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競市場的親民級入耳式耳機 鐵修羅A3簡測

在早先給大家帶來過鐵修羅系列的鍵盤以及滑鼠,而近日該品牌推出了一款入耳磁吸式電競耳機,那麼這款耳機究竟如何?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本次耳機的全程是Tuned A3入耳磁吸式耳機,耳機的定位為中低端,這款耳機的價格是200出頭,在現在的耳機行業裡,確實屬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價位。

當然,入耳式耳機還是有一定好處的,那就是便攜,而且耳機自帶麥克風,可用於接聽電話,所以除了可以帶去網吧之外,在做交通工具以及電話時也是可以使用的。

背面則是耳機的特點以及銘牌,首先這個耳機是磁性耳機,即兩個耳塞的背部是有磁圈的,

可以吸附到一起。此外該耳機還是扁平的線材(即我們所說的麵條線),能夠有效防止線材的纏繞。

在包裝的右側則是耳機的參數:

驅動單元:9.2mm

Max. SPL at 1kHz:95±3dB

阻抗:16歐姆

頻率回應:20-20KHz

線材長度:1.2米

開箱:

打開的包裝盒可以看到非常的精緻,左側為耳機的特點說明,說明中有提到高級音響深沉的低音和清晰的高音,說明耳機在低音以及高音方面的解析能力還是非常出色的。

右邊則是耳機以及收納包。

耳機的接頭部分是放在收納包中的,需要將收納包拉開才可取出,同時可以看到包裝底部還有一份說明書。

收納包不大,勉強的可以塞進去耳機以及附件,為拉鍊式。

耳機外觀:

整體上講,鐵修羅A3入耳式耳機的外觀因為採用了工業風格+黑色的設計,所以其實較市售的大部分入耳式耳機相對比並不算特別的好看。

耳機使用了9.2mm的發音單元,同時因為屬於入耳式耳機,所以在設計方面左、右兩個耳塞部分完全採用了對稱設計。

對於入耳式耳機,在收納的時候線材的纏繞是一個問題,因此鐵修羅的A3使用了扁平的線材設計(也就是所謂的麵條線),同時在耳塞的背面各加入了一個磁環,似的耳塞的背部能夠吸附在一起,也極大減小了“耳機線材打結”現象的發生。

耳機線材:

耳塞背面印有鐵修羅的LOGO。

在耳機線材的中間位置有一個線控,線控的正面可以看到TESORO的英文標識。

線上控的背面可以看到音量調節的按鈕,輕觸線控的背面的上端/下端即可實現音量大小的調節。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方面,首先使用的是《幽靈行動:荒野》這款育碧大作,在玩遊戲的時候,得益於入耳式耳機的近耳發聲效果,音質能夠非常清晰的傳遞到耳朵中,且不會摻雜環境噪音。

《GTA5》也是同樣,和同伴一起做線上任務時,包括飛機的收音機、遊戲的環境還是能夠很準確的表現出來的。

總結:

入耳式耳機相對于頭戴耳機來說,更加貼近於音質方面,自然,因為發音單元的關係,耳機對於聲場的控制並不會像專業電競耳機那麼明確。但依舊是比較清晰的,至少對於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方位的聲源都可以清晰的表達出來。

同時入耳式耳機很方便的一點就是可以帶到戶外,磁吸效果又讓耳機掛在脖子上不會因為太晃而導致不利於攜帶。

且耳機自帶音量調節和麥克功能,總的來說還是很方便的。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耳機使用了9.2mm的發音單元,同時因為屬於入耳式耳機,所以在設計方面左、右兩個耳塞部分完全採用了對稱設計。

對於入耳式耳機,在收納的時候線材的纏繞是一個問題,因此鐵修羅的A3使用了扁平的線材設計(也就是所謂的麵條線),同時在耳塞的背面各加入了一個磁環,似的耳塞的背部能夠吸附在一起,也極大減小了“耳機線材打結”現象的發生。

耳機線材:

耳塞背面印有鐵修羅的LOGO。

在耳機線材的中間位置有一個線控,線控的正面可以看到TESORO的英文標識。

線上控的背面可以看到音量調節的按鈕,輕觸線控的背面的上端/下端即可實現音量大小的調節。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方面,首先使用的是《幽靈行動:荒野》這款育碧大作,在玩遊戲的時候,得益於入耳式耳機的近耳發聲效果,音質能夠非常清晰的傳遞到耳朵中,且不會摻雜環境噪音。

《GTA5》也是同樣,和同伴一起做線上任務時,包括飛機的收音機、遊戲的環境還是能夠很準確的表現出來的。

總結:

入耳式耳機相對于頭戴耳機來說,更加貼近於音質方面,自然,因為發音單元的關係,耳機對於聲場的控制並不會像專業電競耳機那麼明確。但依舊是比較清晰的,至少對於上下前後左右這幾個方位的聲源都可以清晰的表達出來。

同時入耳式耳機很方便的一點就是可以帶到戶外,磁吸效果又讓耳機掛在脖子上不會因為太晃而導致不利於攜帶。

且耳機自帶音量調節和麥克功能,總的來說還是很方便的。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