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尋深圳警隊二十最:開發建設警務系統最多的民警—盧懷農

他被同事親切地稱為“警隊發明家”,被媒體譽為“警隊科技工匠”;他先後參與省市多個公安資訊系統的建設,並技術統籌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智慧警務”“標準位址系統”“技術擠壓”等多個系統的開發建設;他迄今獲得了5項專利,

包括4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並發表學術論文一篇。他是盧懷農,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視頻員警大隊大隊長,從事刑偵工作22年,先後開發建設22套系統,其中獨立研發7套,主持開發11套,參與開發4套,是深圳警隊開發建設警務系統最多的民警。

個人檔案

▲盧懷農目前已獲5項專利

盧懷農,從警22年,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視頻員警大隊大隊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工程碩士,高級程式師,深圳市工程師職稱評委,深圳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庫專家。先後榮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廣東省先進個人、深圳市勞動模範、深圳優秀人民警察、深圳市優秀黨員、深圳市刑偵標兵,

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個人三等功3次,多次獲得集體立功、個人嘉獎。

理科學霸從警投身警務資訊革命

盧懷農從小酷愛理科,中考、高考物理都是滿分,當年是小有名氣的理科學霸。1991年,盧懷農考入原山東工業大學,攻讀剛剛興起的電腦專業。念大學時,盧懷農就開始協助導師做課題、編程式,畢業時已經成為國內電腦軟體程式設計的前沿“玩家”。

大學畢業時,盧懷農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大企業,

或者是進入剛剛興起的互聯網公司,而是選擇了公安隊伍。1995年,正值深圳警隊全國招警,讀電腦專業的盧懷農以優異成績考入深圳警隊,圓了兒時員警夢。

“當時通訊技術還處於‘BB機’‘大哥大’階段,警隊資訊化也還處於電腦簡單處理文檔階段。”盧懷農回憶,當時刑事偵查技術還比較落後,只能依靠人海戰術,證據資訊只能靠手工一條條地比對,嫌疑人資訊只能靠雙腿一家一家地走訪排查,

耗時耗力且破案效率不高。

為了提高效率,盧懷農自己建模、程式設計,“搗鼓”出一個刑偵案件處理系統,經過不斷升級,最後將其打造成為串並團夥案、系列案的多維挖掘分析工具。借助這款軟體,公安機關的偵查打擊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該系統也成為福田刑警的一個品牌。

構建“智慧警務”新模式讓資料“說話”

2015年9月的一天淩晨3時,福田公安分局收到一條涉黃預警資訊,

提示福田某酒店有異常,提醒相關單位注意。資訊推送給相關派出所後,民警立即奔赴指示酒店,果然發現有2名女子賣淫。同時,民警還發現其中一名女子吸毒。深挖之下,竟然揪出一大型跨境販毒窩點,辦案民警共繳獲毒☆禁☆品350多千克。

這條資訊正是盧懷農帶領團隊研發的“智慧警務”系統發佈的。2011年開始,福田公安分局開始建設“智慧警務”,盧懷農逐漸成為團隊的中堅力量。此前,盧懷農就注意到,深圳市公安機關各業務口都有一套系統,由於業務劃分原因,部門與部門之間資料不通,資訊處於割裂狀態。如果打通壁壘,實現全域資訊的互聯互通,那將建立怎樣的一座資料富礦?

興奮的盧懷農一頭紮進“智慧警務”建設,以智慧作為核心,彙集各部門資料資訊,建模型、設計演算法,通過龐雜浩瀚的資料工程,最終實現全域資訊的分析、推送、流轉,讓資料“說話”,變被動警務為主動警務。

研發智慧採集神器成為列裝“標配”

盧懷農發明的“e采寶”運用在活動安保中

近年來,隨著犯罪呈現團夥化、系列化、職業化趨勢,單靠個案的碎片化採集,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而且受限於採集手段,以往多注重涉案人資訊的採集,忽視了其所帶物品這一塊。

2015年6月,盧懷農集成應用“光學感知、內容識別、電子感知、協定識別”等技術,成功研發出智慧採集儀——“e采寶”和相關的配套軟體,並申請了智慧資訊採集的國家發明專利。在去年全國公安改革創新大賽中,“e采寶”以壓倒性優勢獲得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大賽金獎。而在此之前,“e采寶”在粵警創新大賽中斬獲桂冠才得以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角逐。

今年,省公安廳已經發文將“e采寶”作為全省公安人員的列裝“標配”。目前,“e采寶”已廣泛應用在社區、巡邏、刑偵、視窗工作中。

22年來,從開始編寫一段小程式,到現在建構大資料庫;從原來指紋識別尚未普及,到如今高清視頻探頭技術推廣應用;從原來單純的人海戰術安保,到現在“天眼+單兵”的科技安保系統;從原來的手動錄入資訊,到現在的資訊採集神器“e采寶”……盧懷農的“科技強警”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這讓他感到很滿足。

1995年至今,盧懷農堅持的“科技強警”之路並沒有因為取得了種種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盧懷農認為,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犯罪手法也在不斷“進化”,跟科技聯繫越來越緊密,警方也要與時俱進,利用科技不斷推動警務創新,從而更有效地打擊犯罪。

盧懷農逐漸成為團隊的中堅力量。此前,盧懷農就注意到,深圳市公安機關各業務口都有一套系統,由於業務劃分原因,部門與部門之間資料不通,資訊處於割裂狀態。如果打通壁壘,實現全域資訊的互聯互通,那將建立怎樣的一座資料富礦?

興奮的盧懷農一頭紮進“智慧警務”建設,以智慧作為核心,彙集各部門資料資訊,建模型、設計演算法,通過龐雜浩瀚的資料工程,最終實現全域資訊的分析、推送、流轉,讓資料“說話”,變被動警務為主動警務。

研發智慧採集神器成為列裝“標配”

盧懷農發明的“e采寶”運用在活動安保中

近年來,隨著犯罪呈現團夥化、系列化、職業化趨勢,單靠個案的碎片化採集,已經難以適應形勢發展,而且受限於採集手段,以往多注重涉案人資訊的採集,忽視了其所帶物品這一塊。

2015年6月,盧懷農集成應用“光學感知、內容識別、電子感知、協定識別”等技術,成功研發出智慧採集儀——“e采寶”和相關的配套軟體,並申請了智慧資訊採集的國家發明專利。在去年全國公安改革創新大賽中,“e采寶”以壓倒性優勢獲得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大賽金獎。而在此之前,“e采寶”在粵警創新大賽中斬獲桂冠才得以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角逐。

今年,省公安廳已經發文將“e采寶”作為全省公安人員的列裝“標配”。目前,“e采寶”已廣泛應用在社區、巡邏、刑偵、視窗工作中。

22年來,從開始編寫一段小程式,到現在建構大資料庫;從原來指紋識別尚未普及,到如今高清視頻探頭技術推廣應用;從原來單純的人海戰術安保,到現在“天眼+單兵”的科技安保系統;從原來的手動錄入資訊,到現在的資訊採集神器“e采寶”……盧懷農的“科技強警”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這讓他感到很滿足。

1995年至今,盧懷農堅持的“科技強警”之路並沒有因為取得了種種成就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盧懷農認為,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犯罪手法也在不斷“進化”,跟科技聯繫越來越緊密,警方也要與時俱進,利用科技不斷推動警務創新,從而更有效地打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