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群智報告|2017~2018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和市場前景分析

2017年6月8日,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聯合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共同主辦的“2017海峽兩岸(南京)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將在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

群智諮詢(Sigmaintell)高級研究經理 王健 發表了題為《2017~2018年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和市場前景分析》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各位尊敬的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非常榮幸受邀來南京參加2017海峽兩岸新型顯示產業高峰論壇,並有機會和各位進行溝通與交流。我今天報告的內容是關於量子點顯示方面的,如今的顯示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各大廠商都在不斷的推出新技術新產品,試圖搶佔市場的有利地位。量子點技術憑藉其優異的性能和成本優勢,尤其在大尺寸領域成為近兩年來的熱點技術,而被包括三星和TCL在內的廠商推廣和使用。
今天我為各位介紹下2017-2018年全球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現狀,並根據我們群智諮詢的資料和資訊對量子點顯示市場前景做一下簡要的分析。

我今天的報告會從量子點顯示的產業概述、發展現狀、未來趨勢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我們知道,量子點是一種體積非常小的納米級半導體的材料,這種材料的特殊性在於其具備了一些原子才特有的量子特性,這也是其被稱為量子點的原因之一。量子點材料在受到能量激發時可以發射出高品質的光線,而且同一種材料在不同尺寸時發射的光線顏色是不同的,

這就為其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創造了條件。

量子點發光根據激發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兩種方式。光致發光是當下被廣泛運用在TV領域的量子點背光的技術原理,將量子點材料放置於背光源中,通過背光源的光能激發進而發射出優異的光線,

現在被廣泛應用的量子點膜就是這種技術的代表。同樣,量子點也可以依靠電致發光原理成為自發光顯示器件的基礎發光材料,應用這種技術的QLED也是今後顯示發展的熱門方向。

和普通背光技術相比,量子點背光技術的優勢在哪裡?量子點背光用量子點材料替換舊的螢光粉,通過背光LED藍光照射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激發出紅光和綠光,再結合其本身的藍光混合成白光。

這種技術所發射出來的光線的頻率更加集中,色彩也更好,尤其在色域表現方面甚至可以超越OLED,而且不需要複雜的工藝和高昂的成本就可以實現。

使用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產品早就推出過,索尼、三星、LG都推出過量子點產品。為什麼近兩年量子電視才出現呢?一方面由於初期價格高昂,另一方面TV領域近些年的行銷熱點都集中在諸如智慧電視,4K和曲面電視等應用與功能方面,量子點沒有被引起重視。隨著電視指標和功能越來越同質化,市場的關注重點也逐步回歸到電視的顯示效果本身,量子點電視憑藉其優異的色彩表現得到了廠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至於成本方面,由於量子點上游的材料和工藝主要掌控在美歐廠商手中造成其在應用初期價格高昂,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各級產業鏈和品牌廠商都在積極的擴大產能並進行上游佈局。以推廣量子點最為積極的三星為例,投資上游並收購QD先驅企業。

正是借助廠商的參與和產業規模的擴大,量子點相關產品的價格一直在向下走,以量子點膜為例,其每平方米的價格已經從2014年的150美元下降至現在的80美元,而且隨著市場對電視的需求向55和65英寸大尺寸的轉移,量子點占整機的相對成本也在逐漸下降。當量子點顯示產品的價格下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後,其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尤其在大尺寸方面,相比于普通的LCD產品和OLED產品,使用量子點背光的LCD具有性能和價格方面的優勢,可以進行差異化競爭。

正是由於量子點具有的諸多優勢才得到以三星、海信和TCL的重視和推廣,並在市場上逐漸形成了量子點陣營與以LG為代表的OLED陣營分庭抗禮。2016年全球TV出貨排名前五位的有三家都使用了量子點背光技術。

TCL和三星更是在近兩年的旗艦機型都使用了量子點技術,可見其重視程度。現在的量子點技術基本上還是基於LCD的衍生技術,市場生命力與LCD息息相關。2011-2025年,OLED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但是還不足以挑戰領先優勢,LCD還將在顯示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廠商正在積極拓展相應的技術,希望最大限度挖掘和延續LCD產品的價值。相關的廠商也在開發量子點彩膜這樣的產品,通過將量子點材料放置於彩膜層當中,從而將彩膜功能實現從顏色過濾層向發光層的轉變。根據群智資訊,量子點廠商,彩膜廠商和三星正在聯手開發量子點彩膜技術,並計畫于2018年向客戶提供相應的樣品,這種處於研發階段的技術還需要解決發熱引起的發光效率下降和偏高片內置等技術難題,但是此技術一旦得到實現將大幅提高LCD產品在色域、色彩視角,亮度方面的表現。

量子點彩膜技術結合OLED技術可以實現新的應用與技術升級。根據我們的資訊,LG也在涉及相關量子點的研發,我們預測除了希望用量子點技術提升LCD產品的競爭力外,LG也希望將此技術應用其大尺寸產品白光OLED;由於大尺寸OLED低良率、高成本的問題所採用的技術,這種技術需要採用到彩膜。如果用量子點彩膜,並將OLED發光變更為單色光,比如藍光就可以實現OLED技術和量子點技術的結合,得到亮度更高、色域更好的大尺寸OLED顯示產品。作為整機和麵板領域都佔有領導地位的韓國廠商是根據其面板策略引導顯示技術的發展。三星在小尺寸OLED顯示佔有絕對的地位,但在大尺寸領域還是以LCD產品為主,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三星在重點推廣基於LCD的量子點技術。同樣,作為國內電視領先企業的TCL及其旗下面板廠商華星光電也是出於相似的目的在推廣量子點技術。對LG而言,其同樣擁有龐大的LCD產品線和產能,使用包括量子點在內的技術提升LCD產品的競爭力也是其合理的選項之一。如果能夠借助量子點技術對OLED的技術進行加強和升級,更能得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同領域廠商在市場的主旋律是競爭,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曾經的對手也可以攜手走向合作。三星已經確定於今年會向LG採購大尺寸液晶面板,LG涉足三星深耕的量子點領域也是出於其自身的訴求考量。企業間的關係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調整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包括量子點在內的技術也是一樣,沒有一成不變的陣營,有時技術的融合反而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的資料,到2020年全球量子點電視出貨將達到430萬台,是2015年的4倍,但是過於集中的品牌依賴度也是制約其發展之一,由於品牌量子點銷售策略問題和全球液晶面板價格一直處於高位,我們估計2017年量子點電視的出貨量將環比下降28%,但是隨著廠商策略的調整和麵板價格步入下行通道。我們估計從2018年開始將重新實現增長,而且隨著量子點背光技術向中低端電視以及顯示器領域的滲透,我們相信量子點產品將迎來高速的發展期。

縱觀當下的TV市場,量子點電視和OLED電視是最為熱門的兩種產品,量子點技術更被部分廠商寄予厚望,用以維繫LCD在電視領域的榮光。所以說現有量子點技術的未來與LCD息息相關,榮辱與共。量子點技術也需要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策略調整,找准對手和合作夥伴,尋找最佳的市場切入點。對於涉足量子點的相關企業需要維持技術投入和產業鏈的佈局,為量子點技術的應用和後續的技術升級做好儲備和積累,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維持領先地位。

謝謝大家!

通過背光LED藍光照射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激發出紅光和綠光,再結合其本身的藍光混合成白光。

這種技術所發射出來的光線的頻率更加集中,色彩也更好,尤其在色域表現方面甚至可以超越OLED,而且不需要複雜的工藝和高昂的成本就可以實現。

使用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產品早就推出過,索尼、三星、LG都推出過量子點產品。為什麼近兩年量子電視才出現呢?一方面由於初期價格高昂,另一方面TV領域近些年的行銷熱點都集中在諸如智慧電視,4K和曲面電視等應用與功能方面,量子點沒有被引起重視。隨著電視指標和功能越來越同質化,市場的關注重點也逐步回歸到電視的顯示效果本身,量子點電視憑藉其優異的色彩表現得到了廠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至於成本方面,由於量子點上游的材料和工藝主要掌控在美歐廠商手中造成其在應用初期價格高昂,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各級產業鏈和品牌廠商都在積極的擴大產能並進行上游佈局。以推廣量子點最為積極的三星為例,投資上游並收購QD先驅企業。

正是借助廠商的參與和產業規模的擴大,量子點相關產品的價格一直在向下走,以量子點膜為例,其每平方米的價格已經從2014年的150美元下降至現在的80美元,而且隨著市場對電視的需求向55和65英寸大尺寸的轉移,量子點占整機的相對成本也在逐漸下降。當量子點顯示產品的價格下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後,其性價比方面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尤其在大尺寸方面,相比于普通的LCD產品和OLED產品,使用量子點背光的LCD具有性能和價格方面的優勢,可以進行差異化競爭。

正是由於量子點具有的諸多優勢才得到以三星、海信和TCL的重視和推廣,並在市場上逐漸形成了量子點陣營與以LG為代表的OLED陣營分庭抗禮。2016年全球TV出貨排名前五位的有三家都使用了量子點背光技術。

TCL和三星更是在近兩年的旗艦機型都使用了量子點技術,可見其重視程度。現在的量子點技術基本上還是基於LCD的衍生技術,市場生命力與LCD息息相關。2011-2025年,OLED所占的比例逐年升高,但是還不足以挑戰領先優勢,LCD還將在顯示領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因此,廠商正在積極拓展相應的技術,希望最大限度挖掘和延續LCD產品的價值。相關的廠商也在開發量子點彩膜這樣的產品,通過將量子點材料放置於彩膜層當中,從而將彩膜功能實現從顏色過濾層向發光層的轉變。根據群智資訊,量子點廠商,彩膜廠商和三星正在聯手開發量子點彩膜技術,並計畫于2018年向客戶提供相應的樣品,這種處於研發階段的技術還需要解決發熱引起的發光效率下降和偏高片內置等技術難題,但是此技術一旦得到實現將大幅提高LCD產品在色域、色彩視角,亮度方面的表現。

量子點彩膜技術結合OLED技術可以實現新的應用與技術升級。根據我們的資訊,LG也在涉及相關量子點的研發,我們預測除了希望用量子點技術提升LCD產品的競爭力外,LG也希望將此技術應用其大尺寸產品白光OLED;由於大尺寸OLED低良率、高成本的問題所採用的技術,這種技術需要採用到彩膜。如果用量子點彩膜,並將OLED發光變更為單色光,比如藍光就可以實現OLED技術和量子點技術的結合,得到亮度更高、色域更好的大尺寸OLED顯示產品。作為整機和麵板領域都佔有領導地位的韓國廠商是根據其面板策略引導顯示技術的發展。三星在小尺寸OLED顯示佔有絕對的地位,但在大尺寸領域還是以LCD產品為主,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三星在重點推廣基於LCD的量子點技術。同樣,作為國內電視領先企業的TCL及其旗下面板廠商華星光電也是出於相似的目的在推廣量子點技術。對LG而言,其同樣擁有龐大的LCD產品線和產能,使用包括量子點在內的技術提升LCD產品的競爭力也是其合理的選項之一。如果能夠借助量子點技術對OLED的技術進行加強和升級,更能得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同領域廠商在市場的主旋律是競爭,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曾經的對手也可以攜手走向合作。三星已經確定於今年會向LG採購大尺寸液晶面板,LG涉足三星深耕的量子點領域也是出於其自身的訴求考量。企業間的關係無論是競爭還是合作,出於利益最大化的考慮調整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包括量子點在內的技術也是一樣,沒有一成不變的陣營,有時技術的融合反而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的資料,到2020年全球量子點電視出貨將達到430萬台,是2015年的4倍,但是過於集中的品牌依賴度也是制約其發展之一,由於品牌量子點銷售策略問題和全球液晶面板價格一直處於高位,我們估計2017年量子點電視的出貨量將環比下降28%,但是隨著廠商策略的調整和麵板價格步入下行通道。我們估計從2018年開始將重新實現增長,而且隨著量子點背光技術向中低端電視以及顯示器領域的滲透,我們相信量子點產品將迎來高速的發展期。

縱觀當下的TV市場,量子點電視和OLED電視是最為熱門的兩種產品,量子點技術更被部分廠商寄予厚望,用以維繫LCD在電視領域的榮光。所以說現有量子點技術的未來與LCD息息相關,榮辱與共。量子點技術也需要根據市場變化進行策略調整,找准對手和合作夥伴,尋找最佳的市場切入點。對於涉足量子點的相關企業需要維持技術投入和產業鏈的佈局,為量子點技術的應用和後續的技術升級做好儲備和積累,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維持領先地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