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水天氣越來越熱,就想吃碗漿水面!

天氣越來越熱,

每當此時便想吃一碗漿水面,解渴消暑。

一碗酸湯喝下,實在是太爽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

幾乎頓頓吃粗糧,日日逢漿水。

從春吃至冬,從小吃到老。

再窮的家裡,一口大酸菜缸是少不了的。

事實上,

漿水是一道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名菜。

如今,在甘肅、青海、陝西、山西、寧夏等地仍是漢族人必不可少的日常飲食。

尤其在炎熱的夏天,一碗煮好的手擀面澆上用胡麻油嗆鍋煮熟的漿水,再拌上或

蔥花或青椒或韭菜或菠菜等炒出的小菜,

佐以油潑辣子,酸酸爽爽美美來上兩碗

,不僅解暑降溫,還能一解鄉愁。

古 詩 曰

少小之餐未能忘,每思家饌幾回腸。

千秋早有漿水面,萬戶今留漿水香。

痛飲田頭消署氣,深藏廚下備年荒。

竹籬茅舍酬親友,漿水面條味最長。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

也有關於漿水的專門記述,

“調中益氣、宣和強力、止咳消食、利小便⋯⋯”

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

增進食欲,為夏令佳品

三伏盛暑,食之,不僅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

而且對高血壓、腸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療效

夏天的漿水,

還常常當作預防中暑的清涼飲料

直接飲用

漿水可以做面,可以做湯,可以生飲,可以調製飲料;漿水菜可以涼拌,可以烹

炒,可以烙餅,可以做餡;漿水可以生津止渴,可以解暑降溫,可以去火清熱,

可以化瘀消腫⋯⋯漿水如同北京的豆汁,雖大名遠揚,卻不容易讓食客一見鍾情

,而更適合於日久生情。

一碗漿水,遊子的記憶,

一碗漿水面,鄉愁的味道。

記住鄉愁,記住家山。

是啊,舌尖鄉愁,最是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