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吃飯總是跑來跑去,不認真吃飯,可能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

吃飯是一件很認真的事情

剛剛在問答上看到這樣一條提問:寶寶都兩歲了,

吃飯還跑來跑去,怎麼辦?

這好像是很多家長苦惱困惑的問題,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般有兩個:

吃飯沒有形成儀式感。

在最初孩子吃飯時跑來跑去,家人追著餵飯,讓孩子覺得吃飯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隨時隨地,我可以邊玩邊吃,也可以等我玩夠了再吃,孩子對吃飯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沒有儀式感,也就不會有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尊重。

過了時間飯菜可就不美味嘍

孩子覺得吃飯時跑來跑去是一種好玩的遊戲。

孩子覺得這樣很好玩,這時大人又恰到好處的配合了孩子,緊張勸說,引起關注,更加讓孩子堅定了自己的這個錯誤認知。所以孩子就更加樂忠於這個遊戲,大人一邊無奈的追逐一邊不耐煩的抱怨,

孩子卻樂此不疲。

鑒於這兩點建議家長:

要讓孩子對吃飯有一定的儀式感,正確認知。我們到時間大家就應該在飯桌上認真吃飯,孩子要是跑來跑去,不用阻止,只需問清楚:確定現在不吃嗎?而且要提前告知,如果現在不吃就要等到下一次吃飯的時間了。第一次孩子會不重視,真過了吃飯時間不讓他吃他會哭鬧,但是這時要溫和而堅定。

可以陪著他,但是規則不能破壞。經歷幾次以後孩子就會認識到吃飯是一件很認真的事情,自然就會遵守。

吃飯需要有一種儀式感

當孩子覺得這是一場遊戲而跑來跑去時,請不要配合他,只需要提醒他過了飯點就沒有飯吃了,需要等到下一次吃飯的時間才可以。

然後我們就安靜而專心的吃飯,這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就落空了,孩子自然就覺得無趣而不願意再進行這個遊戲了。

吃飯是需要大家在一起開心快樂的進行

不管怎樣,孩子在吃飯時跑來跑去對孩子都沒有益處,這時候不應該繼續餵食,

很容易消化不良,甚至還有嗆噎的安全隱患。所以希望家長能通過以上兩點幫孩子改掉這個不良習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