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多元化資產配置已是主流

近日,招商銀行和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公司前日聯合發佈了《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包括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已達到158萬人,

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65萬億人民幣。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規模十年增長五倍,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和巨大的市場價值。

2016年,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158萬人,與2014年相比增加了約50萬人,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3%,

相比2012年人群數量實現翻倍。其中,超高淨值人群(可投資資產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規模約12萬人,可投資資產5000萬以上人士共約23萬人。

綜合各項宏觀因素,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將繼續穩步增長,全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將達到188萬億元,

同比增長14%,相較2014-2016年有所放緩;中國高淨值人群將達到187萬人左右,同比增長18%;高淨值人群持有財富總量將達58萬億元,同比增長19%。

2016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65萬億元,2014-2016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其中,私募證券基金、券商資管產品和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投資產品貢獻較大;同時,

2014年底央行開啟“降息降准週期”,投資性不動產淨值年均複合增長率由2012-2014年的8%回升至30%。據分析,高淨值人群的資產配置越來越多元化,除房地產、股票、公募基金、銀行理財、保險等類別外,以私募股權投資為代表的另類投資站上風口。

另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國高淨值人群投資眼界更為開闊,多區域、多幣種、多形式的跨境多元化配置正在獲得高淨值人群的認可。

依報告資料顯示,境外資產配置自2011年起成為投資熱點,此後高淨值人群滲透率逐年上升,

並一度超過50%。自2013年起,高淨值人群人均境外資產配置比例趨於平穩,保持在20%-30%的水準。而從投資目的來看,高淨值人群從簡單的分散風險過渡到主動追求收益,境外資產配置逐漸分散,資產類別的複雜度有所提升。機構選擇方面,隨著對境外投資風險和複雜度的認識加深,高淨值人群更看重財富管理機構在產品選擇和資產配置方面的專業性。投資地域方面,近年來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地則升溫明顯。

專業、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一直以來都是高淨值群體的持續性需求。擁有的資產越多,其需求越強烈,從近年來小福服務的高淨值群體上來看,非常符合這一點,他們對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遠超以往。當然,如果您也想一睹海外資產配置市場,您可以聯繫舜耀福為您提供專業周到的服務。

近年來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地則升溫明顯。

專業、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一直以來都是高淨值群體的持續性需求。擁有的資產越多,其需求越強烈,從近年來小福服務的高淨值群體上來看,非常符合這一點,他們對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遠超以往。當然,如果您也想一睹海外資產配置市場,您可以聯繫舜耀福為您提供專業周到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