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創新驅動,創贏未來 沙坪壩的大手筆大動作,厲害!

沙坪壩區

是重慶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城區

國際創客港

眾創E家

D+M浪尖智造工廠

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

在396.2平方公里的沙坪壩區

一股創新熱潮正在湧動

3月16日上午,沙坪壩區舉行沙坪壩區科技創新暨工業發展大會,重慶大學城科技產業園正式落戶沙坪壩。

重慶市科委對沙坪壩“重慶大學城科技產業園”進行授牌,

並與沙坪壩區合作建設“重慶科技創新城”。

這是去年10月以來,沙坪壩區為貫徹落實市委四屆九次全會精神,啟動了一系列激勵“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

2020年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目標:

去年10月10日召開了中共沙坪壩區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專門部署創新驅動發展工作,沙坪壩區出臺了《關於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後簡稱《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目標:

基本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區,成為重慶市打造西部創新中心的重要基地和最具活力研發機構的聚集地,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支撐。

政策引導

數十項扶持政策驅動創新

為加快實現沙坪壩區2020年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目標,沙坪壩區自去年10月以來,陸續出臺數十項扶持引導政策,包括(且不限於):

《沙坪壩區“沙磁英才計畫”實施辦法(試行)》

《沙坪壩區區級領導聯繫服務重點工業企業和重點科技型企業制度》

《沙坪壩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沙坪壩區“沙磁英才計畫”實施辦法(試行)》

《重慶市沙坪壩區智慧財產權資助管理辦法(試行)》等

其中,為鼓勵個人和企業的創新,在沙坪壩區科技創新暨工業發展大會上,沙坪壩區也對科技創新企業、科技創新人才以及首批評選出的“沙磁英才”、“沙磁工匠”進行了表彰獎勵。

針對中小企業初期運營資金不足的問題,沙坪壩區不但為企業提供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和增值稅的財政補貼,設立1000萬的“政府風險補償鋪底資金”為企業融資增信,還通過設立1億元以上的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對有創新能力的企業提供進行重點扶持。

專案引進

29個重大專案驅動創新

作為沙坪壩區推進創新驅動的重要抓手,目前,沙坪壩區首批啟動的創新驅動重點項目已達29個,涉及範圍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創新、“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等。

“智慧沙區 創贏未來”活動

在沙坪壩區已經建立起來的28個眾創類平臺裡,目前已集聚起300余個創新團隊,進行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等的研發和創新。

重大專案:浪尖D+M智造工廠

浪尖D+M智造工廠

以重慶浪尖智造工廠為例,該項目位於重慶大學城內,是一個以創客為主的創新平臺,從去年12月正式運營以來,在9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已集聚了180多名創新創業人才,30余家科技創新企業在此孵化。

這些創客精英人才在入駐的短短數月時間裡,就已申報專利近200件。通過這些科技創新,該項目已帶來直接收入2000余萬元。

重大專案: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在沙坪壩區融匯溫泉城裡,北斗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已經建成並運營,這個以推進北斗民用技術產業化的開發、推廣及應用,主要研究“北斗+”新興業態的服務模式,擴大北斗民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形成“軟體+硬體”的產業集群。

北斗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包括:

青鳳高新技術產業園:北斗軍轉民技術產品產業化園區

磁器口:展示北斗民用科技產品的主題科技城——北斗明日城

大學城:北斗硬體產品生產基地,生產北斗隨身寶等硬體產品

這些專案在2020年基本建成後,將形成年產出上千億的產能。

為加快培育特色產業、促使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鼓勵全社會更加重視自主創新,促進沙坪壩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區政府評選出了2017年10家沙坪壩區“創新型企業”,名單如下:

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科聚孚工程塑料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位址儀器廠

重慶冰原鴻節能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嘉陵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重慶方正高密電子有限公司

重慶啟越湧陽微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培育

千萬重金集聚沙磁英才

人才培育和高端人才的引入是沙坪壩區今年創新驅動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為重視人才、利用好人才,沙坪壩區今年出臺了一系列激勵人才進行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措施,為人才的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平臺。

沙坪壩區是重慶的人才大區,除有20餘所大專院校外,區域內的人才,可以用“富集”兩個字來體現。

目前,沙坪壩區區域內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0余萬人。

為啟動人才活力,沙坪壩區今年還實施了“沙磁英才集聚工程”,拿出重金吸引頂尖人才。通過深化“雙引促雙創”人才工作機制,以高端產業吸引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推動高端產業發展。

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沙坪壩區還制訂出相關的激勵機制,激發現有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

創新驅動目標

創新型經濟發展水準快速提升

到2020年,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基本形成,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以上;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0%以上;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以上。

區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到2020年,構建起較為完善的以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為主的多層次、全覆蓋的投融資體系;

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重達3.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1.5%以上;

區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保持逐年增長;

著名商標數達92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6件。

創新資源高度集聚

到2020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5家,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10家,各類眾創空間平臺25家,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10家,引入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0名。

創新生態更加優化

創新激勵政策更加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創新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形成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沙坪壩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一系列的大手筆大動作,讓創新在沙坪壩這片土地上湧動熱潮。創新,必然驅動沙坪壩轉型升級發展,讓沙坪壩強勁永續發展。沙坪壩——重慶“矽谷”,值得期待。

沙坪壩區首批啟動的創新驅動重點項目已達29個,涉及範圍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升級創新、“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等。

“智慧沙區 創贏未來”活動

在沙坪壩區已經建立起來的28個眾創類平臺裡,目前已集聚起300余個創新團隊,進行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現代服務等的研發和創新。

重大專案:浪尖D+M智造工廠

浪尖D+M智造工廠

以重慶浪尖智造工廠為例,該項目位於重慶大學城內,是一個以創客為主的創新平臺,從去年12月正式運營以來,在9個多月的時間裡,就已集聚了180多名創新創業人才,30余家科技創新企業在此孵化。

這些創客精英人才在入駐的短短數月時間裡,就已申報專利近200件。通過這些科技創新,該項目已帶來直接收入2000余萬元。

重大專案: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北斗民用戰略新興產業研究院

在沙坪壩區融匯溫泉城裡,北斗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院已經建成並運營,這個以推進北斗民用技術產業化的開發、推廣及應用,主要研究“北斗+”新興業態的服務模式,擴大北斗民用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形成“軟體+硬體”的產業集群。

北斗戰略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包括:

青鳳高新技術產業園:北斗軍轉民技術產品產業化園區

磁器口:展示北斗民用科技產品的主題科技城——北斗明日城

大學城:北斗硬體產品生產基地,生產北斗隨身寶等硬體產品

這些專案在2020年基本建成後,將形成年產出上千億的產能。

為加快培育特色產業、促使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鼓勵全社會更加重視自主創新,促進沙坪壩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區政府評選出了2017年10家沙坪壩區“創新型企業”,名單如下:

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科聚孚工程塑料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位址儀器廠

重慶冰原鴻節能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嘉陵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重慶方正高密電子有限公司

重慶啟越湧陽微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重慶市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才培育

千萬重金集聚沙磁英才

人才培育和高端人才的引入是沙坪壩區今年創新驅動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為重視人才、利用好人才,沙坪壩區今年出臺了一系列激勵人才進行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措施,為人才的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平臺。

沙坪壩區是重慶的人才大區,除有20餘所大專院校外,區域內的人才,可以用“富集”兩個字來體現。

目前,沙坪壩區區域內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0余萬人。

為啟動人才活力,沙坪壩區今年還實施了“沙磁英才集聚工程”,拿出重金吸引頂尖人才。通過深化“雙引促雙創”人才工作機制,以高端產業吸引高端人才,以高端人才推動高端產業發展。

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沙坪壩區還制訂出相關的激勵機制,激發現有人才的創新創業活力。

創新驅動目標

創新型經濟發展水準快速提升

到2020年,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基本形成,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以上;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0%以上;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以上。

區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到2020年,構建起較為完善的以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為主的多層次、全覆蓋的投融資體系;

全社會R&D投入占GDP的比重達3.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1.5%以上;

區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專項資金保持逐年增長;

著名商標數達92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6件。

創新資源高度集聚

到2020年,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1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5家,市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10家,各類眾創空間平臺25家,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10家,引入創新創業領軍人才30名。

創新生態更加優化

創新激勵政策更加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創新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價值得到充分體現,形成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一個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沙坪壩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一系列的大手筆大動作,讓創新在沙坪壩這片土地上湧動熱潮。創新,必然驅動沙坪壩轉型升級發展,讓沙坪壩強勁永續發展。沙坪壩——重慶“矽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