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火了!三夏割麥,鑠石流金!帶孩子重溫曾經的美好時光

窗外的雨,下了一天,我心想,明天最好雨過天晴!小麥成熟的季節,

農民臉上理所應當洋溢著收穫的喜悅!《新聞聯播》報導,2017年陝西、河南、安徽等北方地區小麥長勢均好於往年,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小時候,小夥伴們響應學校勤工儉學號召,組團去麥茬地裡拾麥的事,還記得嗎?

先不說割麥,單說“三夏”這個詞,

恐怕80後、90後、00後、10後都不太清楚。如今在寶雞農村,80後、90後進城上班了,00後進城學習了,10後大多還目不識丁!“三夏”是鎮政府、村委會,每年組織農民搶收、搶種時,在村口用大喇叭宣傳用得專門性術語,是夏收、夏種、夏管的簡稱。

老人都說,“三夏”是一年中第一個大忙,

從每年5月下旬開始,至6月中旬結束。此時,去年秋天播種的小麥、油菜成熟,需要搶時間收割,確保顆粒歸倉;農家喜歡種植的玉米,需要不誤農時栽種。

小麥,每年由南向北成熟。外出打工的寶雞人,也大多由南向北歸來,收種是家中大事,不管怎樣也得請幾天假!

20年前,大概在1997年、1998年左右,寶雞農村已經能看到聯合收割機的身影,只是數量很少,人力收割仍是主流。公開資料顯示,

早在1920年美國與拖拉機配套的收割機已開始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我國1952年開始生產蓄力收割機,1977年立式割台收割機問世,1998年福田雷沃重工研製的第一台“雷沃穀神”已經投放市場。20年之後的今天,聯合收割機這個“鐵麥客”已經完全佔領了農村糧食收割市場。

小時候,父母用鐮刀收割、車(架子車)拉肩扛,村裡水泥地面又少,從收割、脫粒、晾曬到裝袋、進包(麥包),大概要一周左右時間。今天,水泥路打通了寶雞農村的“最後一公里”,上午剛用聯合收割機割完,中午家門口水泥地上就能看到遍地金黃,晾曬一天基本就已經“幹蹦蹦”。

小時候,割麥是個力氣活,手握鐮刀、低頭彎腰,一天下來、豈止是累!鋒利的刀刃,稍有一個不小心,就會把胳膊、小腿劃傷!

通常是全家青壯年齊上陣,小孩在地頭捉螞蚱,大人在地裡收莊稼。小麥割完,通常也要靠人力用架子車拉回場裡堆好。

小麥脫粒,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麥穗帶麥稈一邊在烈日下晾曬,一邊用混凝土澆灌成的圓柱體碾壓,最後用工具把麥稈撥開,地面上剩下飽滿的小麥顆粒。另一種是隨著小麥脫粒機的出現,基本上成了農家的“街機”,小麥這頭進,那頭顆粒、麥稈就自動分離了。

揚場,是對小麥顆粒進行清潔的最後一道工序,最能展示一個農民幹農活手藝的高低,技藝高超的農民,善於看天識風,借助自然風力和人的巧力,讓小麥在空中完成一個美妙的抛物線動作,顆粒落地時,麥穗、麥稈等雜質全都隨風吹走,留下金燦燦的一堆麥子。在寶雞農村,都是好幾家農戶共用一個“場”,脫粒在一起,揚場也是比著幹,有說有笑,場面甚是熱鬧!

脫粒完畢,剩下的麥稈,是寶雞農家的寶貝。四季的炊煙、冬天的熱坑,都離不開夏天收藏的麥稈。勤勞的農民,會把麥稈堆成一個個漂亮的“麥草摞”,而這個過程,也很考驗農民幹農活的專業水準。有的農民,一輩子不會堆“麥草摞”,勉強堆一次,過不了幾天就得倒塌!

乾淨的小麥裝袋、進包之前,通常要在土“場”裡暴曬兩天,以防黴爛、生蟲。

小時候的麥場裡,大人忙忙碌碌,小孩熙熙攘攘,中場休息時間到,大人都會端上一盤盤美味的西瓜、一捆捆暢銷的寶雞啤酒,以慶祝今年的豐收!小孩惦記得,不止是父母遞過來的雪糕,還有爺爺手裡編織的螞蚱籠子!

割麥勺子,一種已經失傳的割麥農具,俗稱跑鐮。據老人講:割麥時,一手扶把(柄),一手拽繩,靠擺開的慣性沖向麥稈距地面兩三釐米高的地方,前沿刀片齊刷刷割倒的麥子都“躺”在了“勺子”裡。然後一翻手,將割倒的麥子倒在地上,再擺再割。一個人用鐮刀割麥,一天最多能割兩畝,累得腰酸腿疼,用“割麥勺子”一天割10畝很輕鬆。

前幾天,《麥客歲月,如金江湖》在自媒體平臺推送後,獲得廣泛關注,一位讀者留言“一代代記住糧食,才是生命的根!不可或缺!”謹以此句,作為結尾,懷念我們共同的割麥歲月,順祝曾到過寶雞割麥的麥客們一生幸福、一世安康、一切都好!

工作太忙回不了家的陝西娃,記得給家裡寄點錢,要割麥了!

小時候,父母用鐮刀收割、車(架子車)拉肩扛,村裡水泥地面又少,從收割、脫粒、晾曬到裝袋、進包(麥包),大概要一周左右時間。今天,水泥路打通了寶雞農村的“最後一公里”,上午剛用聯合收割機割完,中午家門口水泥地上就能看到遍地金黃,晾曬一天基本就已經“幹蹦蹦”。

小時候,割麥是個力氣活,手握鐮刀、低頭彎腰,一天下來、豈止是累!鋒利的刀刃,稍有一個不小心,就會把胳膊、小腿劃傷!

通常是全家青壯年齊上陣,小孩在地頭捉螞蚱,大人在地裡收莊稼。小麥割完,通常也要靠人力用架子車拉回場裡堆好。

小麥脫粒,主要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麥穗帶麥稈一邊在烈日下晾曬,一邊用混凝土澆灌成的圓柱體碾壓,最後用工具把麥稈撥開,地面上剩下飽滿的小麥顆粒。另一種是隨著小麥脫粒機的出現,基本上成了農家的“街機”,小麥這頭進,那頭顆粒、麥稈就自動分離了。

揚場,是對小麥顆粒進行清潔的最後一道工序,最能展示一個農民幹農活手藝的高低,技藝高超的農民,善於看天識風,借助自然風力和人的巧力,讓小麥在空中完成一個美妙的抛物線動作,顆粒落地時,麥穗、麥稈等雜質全都隨風吹走,留下金燦燦的一堆麥子。在寶雞農村,都是好幾家農戶共用一個“場”,脫粒在一起,揚場也是比著幹,有說有笑,場面甚是熱鬧!

脫粒完畢,剩下的麥稈,是寶雞農家的寶貝。四季的炊煙、冬天的熱坑,都離不開夏天收藏的麥稈。勤勞的農民,會把麥稈堆成一個個漂亮的“麥草摞”,而這個過程,也很考驗農民幹農活的專業水準。有的農民,一輩子不會堆“麥草摞”,勉強堆一次,過不了幾天就得倒塌!

乾淨的小麥裝袋、進包之前,通常要在土“場”裡暴曬兩天,以防黴爛、生蟲。

小時候的麥場裡,大人忙忙碌碌,小孩熙熙攘攘,中場休息時間到,大人都會端上一盤盤美味的西瓜、一捆捆暢銷的寶雞啤酒,以慶祝今年的豐收!小孩惦記得,不止是父母遞過來的雪糕,還有爺爺手裡編織的螞蚱籠子!

割麥勺子,一種已經失傳的割麥農具,俗稱跑鐮。據老人講:割麥時,一手扶把(柄),一手拽繩,靠擺開的慣性沖向麥稈距地面兩三釐米高的地方,前沿刀片齊刷刷割倒的麥子都“躺”在了“勺子”裡。然後一翻手,將割倒的麥子倒在地上,再擺再割。一個人用鐮刀割麥,一天最多能割兩畝,累得腰酸腿疼,用“割麥勺子”一天割10畝很輕鬆。

前幾天,《麥客歲月,如金江湖》在自媒體平臺推送後,獲得廣泛關注,一位讀者留言“一代代記住糧食,才是生命的根!不可或缺!”謹以此句,作為結尾,懷念我們共同的割麥歲月,順祝曾到過寶雞割麥的麥客們一生幸福、一世安康、一切都好!

工作太忙回不了家的陝西娃,記得給家裡寄點錢,要割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