弱。她還長期患上了神經衰弱的毛病。

周璿的第二個眾所周知的戀人,是和上海綢布莊的富二代朱懷德。而這段戀情,幾乎就是促使周璿精神病發作的直接原因。

朱懷德不僅早有妻室,還一面拿周璿的錢做生意,一面和舞女糾纏不清。

在周璿為他生下長子周民的時候,朱懷德甚至矢口否認周民是他的孩子。他還對周璿說,“是不是他的孩子,要驗了血才知道。”

1951年,在電影《和平鴿》的拍攝現場,周璿飾演一位護士,正要給傷患抽血。這時候,傷患突然說了一句臺詞,“你的血乾淨嗎?”

據當時在場的人說,周璿一把推開眾人,高喊著,“驗血!是你的孩子!”、“都解放了,這樣公平嗎?”、“我生孩子又礙著別人什麼事了,再說他是有爸爸的!”、“你們都走開,讓我孤獨吧!”……

在這之後,周璿就住進了上海虹橋療養院。為她診療的是周璿原先就看過的醫生粟宗華。

此後,就是長達五六年的空白時光,我們聽不到任何有關周璿的消息,直到1957,聽說她康復,才有了文章開篇講到的新聞和視頻。

《訪周璿》中,周璿打完球後聊天的醫生是蘇複(左)和粟宗華(右)

很不幸,緊隨其後的,便是周璿的突然離世。

當時有非常多的電影界著名人士參加了她的追悼會。

1967年第10期的《上影畫報》用幾個整版發佈了周璿離世的消息

最後,讓我們再說回《訪周璿》這部電影本身。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段影像具有的意義,其實遠遠超過它對周璿本人康復的記錄。

從畫外音中,我們能夠聽到這樣的解說——

“過去,舊社會摧殘了她;現在,新社會使她獲得了新生。”

而電影拍攝的時間,是1957年6月18日。當時,抗戰勝利不久,新中國步入了一個萬事萬物都在行進中的時代。

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像周璿這樣的巨星從精神病中康復過來,無疑也是非常振奮人心、與時代精神匹配的大新聞。

也正是因為搭上了這樣的熱潮,這部紀錄片才得以誕生。

只不過,當時影像裡的這些著名影人們,只知道艱苦的日子過去了。他們以為希望就在前方,卻不知道今後將會有一段日子,更加艱難的歲月。

趙丹、鄭君裡,都將在那段時間裡飽受煎熬。除他們外,還會有更多的文化人,遭到重擊,甚至是因此喪命。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周璿的早逝,未嘗也不是一件好事吧。

至少,這能讓她免于承受這段傷痛的歷史。

我們永遠記著的,會是那個唱著“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的小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