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皮膚科大夫給你開藥,不要一聽激素就怕了

激素藥膏是皮膚科的常用藥物。表面上看,它無比高效,

其他藥膏塗了十天半月都搞不定的,塗上激素都像開了掛一樣,一天比一天好,似乎要搞定什麼都很簡單。但實際上許多人也有所耳聞,外用激素會有一些惱人的不良反應,拿到藥膏就要問:「大夫,你給我開的這藥有激素嗎?我不要用激素,聽別人說對身體傷害很大!」

激素藥膏的不良反應有些啥?

很多人對激素對於身體傷害的認識,就是變胖、多毛,婦女可能月經不調,小孩可能影響發育,老年人甚至骨質疏鬆,或者得上糖尿病!其實這些多是長期大劑量口服或者注射才會出現的不良反應。

而外用藥膏多數在皮膚局部起效,真正吸收入血的量很微小,少有能超過5%的,這麼一點點藥量攤到全身四五升血液裡,濃度微乎其微,

很少能夠影響身體自有的內分泌軸而導致高血糖、高血壓、低血鈣、水腫之類的不良反應,對兒童來說,也基本不可能使生長發育受限。

即使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只要是有用藥的必要的話,在醫生指導下也依然可以謹慎地使用。

外用激素真正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有:

皮膚萎縮變薄

感染、爆痘

激素依賴性皮炎

一些來路不明的三無化妝品,就是因為違規添加了糖皮質激素,

使用初期由於強大的抗炎功能,常使皮膚首先呈現一種光滑潔白如剝殼熟雞蛋般的狀態,時間長了,就開始出現紅血絲、爆痘痘,皮膚還特別敏感,越用越糟心,可是停了又更糟糕,只得求醫慢慢調整。但是即使是用了大半年這種化妝品,也最多是爛臉,不至於出現月經不調。

不良反應的出現與什麼有關?

大多數時候,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的不良反應是與用了多久相關的。

由於其高效的特點,一些不明就裡的人使用後常常覺得“呀!真有效”,老濕疹復發再也不去看醫生了,就自己買藥膏回來塗,一塗就是幾個月,漸漸地就發現這藥是停不下來了呀,一停就復發!最後逼不得已才又來看醫生。

其實,在我們國家,糖皮質激素按作用強弱可以被分為4個等級,對於不同強度的糖皮質激素軟膏,使用時長是有不同的限制的:

表格整理自中華醫學會2015版規範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家共識

在一些嬰兒濕疹膏、足癬用複方藥膏裡,常常默默地添加了強效激素丙酸氯倍他索,成分表中雖然也有標識,但一般人並不會去看,因此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用了很長時間,從而出現激素的不良反應。

別怕,有醫生在!

只要合理、規範地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安全、高效的,能為眾多深受疾病困擾的人們帶來福音。

比如許多家長的可怕噩夢:嬰兒濕疹,因其總是反反復複,不用藥不好,一聽有激素又怕會依賴,家長常常糾結得不行,甚至把醫生開的藥偷偷扔掉不敢用,造成寶寶病情遷延不愈,大人孩子都徒增痛苦。

其實過度顧忌糖皮質激素正是皮炎濕疹類皮膚病治療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像目前國內最容易獲取的弱效激素軟膏地奈德,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實在很小,且效果非常明顯。

而醫生在處方的時候,絕大多數也都會考慮到嬰兒的皮膚嬌嫩,連續使用超過2周時,都會讓改用其他效果雖差點但並非激素的藥膏來間隔2周,如此打斷連續用藥,來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並不需要過多擔憂,平時做好保濕,情況嚴重時,該用藥就用藥,遵醫囑就好。

因此,對於外用激素,我們更應警惕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濫用,而不是聞激素色變,連醫生開的藥都不敢用。對大多數炎症性皮膚病而言,糖皮質激素藥膏仍然是一線用藥,不應該一味拒絕。

參考文獻

李鄰峰、顧恒、溫海. 規範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家共識[J]. 中華皮膚科雜誌, 2015, 48(2): 73-75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別怕,有醫生在!

只要合理、規範地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安全、高效的,能為眾多深受疾病困擾的人們帶來福音。

比如許多家長的可怕噩夢:嬰兒濕疹,因其總是反反復複,不用藥不好,一聽有激素又怕會依賴,家長常常糾結得不行,甚至把醫生開的藥偷偷扔掉不敢用,造成寶寶病情遷延不愈,大人孩子都徒增痛苦。

其實過度顧忌糖皮質激素正是皮炎濕疹類皮膚病治療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像目前國內最容易獲取的弱效激素軟膏地奈德,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出現不良反應的概率實在很小,且效果非常明顯。

而醫生在處方的時候,絕大多數也都會考慮到嬰兒的皮膚嬌嫩,連續使用超過2周時,都會讓改用其他效果雖差點但並非激素的藥膏來間隔2周,如此打斷連續用藥,來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並不需要過多擔憂,平時做好保濕,情況嚴重時,該用藥就用藥,遵醫囑就好。

因此,對於外用激素,我們更應警惕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長期濫用,而不是聞激素色變,連醫生開的藥都不敢用。對大多數炎症性皮膚病而言,糖皮質激素藥膏仍然是一線用藥,不應該一味拒絕。

參考文獻

李鄰峰、顧恒、溫海. 規範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專家共識[J]. 中華皮膚科雜誌, 2015, 48(2): 73-75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