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奶瓶大學問,讀懂這些之前買了也會後悔

相信很多家庭在得知寶寶即將來臨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進入“備戰”狀態,從孕婦的衣食住行,到寶寶出生後的哺育護理,方方面面都要考慮清楚,總之一切和寶寶健康成長有關的都不能有半點馬虎。

在這些緊張的“備戰”工作中,如果說奶粉挑選“首當其衝”的話,那麼奶瓶的選擇要緊隨其後,畢竟剛出生的小寶寶是不會像我們一樣用碗筷吃飯的,到底什麼奶瓶最好?這是一眾老豆奶媽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別著急,好好學一下這些東西,

挑選奶瓶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確定奶瓶容量

奶瓶容量分為120mm、160mm、200mm、240mm四種,可根據寶寶的食量確定奶瓶大小,一般來說,未滿月的寶寶單次哺乳量在100-120mm左右,一個月以上的寶寶單次哺乳量在120-200mm左右,每天哺乳量控制在800-1000mm左右。

有些媽媽可能會處於經濟方面的因素考慮,

在選購奶瓶的時候挑選容量較大的或者是一直用最開始買的奶瓶,這就會造成兩方面問題,在用大容量奶瓶給小寶貝餵奶的時候,潛意識裡還認為只喂了半瓶,而實際上已經在不知不覺就喂多了,與之相反,用小奶瓶餵養大寶寶的時候則是在不知不覺中喂少了。因此,一定要選擇適合寶寶容量的奶瓶。

選擇最安全的奶瓶材質

在耐熱問題上,玻璃奶瓶無疑是最佳選擇,

但是,玻璃奶瓶太重,跌落時容易割傷等等都是其不可忽略的缺點,而塑膠奶瓶因為品質輕、不易碎,剛好彌補玻璃奶瓶的缺陷,適合外出及較大寶寶自己拿用。

目前,塑膠材質主要有PP、PC、PPSU等幾種,其中公認最安全的塑膠奶瓶是PPSU材質,

由德國生產製造,經過世界多個國家檢測的材質。當然,這種材質在價格上也幾乎是最高的,可供選擇的品牌也相對較少,只有像貝親、布朗博士、老豆、愛得利等知名品牌才有生產,寶爸寶媽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

奶瓶的功能選擇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

奶瓶不就是喂孩子吃奶的嗎?還有什麼功能可言,其實不然,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現在的奶瓶已經不單單是餵奶那麼簡單,像老豆早教奶瓶,就成功將早教系統植入到奶瓶上,在餵奶的同時,還可以播放詩詞歌賦等早教內容,輔助開發寶寶智力。

而為了防止寶寶打嗝、吐奶、溢奶的發生,各個生產廠家都花盡心思生產新功能產品,防脹氣奶瓶逐漸成為主流,另外,寬口徑奶瓶也因為方便沖奶和清洗,也被大多數媽媽所喜愛。

奶嘴的選擇

奶瓶和奶嘴不一樣,一般一個奶瓶可以使用4-6個月,奶嘴的更換則根據寶寶大小計算,特別是寶寶長牙之後,一個月不到就要更換一次奶嘴。可以優先選購附加透氣孔、活片塞的奶瓶可以有效避免因通氣孔太大造成奶水外溢以及因吸入空氣造成寶寶吐奶或嗆奶的現象。

另外,奶嘴外形的設計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吸頭形狀要選擇近似母親乳☆禁☆頭的,過圓的奶嘴吸頭設計會造成寶寶產生咬合不正的問題;模擬經嬰兒吸吮所產生變化後的母體乳☆禁☆頭形狀,是最適合寶寶的奶嘴。

而為了防止寶寶打嗝、吐奶、溢奶的發生,各個生產廠家都花盡心思生產新功能產品,防脹氣奶瓶逐漸成為主流,另外,寬口徑奶瓶也因為方便沖奶和清洗,也被大多數媽媽所喜愛。

奶嘴的選擇

奶瓶和奶嘴不一樣,一般一個奶瓶可以使用4-6個月,奶嘴的更換則根據寶寶大小計算,特別是寶寶長牙之後,一個月不到就要更換一次奶嘴。可以優先選購附加透氣孔、活片塞的奶瓶可以有效避免因通氣孔太大造成奶水外溢以及因吸入空氣造成寶寶吐奶或嗆奶的現象。

另外,奶嘴外形的設計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吸頭形狀要選擇近似母親乳☆禁☆頭的,過圓的奶嘴吸頭設計會造成寶寶產生咬合不正的問題;模擬經嬰兒吸吮所產生變化後的母體乳☆禁☆頭形狀,是最適合寶寶的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