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我們的高三,都在這部豆瓣8.4的紀錄片裡面了

今天是高考的最後一天,昨天還在一起歡笑的夥伴,在未來的這段時間都將各奔東西,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公社君還記得當年通常會用“時光荏苒,白駒過隙” 作為作文的開頭。

而同樣的,不知不覺恢復高考過去了 40 年,40 年來,無數人、無數家庭的命運就此改變。

今天公社君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記錄那段衝刺高考的校園生活。

那個時期前所未有的緊張、困惑,與前所未有的沖向極限的拼搏,在今天回過頭來看都值得——

《高三》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導演周浩用整整一年跟拍了一所普通中學一個高三畢業班的真實生活。豆瓣評分高達8.4

談及拍這部片子的初衷,

周浩說,《高三》並不是在談論高考,本意也並非探討中國的教育制度——“我只是忠實地記錄了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凡參加過高考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喚起共鳴。”

在影片一開始,住校的學生們每天早上被廣播喚醒,以最快的速度洗漱穿衣吃飯,

然後奔向教學樓,開始一天的緊張學習。

到了教室,大家開始早自習晨讀,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大聲地背誦課文,反正公社君當年早自習就是單詞、古詩詞輪番上陣。

什麼,你問我為什麼不背政史地,因為我是理科生呀,哈哈哈!

影片中班上有兩個男生賴床沒去教室,班主任王錦春生氣地走進寢室親自叫床,只是多年後的今天,你只有賴床,老師絕對一通電話打過來。

王錦春是這個班的班主任,也是貫穿整部紀錄片始終的主要角色。

他真的就像我們當年的每一位班主任一樣兢兢業業,小心著呵護我們走過這段人生中一位重要的旅途。

有個男同學連著好幾次考試成績不夠理想,更讓他痛苦的是,明明都這麼努力了還不見進步,於是買醉宣洩。

當他掩面哭泣的時候,王老師像親人一樣在旁邊支持鼓勵

每次月考過後,他都會逐個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式鼓勵著學生。

而在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則會搬出冷冰冰的現實,來要求家長全力配合自己的子女應戰高考,然後堅定地說:“你放心把孩子交給我,你只要生活上對他多關心,其他學習方面的事都交給我。”

還有十多天的時候,班上一個叫張興旺的男生突然跑了,留下一封信,說自己不參加高考了,要去廈門。

班主任王老師看到信後,立馬趕到汽車站,最後在附近的一個小餐館找到了他,苦苦勸說,讓他不要放棄。

每個人的高三都有一個絮絮叨叨不厭其煩的班主任或者老師,或許當年我們對他的各種管教十分厭倦,但若干年後,仿佛才能明白了他的苦心。

影片的最後,終於迎來了高考的那一天

班主任王老師也很緊張,兩點睡,五點就醒了

進考場前給每個學生加油鼓勁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

兩個多小時的紀錄片,沒有劇烈的人物衝突,也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卻讓公社君看得潸然淚下,代入感真心太強了!

仿佛間又回到了某個高三的午後,柔和的陽光照進教室,大家都在埋頭在厚厚的試卷中奮筆疾書……

致敬,那段為夢想拼盡全力的日子。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後臺聯繫工作人員

一群愛電影人的自由聯盟 每天與您分享與電影的一切

於是買醉宣洩。

當他掩面哭泣的時候,王老師像親人一樣在旁邊支持鼓勵

每次月考過後,他都會逐個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談話,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式鼓勵著學生。

而在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則會搬出冷冰冰的現實,來要求家長全力配合自己的子女應戰高考,然後堅定地說:“你放心把孩子交給我,你只要生活上對他多關心,其他學習方面的事都交給我。”

還有十多天的時候,班上一個叫張興旺的男生突然跑了,留下一封信,說自己不參加高考了,要去廈門。

班主任王老師看到信後,立馬趕到汽車站,最後在附近的一個小餐館找到了他,苦苦勸說,讓他不要放棄。

每個人的高三都有一個絮絮叨叨不厭其煩的班主任或者老師,或許當年我們對他的各種管教十分厭倦,但若干年後,仿佛才能明白了他的苦心。

影片的最後,終於迎來了高考的那一天

班主任王老師也很緊張,兩點睡,五點就醒了

進考場前給每個學生加油鼓勁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

兩個多小時的紀錄片,沒有劇烈的人物衝突,也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卻讓公社君看得潸然淚下,代入感真心太強了!

仿佛間又回到了某個高三的午後,柔和的陽光照進教室,大家都在埋頭在厚厚的試卷中奮筆疾書……

致敬,那段為夢想拼盡全力的日子。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後臺聯繫工作人員

一群愛電影人的自由聯盟 每天與您分享與電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