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佔據幾代武漢人記憶的百年老字型大小,你知道幾個?

文/媛芬

武漢,一座有著3500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在這座城市裡,你可以看見科技的迅速發展,也可以瞧見古老而斑駁的牆,還有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老字型大小……

咱大武漢的老字型大小你知道多少?一起來看看——

葉開泰

漢口葉開泰中藥店始創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有385年的歷史,應該是武漢老字型大小中的“老中之老”。曾與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廣州的陳李濟同為中國四大藥店之一。

汪玉霞

說起汪玉霞糕點,很多老武漢人一定立馬就想到那句流傳很久的歇後語,“汪玉霞的鹹酥餅——絕酥(劫數)”。這家創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老店,迄今已經有277年的歷史,兩百多年來,獨屬於它的味道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曾經一度落寞,終究王者歸來。

蘇恒泰

“蘇恒泰”是老漢口著名商業品牌之一,由湖南長沙東鄉人蘇文受先生于1864年在漢口鎮創立,其產品選材精良,堅固耐用,在當時的江漢平原一帶深受民眾喜愛,盛銷不衰,最遠曾銷及東南亞地區。

馬應龍

在明清時期的手工業中,沿襲著字型大小以先父之名命名的傳統。在“馬應龍”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遵循了這一傳統。在清朝末年,由馬萬興啟用其父馬應龍之名作為字型大小名,開設“北京馬應龍眼藥鋪”,其後,世代沿用"馬應龍"為字型大小,如今暢銷海外。

曹祥泰

曹祥泰從創始人曹南山在1863年(清同治二年)提藍叫賣開始已有143年的歷史,一個多世紀以來,先是曹家三代人走過了提藍子、挑擔子、擺攤子、開店子、辦廠子的艱辛創業路。而後時代變了,商店變成了公司,小店變成了大店,但進料必選上乘,工藝和服務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在不變中傳承,在變中發展,顧客心中的曹祥泰卻是那樣的永遠。

老萬城

武漢市百年老字型大小,主營酸梅湯。老萬成始創於1910年,是由四個股東共同投資9000多大洋開辦起來的。老武漢人都覺得“老萬成”與“酸梅湯”就是一個意思——老萬成就是做酸梅湯的,其實際製作酸梅湯有100餘年歷史。

周恒順

“周恒順”不是一個人名,是一個“商標”,全稱為“周恒順機器廠”。為周慶春、周仲宣父子創辦的家族式企業。周恒順機器廠的前身為周天順爐冶坊,1905年,周仲宣將“周恒順爐冶坊”改名為“周恒順機器廠”。此後經過不管的努力,成為武漢僅次於揚子機器廠的第二大機器工廠,並創造了中國工業製造的三個第一。

四季美

四季美創建於1927年,其當家產品湯包在武漢三鎮聞名遐邇。然而,四季美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八十年代以前,湯包品種仍是鮮肉一種,反復變換花樣也僅有三種。就在四季美處於舉步維艱的關鍵時刻,1983年“湯包大王”鐘生楚的關門弟子徐家瑩緊緊握住弘揚名吃名店聲譽的接力棒,把正宗湯包和老店四季美的金字招牌的美譽不斷傳承。

蔡林記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老大興園

據史料記載,老大興園始名“大興園”,是漢陽人劉木堂在1838年(清道光18年)創辦的,原址在漢正街下段人稱“好吃街”的升基巷內。漢正街升基巷長不足百米,酒樓餐館卻有八家左右,當時就稱為“好吃街”。而“大興園”依靠特色的魚類菜肴,聲名鵲起。

“周恒順”不是一個人名,是一個“商標”,全稱為“周恒順機器廠”。為周慶春、周仲宣父子創辦的家族式企業。周恒順機器廠的前身為周天順爐冶坊,1905年,周仲宣將“周恒順爐冶坊”改名為“周恒順機器廠”。此後經過不管的努力,成為武漢僅次於揚子機器廠的第二大機器工廠,並創造了中國工業製造的三個第一。

四季美

四季美創建於1927年,其當家產品湯包在武漢三鎮聞名遐邇。然而,四季美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八十年代以前,湯包品種仍是鮮肉一種,反復變換花樣也僅有三種。就在四季美處於舉步維艱的關鍵時刻,1983年“湯包大王”鐘生楚的關門弟子徐家瑩緊緊握住弘揚名吃名店聲譽的接力棒,把正宗湯包和老店四季美的金字招牌的美譽不斷傳承。

蔡林記

1930年,家在漢口滿春路口的武漢黃陂人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

老大興園

據史料記載,老大興園始名“大興園”,是漢陽人劉木堂在1838年(清道光18年)創辦的,原址在漢正街下段人稱“好吃街”的升基巷內。漢正街升基巷長不足百米,酒樓餐館卻有八家左右,當時就稱為“好吃街”。而“大興園”依靠特色的魚類菜肴,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