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點原因告訴你,為什麼火車的硬座就不能設計的舒服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即便是飛機高鐵以及私家車的普及,但作為國內鐵路運輸主力的硬座似乎依舊沒有淡出人們的視線。無論是平時還是春運,

硬座都承載著絕大多數人們的期待與夢想。

然而,可能坐過硬座的人們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硬座就不能設計的舒服點呢?

其實,對於一兩個小時來說還好,但對於長途坐硬座來說絕對是種煎熬,那麼,筆者今天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為何硬座那麼難受,為什麼就不能設計的舒服一點呢?

1.空間最大化

硬座車型的市場定位是滿足最基本的運輸需要,解決鐵路運力的有無問題,所以效率和運量優先考慮,旅客舒適性是次要因素了,保證有限的車廂空間裡,空間利用最大化,老式的綠皮車(無空調的)是108座,新型空調車Y25型是118座,雙層硬座空調車是148座。

2.安全問題

桌板這麼設計是為了列車乘員疏散和平時出入的需要,如果桌子太長,坐在裡面靠窗和三人座中間位置的乘員在遇到緊急狀況時根本出不來或不方便出來,平時出入也老得讓外面的人站起來讓路,因此桌板設計得只比一個座長一點,且靠窗那頭大、靠外面那頭小的梯形。而且趴在小桌板上睡覺對乘客的財產保護不利。

3.經濟承受力

實際上鐵路普速客車也有較舒適的軟座,無論是空間以及座位的舒適程度都較硬座好多了,但是單節車的座位數量也少不少,當然票價也較硬座高不少,因為單輛車總票價要與硬車相同。由於票價與硬臥差的不多,

一般旅客不太選擇購買,所以普速客車中很少掛這樣的車(軟座),必竟多少還要考慮經濟性。

其實說句實在話,現在的硬座已經比以前的舒服多了,綠皮車的硬座才是真的硬,硌屁股!現在新車的硬座已經較之以前很軟了,但唯一不足就是空間小,

這些年物價飛漲,唯一沒漲的就是普速火車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