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一發燒就用擦浴、冰敷降溫?99%的家長都錯了!

夏季天氣多變,空調環境進進出出,

孩子的抵抗能力弱容易生病。

一旦孩子發燒了,

家長們肯定急著退燒,

是先擦個澡、冰敷,還是先給退燒藥?

抑或是冰敷+溫水擦浴+退燒藥呢?

可能大部分家長首選物理降溫,

不行再吃退燒藥……

我們推崇物理降溫,

老外也容易陷入誤區,

有研究調查了41個相關英文網站,

54%的網站仍然建議溫水擦浴,

只有2%的網站不建議物理降溫。

今天介個觀點比較顛覆--對於大部分發燒的孩子,美國兒科學會建議首選口服退燒藥,

不建議使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冰敷等)。

1、發燒超過38.5°C才要退燒

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退燒的指南:除非是超高熱,發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反而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於對抗感染。有明確原因的發燒,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自然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抗感染治療。

孩子舒適度很難用客觀的指標去衡量,美國專家的共識是在 39°C 以上(中國指南是 38.5°C以上)孩子會比較難受,除了一些有遺傳代謝病、心肺功能疾病、癲癇等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健康的孩子在 39°C以下不需要退燒。超過了 39°C 孩子明顯不舒服才需要退燒。

2、治退燒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舒適度

現在來說說,當孩子體溫在38.5°C以上了,家長們要怎麼退燒,

為啥不建議首選物理降溫?

試想一下,大人生病了,是喜歡睡覺休息,還是被別人用布在身上擦來擦去或用個冰冰的東西放在額頭上呢?大部分人都是喜歡安靜地休息,所以孩子也一樣,發燒喜歡睡覺和休息。所以孩子發燒的治療目的是讓孩子不難受,舒服一點。

物理降溫:包括脫衣服散熱、泡澡、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熱貼、吹風扇、開空調等等。原理是通過皮膚和外界的環境的接觸,

借助流動的水或空氣將人體熱量帶走,達到退熱的目的。

先說家長們慣用的冰敷、退熱貼,這樣的小面積接觸皮膚的降溫方式,既降不了溫又讓孩子不舒服,自然應該放棄。

酒精擦浴可以降溫,但可能導致孩子酒精中毒,應該禁止。

溫水擦浴和泡澡這樣的方式在 39°C 以下根本就不需要用,39°C以上也是先吃退燒藥,只有當孩子不能吃退燒藥時,才可考慮選用。或者當孩子非常難受,也就是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已經大大超過了擦浴所引起的不適,才應該考慮加用,所以說白了就是個備胎,你把它當首選的方式就錯了。

物理降溫(如冰敷、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可能導致皮膚血管收縮,不利於散熱,寒顫、交感神經興奮(例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最主要,是會引起孩子不舒服。

3、孩子發燒後在如何家庭處理?

主要有三個目的:舒服、防脫水、觀察。

§ 想讓孩子體溫降至38.5°C以下,緩解不適感,首選藥物降溫。

§ 補充水分。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可建議孩子多喝水、果汁、電解質口服溶液、冰棒等。

§ 如果發熱病症具有高度傳染性(例如水痘或流感),請讓您的孩子遠離其它小孩、老人或抵抗能力較弱者(例如癌症患者)。

§ 保持孩子房間和家裡涼爽舒適,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厚。

§ 如果房間溫暖或不通風,開啟電風扇,保持空氣流通。

§ 孩子發熱時,不必一定要待在房裡或躺在床上,可以在房間能走動,注意不能過度疲勞。

§ 家長觀察病情是否出現惡化。

4、什麼時候、什麼情況該去醫院?

小編依然要強調一點,發燒只是兒童常見症狀。大部分兒童發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並不需要到醫院治療,只需在家處理就可以了。到醫院還會面臨一個院內感染的問題,醫院聚集了很多生病的孩子,更易引起相互間的傳染。

下列情況應立刻去醫院:

§ 出現嗜睡、異常煩躁。

§ 曾經在氣溫極高的環境中停留,例如高溫的車內。

§ 出現頸硬、極度頭痛、喉嚨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斷嘔吐或腹瀉。

§ 脫水症狀(例如口幹、囟門凹陷、無尿)且無法喝水。

§ 有免疫系統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 抽搐。

§ 3個月以下的孩子體溫超過38度。

§ 體溫持續超過40度的所有孩子。

或者

§ 體溫下降之後,仍然萎靡不振。

§ 病情加重。

§ 2歲以下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

§ 2歲以上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72小時)。

80後爹媽,這幾年改變了觀念,認為發燒要物理降溫,不要急著吃藥。沒想到,再次反轉!做爹媽不容易,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同意的zan!

最主要,是會引起孩子不舒服。

3、孩子發燒後在如何家庭處理?

主要有三個目的:舒服、防脫水、觀察。

§ 想讓孩子體溫降至38.5°C以下,緩解不適感,首選藥物降溫。

§ 補充水分。因為發熱會導致脫水,可建議孩子多喝水、果汁、電解質口服溶液、冰棒等。

§ 如果發熱病症具有高度傳染性(例如水痘或流感),請讓您的孩子遠離其它小孩、老人或抵抗能力較弱者(例如癌症患者)。

§ 保持孩子房間和家裡涼爽舒適,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厚。

§ 如果房間溫暖或不通風,開啟電風扇,保持空氣流通。

§ 孩子發熱時,不必一定要待在房裡或躺在床上,可以在房間能走動,注意不能過度疲勞。

§ 家長觀察病情是否出現惡化。

4、什麼時候、什麼情況該去醫院?

小編依然要強調一點,發燒只是兒童常見症狀。大部分兒童發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並不需要到醫院治療,只需在家處理就可以了。到醫院還會面臨一個院內感染的問題,醫院聚集了很多生病的孩子,更易引起相互間的傳染。

下列情況應立刻去醫院:

§ 出現嗜睡、異常煩躁。

§ 曾經在氣溫極高的環境中停留,例如高溫的車內。

§ 出現頸硬、極度頭痛、喉嚨痛、耳痛、不明原因的疹子、不斷嘔吐或腹瀉。

§ 脫水症狀(例如口幹、囟門凹陷、無尿)且無法喝水。

§ 有免疫系統缺陷,例如服用激素的孩子。

§ 抽搐。

§ 3個月以下的孩子體溫超過38度。

§ 體溫持續超過40度的所有孩子。

或者

§ 體溫下降之後,仍然萎靡不振。

§ 病情加重。

§ 2歲以下孩子持續發燒超過24小時。

§ 2歲以上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72小時)。

80後爹媽,這幾年改變了觀念,認為發燒要物理降溫,不要急著吃藥。沒想到,再次反轉!做爹媽不容易,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同意的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