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除了諸葛亮還有誰擁有大智慧?司馬懿VS楊修!

司馬懿是王夫之評價的“司馬懿之智,非人所知也”,是個有大智慧的聰明人,司馬懿就像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楊修同樣是當時的聰明人,兩人在歷史上沒有爭鬥,這是司馬懿沒有過多參與曹氏爭儲的結果。

司馬懿出身士族,而且在三國時期是士族武裝的首領,楊修是出身豪族,四世三公的名門,兩人的社會影響力雖然都很高,但楊修更多是靠家世,他不僅是四世三公的楊氏的公子,還是同樣四世三公袁氏家族中嫡子袁術的外甥,

袁術的血統比袁紹都高,楊修身兼兩大豪族的血統自然出身高貴,司馬懿僅是士族,比一世三公的曹操還低,是憑藉才學和八達的名氣,不是靠出身。可是三國是亂世,是軍隊決定地位的年代,司馬氏在當時有士族武裝,這就決定了司馬氏在當時的地位是不斷上升,曹操僅是司空,但擁有兵權,因為司馬朗代表士族武裝提出州郡治兵的政策,也讓曹操這個司空能統帥軍隊,
所以司空兼兗州牧曹操就能罷黜太尉楊彪,能罷黜司徒這些比司空都官職高的豪族,在亂世軍隊決定了政治地位,漢朝的尚書令荀彧還兼任曹操幕府的司馬。

司空曹操能帥軍攻打大將軍袁紹,在曹操平定河北後兼任冀州牧,把兗州牧讓還朝廷,

繼任曹操兗州就是司馬朗,當時司馬朗的身份就是主簿,而沒讓同樣是主簿的楊修擔任,這代表曹操是和有軍隊的士族聯合。司馬懿當時是曹丕的文學掾,負責教育,按制度朝廷可以征辟曹操的幕僚,但司馬懿被朝廷徵用也僅當了黃門侍郎和議郎,重回丞相府就擔任東曹掾屬,和毛玠共同負責人事等重要工作,司馬懿非常謹慎,他當過曹丕的老師,所以曹操對司馬懿猜忌時,
曹丕竭力維護,反而讓曹操把司馬懿從曹丕那調到自己身邊,名義是說不讓司馬懿干預曹丕家事。司馬懿勤勤懇懇甚至親自養馬認真工作,逐漸成為曹操的得力助手,很快升到主簿和楊修平級了。楊修支持曹植爭奪儲位,司馬懿則很明顯疏遠了曹丕,一心一意效忠曹操,這是司馬懿聰明的地方,曹操是忌諱別人參與爭儲,干預其家事,但是他考察讓兩個兒子相爭區別高下的做法造成了兄弟不和,
也必然形成分別擁護曹丕、曹植的兩個集團。司馬懿這時期堅決只效忠曹操是智慧的,決定儲位的權力在曹操那,楊修就沒有意識到這點。兒子的小集團是沒法和曹操集團相比,司馬懿要參與小集團爭儲,那原本就猜忌他的曹操早把他殺了。司馬懿作為後起之秀中的傑出人才,也成為曹操進一步籠絡的對象,出了很多計謀,尤其是曹魏建國後把曹丕正式立為世子,曹操不再怕司馬懿干預其家事,讓司馬懿當了曹丕的太子中庶子。

直到這時司馬懿才給曹丕出謀劃策,“每與大謀”,都有奇策,此前給曹操出謀劃策和現在給曹丕有奇策都是合理合法,是曹操允許和指派的,這樣不會有任何派系怨恨司馬懿,這也是後來曹丕和曹植都很器重司馬懿的原因。楊修雖然聰明,但是過深地捲入爭儲,尤其是殺門吏出城,表面取勝,實際讓曹植留下專斷濫殺的名聲,不如讓人把門吏捆綁再自行開門強,群臣是不會選擇一位濫殺專橫的儲君,這是崔琰、毛玠等正直廉潔的重臣都寧可擁護曹丕的原因,後來即使曹操把崔毛殺的殺免的免,也沒法把曹植推上去,楊修過深參與爭儲反而造成曹操對他干預家事的反感猜忌,造成悲劇結果。司馬懿實際成了曹氏爭儲的最大獲益者,他在曹操幕府地位的上升為主簿加上原來是曹丕的老師,共同游處過,曹丕自然親近尊重他,成為太子中庶子後又有很多貢獻,成為最親信的太子四友之一。司馬懿在曹操幕府的出色工作也讓他逐漸受到曹操倚重,不久更進一步成為曹操幕府的司馬,這是荀彧原來的職務,他為曹操也謀劃了很多重要的政策,有很多貢獻,尤其是軍屯和爭取民心方面,最重要的是挽救曹魏襄陽戰役的危局。曹操去世前把司馬懿任命為督軍禦史中丞,既有重用司馬懿的目的,也想把士族武裝推上內戰的最前線,在曹操去世後,司馬懿負責主持曹操的喪事,內外肅然,可見其才能和地位。曹丕即位後,漢朝廷任命的曹丕丞相長史也由司馬懿擔任,司馬懿也成為曹丕幕府的核心領導。相比那些積極參與爭儲的,楊修等被曹操殺了,丁儀等被曹丕殺了,陳群和吳質成為司馬懿的好友,曹真和司馬懿成為親戚,即使曹植都稱讚司馬懿是國家解救危難的魁傑。

楊修的兒子楊囂則成為後來司馬氏集團的重要將領,擔任晉朝典軍將軍,受到司馬炎詔令表彰,和王基、盧欽共同作為廉臣表揚獎勵,楊修的孫子在晉朝也擔任冀州刺史。司馬懿在古代封建繼承體系中的立場,在現代評價才是真正智慧的選擇。

尤其是曹魏建國後把曹丕正式立為世子,曹操不再怕司馬懿干預其家事,讓司馬懿當了曹丕的太子中庶子。

直到這時司馬懿才給曹丕出謀劃策,“每與大謀”,都有奇策,此前給曹操出謀劃策和現在給曹丕有奇策都是合理合法,是曹操允許和指派的,這樣不會有任何派系怨恨司馬懿,這也是後來曹丕和曹植都很器重司馬懿的原因。楊修雖然聰明,但是過深地捲入爭儲,尤其是殺門吏出城,表面取勝,實際讓曹植留下專斷濫殺的名聲,不如讓人把門吏捆綁再自行開門強,群臣是不會選擇一位濫殺專橫的儲君,這是崔琰、毛玠等正直廉潔的重臣都寧可擁護曹丕的原因,後來即使曹操把崔毛殺的殺免的免,也沒法把曹植推上去,楊修過深參與爭儲反而造成曹操對他干預家事的反感猜忌,造成悲劇結果。司馬懿實際成了曹氏爭儲的最大獲益者,他在曹操幕府地位的上升為主簿加上原來是曹丕的老師,共同游處過,曹丕自然親近尊重他,成為太子中庶子後又有很多貢獻,成為最親信的太子四友之一。司馬懿在曹操幕府的出色工作也讓他逐漸受到曹操倚重,不久更進一步成為曹操幕府的司馬,這是荀彧原來的職務,他為曹操也謀劃了很多重要的政策,有很多貢獻,尤其是軍屯和爭取民心方面,最重要的是挽救曹魏襄陽戰役的危局。曹操去世前把司馬懿任命為督軍禦史中丞,既有重用司馬懿的目的,也想把士族武裝推上內戰的最前線,在曹操去世後,司馬懿負責主持曹操的喪事,內外肅然,可見其才能和地位。曹丕即位後,漢朝廷任命的曹丕丞相長史也由司馬懿擔任,司馬懿也成為曹丕幕府的核心領導。相比那些積極參與爭儲的,楊修等被曹操殺了,丁儀等被曹丕殺了,陳群和吳質成為司馬懿的好友,曹真和司馬懿成為親戚,即使曹植都稱讚司馬懿是國家解救危難的魁傑。

楊修的兒子楊囂則成為後來司馬氏集團的重要將領,擔任晉朝典軍將軍,受到司馬炎詔令表彰,和王基、盧欽共同作為廉臣表揚獎勵,楊修的孫子在晉朝也擔任冀州刺史。司馬懿在古代封建繼承體系中的立場,在現代評價才是真正智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