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徐少春:企業的競爭不是贏在起跑線,而是贏在轉捩點

6月11日,正和島2017創變者年會迎來閉幕論壇,聚焦企業服務生態,圍繞企業級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企業級服務如何説明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等話題展開探討。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徐少春發表主旨演講《數位化時代的管理哲學》。

作為企業級服務領域的一位元常勝將軍,這位老大哥非常不簡單,近幾年他砸完電腦砸伺服器,砸完辦公桌砸老闆椅,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舒適區。如今,他說自己談起中國管理模式不再畏畏縮縮,並且找到了管理哲學的那個“核心密碼”。

吳老師(吳曉波)的演講我收穫非常大,我記住了“水大魚大”,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剛才吳老師講要保持一種不適感。恰恰相反,我每遇到重大轉折的時候非常興奮。因為一遇到這個時代,我覺得就有機會了。所以企業的競爭不是贏在起跑線,而是贏在轉捩點。

口述 | 徐少春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摘編 | 葉正新

來源 | 正和島

1. 我每遇到重大轉折和變革我都會感到興奮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偉大的數位化時代,大家可以看到數位化已經在各個領域裡頭(日常生活、工作、商業的各個領域),比如點餐、購物、社交、辦公溝通等等都已離不開數位化。數位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商業,特別是數位化已經在重構一種新的商業生態。許多的公司已經成為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包括BAT,

也包括金蝶等),在構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這個生態還在形成之中,所以,我們其他的公司都有機會,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

但是,儘管有很多的變化,我認為商業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到底什麼是商業的本質呢?商業的本質從商業開始的那一天起就推進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我們現在數位化這麼發達,許許多多的改變其實都是為了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商業的唯一目的就是創造最大的價值,為了給這個世界提供更多的美好。

我們這個國家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其實我認為GDP、財富不是最重要的。一個國家最大的擁有其實是文化、是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密碼(道)。

每當遇到變化的時候,我都感到很興奮。那是因為我心裡很高興,我有機會為這個世界再一次奉獻。雖然我的頭髮白了、年齡大了,

但是我的激情不減,相反還會更有智慧和力量。所以無論是00後還是90後,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大家不要感到不適,要興奮。你要充分地把你心中的寶藏(良知)激發出來。

2.談中國管理哲學,終於不再畏畏縮縮

一個企業最大的擁有是信任,我們正和島的活動(主題)是重新連結。其實重新連結就是連結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就是信任。企業最大的擁有不是表面上的那些功名,也不是你的收入和利潤等等,最大的擁有是信任,也是道。如果我們能夠讓你的員工,能夠心與心連結起來,那個力量是非常大的。

過去一年當中,我帶領公司的高管和所有分公司學習致良知,我們的價值觀也變成致良知、走正道,我感覺我們公司高管心不那麼複雜,大家都像親兄弟,親姐妹。我們在2016年的營業收入也實現了5年最高的增長。因為我有了信任,保持著這顆初心和良知。

作為一個幹了20多年的企業家,我覺得企業家精神就是尋找生命的意義。因為這麼多年做管理軟體,研究了很多的工具、研究了很多的方法,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管理哲學。你為什麼要這樣管理,你為什麼要這樣開發產品,你為什麼要這樣提供服務。當我們認清了管理哲學的本質的時候,我認為一切都不是難事兒。

所以十年前我在推動“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的遴選,當時很多人懷疑、置疑中國管理模式,他們只同意管理兩個字,但是他們不同意“中國”、不同意“模式”。但是十年下來我堅定了信念,我找到了中國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的本質就是致良知,就是道。

這是我們中國的哲學和西方哲學最本質的區別,西方哲學的世界有一個上帝,只要跟著他走就沒有問題。中國哲學告訴我們,特別是陽明心學告訴我們,我們只要追隨內心真正的自己,那顆真心,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就是你生命的上帝。

在一個新的經濟環境裡頭,年輕人渴望什麼,或者說新人類渴望什麼?其實是渴望他的生命充分地燃燒,我看到許許多多的90後,他們其實比我們很多人都愛國,他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特別希望儘早地回國。他們在國外一提到中國就感覺非常自豪。

這一代年輕人,我認為他們是很正能量的。這樣一些新人類進入職場以後,他們希望更多的不是馬上擁有財富,而是讓他生命更加地舒展,活得更加真實。他們渴望有一種莊嚴感。作為一個中國人提到我是“中國人”的時候,不像以前畏畏縮縮,當提到中國管理模式的時候,我以前也是畏畏縮縮,但是現在我已經站立起來了。回到商業的本質,重新連結就是連結我們的內心,就是心與心的連結。

3.管理哲學“四重奏”:敢於歸零

商業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只有當我們回歸我們的本心,當我們致良知的時候,當我們遇到變化感到興奮的時候,我認為你就開始有了一個起心動念,你將會為社會貢獻你的力量。所以你的商業也必將成功,商業就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當然我還在研究管理哲學,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新的管理哲學可以應用在我們企業當中。

第一,治理體系要重構:舒展

以前我們的治理體系就是為了創業者、為了股東,但是我們講利益相關者,我們除了股東、除了創業者,我們還有員工,還有許許多多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要讓大家在一個新的生態裡頭感到舒展,人人活得非常自在,這是一個新的治理體系。

第二,激勵體系要重構:燃燒

為了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年輕人充分燃燒,在過去幾年當中,金蝶做了很多的探索,我們砸掉了伺服器、砸掉了筆記型電腦,也砸掉了辦公室,今年5月4號我把ERP都砸了。我覺得在轉折時期,我們不僅需要歸零,我們更需要去重構、顛覆我們原來傳統的一些觀念,你有多大的勇氣,就能夠獲得多大的回報。所以我們要充分地燃燒自己。所以在過去幾年當中,我考慮最多的就是激勵體系,怎麼讓我們的骨幹成為創業者擁有股份,讓我們更多的員工成為這個企業的主人,如果我們這樣做,我相信你這個結果就自然會來。

第三,資訊系統要重構:真實

我們過去花了很多的價錢買國外的軟體(特別是央企),浪費了很多錢。大家知道這些系統都是四十年代這些公司設計的一套體系,花了很多的冤枉錢。互聯網時代我們渴望的是真實,讓每一個人及時能夠得到資訊,而且是公平、透明地得到資訊,所以資訊系統需要重構。

第四,考核體系要重構:莊嚴

我現在把PBC(個人考核指標)看成不是指標,而是座標。因為我們要讓人充分地燃燒,我們要讓每一個人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他的理想,他的目標遠遠不止今年的考核。如果這樣,我相信你的公司就會自然而然往前走。

所以在一個新的商業時代,我們需要重構我們的管理哲學,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企業家去發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要激發我們內心的良知,讓更多的人致良知,來沿著我們中華文化的這個核心密碼(道)自信地往前走,我認為這就是新時代的企業精神。

謝謝大家!

也不是你的收入和利潤等等,最大的擁有是信任,也是道。如果我們能夠讓你的員工,能夠心與心連結起來,那個力量是非常大的。

過去一年當中,我帶領公司的高管和所有分公司學習致良知,我們的價值觀也變成致良知、走正道,我感覺我們公司高管心不那麼複雜,大家都像親兄弟,親姐妹。我們在2016年的營業收入也實現了5年最高的增長。因為我有了信任,保持著這顆初心和良知。

作為一個幹了20多年的企業家,我覺得企業家精神就是尋找生命的意義。因為這麼多年做管理軟體,研究了很多的工具、研究了很多的方法,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管理哲學。你為什麼要這樣管理,你為什麼要這樣開發產品,你為什麼要這樣提供服務。當我們認清了管理哲學的本質的時候,我認為一切都不是難事兒。

所以十年前我在推動“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的遴選,當時很多人懷疑、置疑中國管理模式,他們只同意管理兩個字,但是他們不同意“中國”、不同意“模式”。但是十年下來我堅定了信念,我找到了中國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的本質就是致良知,就是道。

這是我們中國的哲學和西方哲學最本質的區別,西方哲學的世界有一個上帝,只要跟著他走就沒有問題。中國哲學告訴我們,特別是陽明心學告訴我們,我們只要追隨內心真正的自己,那顆真心,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就是你生命的上帝。

在一個新的經濟環境裡頭,年輕人渴望什麼,或者說新人類渴望什麼?其實是渴望他的生命充分地燃燒,我看到許許多多的90後,他們其實比我們很多人都愛國,他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特別希望儘早地回國。他們在國外一提到中國就感覺非常自豪。

這一代年輕人,我認為他們是很正能量的。這樣一些新人類進入職場以後,他們希望更多的不是馬上擁有財富,而是讓他生命更加地舒展,活得更加真實。他們渴望有一種莊嚴感。作為一個中國人提到我是“中國人”的時候,不像以前畏畏縮縮,當提到中國管理模式的時候,我以前也是畏畏縮縮,但是現在我已經站立起來了。回到商業的本質,重新連結就是連結我們的內心,就是心與心的連結。

3.管理哲學“四重奏”:敢於歸零

商業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只有當我們回歸我們的本心,當我們致良知的時候,當我們遇到變化感到興奮的時候,我認為你就開始有了一個起心動念,你將會為社會貢獻你的力量。所以你的商業也必將成功,商業就是一種偉大的力量。

當然我還在研究管理哲學,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新的管理哲學可以應用在我們企業當中。

第一,治理體系要重構:舒展

以前我們的治理體系就是為了創業者、為了股東,但是我們講利益相關者,我們除了股東、除了創業者,我們還有員工,還有許許多多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要讓大家在一個新的生態裡頭感到舒展,人人活得非常自在,這是一個新的治理體系。

第二,激勵體系要重構:燃燒

為了讓每一個人,每一個年輕人充分燃燒,在過去幾年當中,金蝶做了很多的探索,我們砸掉了伺服器、砸掉了筆記型電腦,也砸掉了辦公室,今年5月4號我把ERP都砸了。我覺得在轉折時期,我們不僅需要歸零,我們更需要去重構、顛覆我們原來傳統的一些觀念,你有多大的勇氣,就能夠獲得多大的回報。所以我們要充分地燃燒自己。所以在過去幾年當中,我考慮最多的就是激勵體系,怎麼讓我們的骨幹成為創業者擁有股份,讓我們更多的員工成為這個企業的主人,如果我們這樣做,我相信你這個結果就自然會來。

第三,資訊系統要重構:真實

我們過去花了很多的價錢買國外的軟體(特別是央企),浪費了很多錢。大家知道這些系統都是四十年代這些公司設計的一套體系,花了很多的冤枉錢。互聯網時代我們渴望的是真實,讓每一個人及時能夠得到資訊,而且是公平、透明地得到資訊,所以資訊系統需要重構。

第四,考核體系要重構:莊嚴

我現在把PBC(個人考核指標)看成不是指標,而是座標。因為我們要讓人充分地燃燒,我們要讓每一個人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他的理想,他的目標遠遠不止今年的考核。如果這樣,我相信你的公司就會自然而然往前走。

所以在一個新的商業時代,我們需要重構我們的管理哲學,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企業家去發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企業家精神就是要激發我們內心的良知,讓更多的人致良知,來沿著我們中華文化的這個核心密碼(道)自信地往前走,我認為這就是新時代的企業精神。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