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資體育先要看賺錢?李甯說肯定要,萬達說王健林愛體育不差錢

文 | AI財經社 鄭亞紅

編 |嘉辛

體育風口之下,資本與創業項目攢動。企業如何看待資本?萬達為什麼要佈局體育?6月23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的“2017北大光華體育產業發展論壇暨北大光華體育產業協會成立大會”上,

體育明星企業家李甯和大連萬達文旅集團總裁孫長才給出了答案。

“雖然資本有負面影響,但對體育產業正面的拉動更明顯,培育培養了很多項目。”李寧認為,投資體育產業第一要義是賺錢。孫長才對萬達涉足體育解釋稱,老闆(王健林)有錢,又很熱愛,加上政策扶持。

此外,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國際體育合作發展課題組副組長、世界體育總會亞太區副主席、北大光華體育產業協會新任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周文信先生提出,

未來體育產業需要在其他產業、行業及地域等實行跨界發展,包括體育用品裝備、體育賽事、體育旅遊、體育會展等,

李寧:“投資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是讓項目賺錢。”

在此次活動上,李寧有三重身份: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中國體育明星企業家的代表以及北大光華體育產業協會會長。

李寧

在這名體育老將看來,如今的體育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越來越多的民眾以這樣的參與心情投入到體育湧動中,推動了中國體育從體育運動轉向體育產業。另一方面,是資本的熱。

李寧坦言,現在的資本遊戲比較怪異,

首先是使越來越多的人依賴時間視窗,不管賺錢與否先投錢,即使退出又更大的老闆兜底;其次資本熱衷於造故事。雖然資本有負面影響,但對體育產業正面的拉動更明顯,培育培養了很多項目。

在職業聯賽上,李寧認為其培訓離不開時間的沉澱和資本的鋪墊,國外眾多的職業聯賽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培育過程。但不容忽視的是,職業聯賽可以不斷地衍生消費,

比如賽事門票消費、媒體消費、明星消費。“投資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是讓項目賺錢。”李寧說。

萬達體育:萬達國際化賽事舉辦很多,但從來沒賺

孫長才在圓桌對話環節上稱,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是熱愛足球、熱愛體育的企業家,因此投資於體育。

圓桌討論:左二為孫長才

2014年,萬達收購了西班牙馬競20%的股份,而後以10.5億歐元收購世界最大的賽事行銷公司和傳播公司盈方。接下來又跟中國國際足聯、國際冰協、國際自行車等組織進行了若干個頂級賽事的IP。

在孫長才看來,這些只是資本的國際化,還沒有產業國際化。他指出,萬達國際化賽事舉辦很多,但從來沒賺,都是虧錢,賽事廣告贊助轉播方面掙點小錢,略有盈餘。

根據萬達2016年年報,萬達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而電影產業是391.9億元。

“因為老闆熱愛,加上有錢,加上政策扶持,萬達體育走向第一步,路程艱辛。” 孫長才說,中國的市場剛剛起步,前景很好。

萬達體育產業收入64億元,而電影產業是391.9億元。

“因為老闆熱愛,加上有錢,加上政策扶持,萬達體育走向第一步,路程艱辛。” 孫長才說,中國的市場剛剛起步,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