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邵燕祥,用詩歌讚美時代,用雜文刺透世俗

作者:舒心

從1947年至今,邵燕祥已經歷了整整70年創作旅程。1984年,在去呼瑪途中的大興安嶺十八站時,他以《開花》表達自己“拼一生的情思/開放這一次”的激情,寫下“即使只開放一次/即使只開放一天/能夠開花/也是幸福的/因為/是在這可愛的大地上/開花啊!”

步入老境,邵燕祥依然願意以“花期”來回顧和總結自己的創作節點。“80多歲的老人,把寫作比作‘花期’,好像不著調,”他溫和而自嘲地進一步解釋,“我說詩是‘花’。百花齊放是好的,文學作為‘花’也是好的。

我更進一步認為,詩是詩人的生命之花,是用自己的心血、用精神、用生命澆灌的。”

1949年至1957年,是邵燕祥幾乎專意寫詩的第一個“花期”。先以歌頌革命戰爭勝利的《歌唱北京城》。這首詩有很多問答,我建議集體朗誦,由齊越領誦。齊越收到後很快送給總編輯梅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梅益說好,但是集體朗誦太麻煩,今天晚上就播,上聯播。梅益還覺得光朗誦一下不夠,

又轉給《人民日報》,2月6日就見報了。”

1956年第1期的《人民文學》發表了公木的《邵燕祥的詩》。公木分析了邵燕祥詩歌特色形成的原因:“不只寫戰爭、寫工業,而且寫任何題材,都充沛著時代精神;這是由於在年輕詩人的心靈裡充沛著時代精神的緣故”,“詩人不僅僅憑藉‘一種情緒,一種感觸’,他的熱情是有著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的。”

1956年第1期的《文藝報》發表沙鷗的《年輕人火熱的聲音》,

進一步探索了邵燕祥的詩歌創作——

“他因為在撫順採訪新聞,這種工作職務使他不能不深入去瞭解工作,他就是在撫順寫出了《我們架設了這條超高壓送電線》這一篇好詩的。同年五月,他到了鞍鋼,寫出了那首淳樸的、毫無矯飾的《十二個姑娘》。十二個姑娘並非詩人虛構。詩人採訪了這十二個女潤滑工之後,還將原稿朗誦給那十二個姑娘聽過,徵求過她們的意見。同年的六、七月,

詩人又到了第一汽車廠,寫出了《中國的道路呼喚著汽車》等四首詩。他在鞍山、撫順,以及第一汽車廠的感受,又成為他的長詩《我們愛我們的土地》的重要材料。這又說明了這個古老的道理:邵燕祥寫出了這些好詩,首先是他深入了生活的結果。”

“還是迎著朝陽出發,/把長長的身影留在背後。/愉快地回頭一揮手!”(《假如生活重新開頭》)1978年,邵燕祥回到詩壇。他沒有戚戚於個人的傷痛,

只是一心想寫出好詩,寫出跟這個時代相稱的好詩。20世紀80年代,邵燕祥出版的詩集中,兩本帶有“花”字,一本叫《遲開的花》,另一本叫《如花怒放》。

在邵燕祥的詩作中,很少有像《五十弦》這樣以女性為傾訴物件,集中處理個人情感的作品。《五十弦》從個人情感上切入,但並不是寫卿卿我我。的確,任何個人感情也好,命運也好,都不能脫離他所處的環境。

從1947年開始寫詩,如今邵燕祥已經寫了70個年頭。回首往事,在評價自己詩歌價值的時候,邵燕祥坦誠地說——

“這是一個時代的物證。所以我的詩歌,有一些沒有選入自選詩稿的,恐怕多少還有一點認識各個時期文學和詩歌走向,認識我這樣一個特定身份的作者在這個大時代下,在文學和詩歌道路上摸索的痕跡。不但有足跡,還有手印。”

邵燕祥說,《找靈魂》等實錄文集中保留了各個時期寫的東西,可以作為“人文化石”,主要供人文社會學者研究知識份子命運,作為文學史、詩歌史的附錄,作為資料性的備考。

“我仍然說,我是詩歌愛好者和習作者,並且是全天候的。現在不像當詩歌編輯時關心宏觀詩歌走向,對成千上萬的年輕詩人,我是寄予厚望,希望他們當中逐漸形成高原,再形成高峰。”邵燕祥說,他對中國的新詩,抱著樂觀態度。這需要做切實的工作,詩人要學習,評論家也要解放思想,要敢於表彰也要敢於批評。詩人也要獨立思考,不要隨大流,不要趕風。

邵燕祥注意到,現在很多人唱衰新詩,也有人說成是網路傳播或市場經濟的罪過。基本上,我們詩人在追求詩性、追求純詩的前提下,逐漸淡化了政治,遠離了現實,更多地進入所謂內心生活。內心生活是不應該排斥的,對於外宇宙的激情反映本來就是應該通過內宇宙,不應是截然分開的。但是過去不談內宇宙,現在只提內宇宙的,兩眼不看外宇宙了,好像都已經仙風道骨。他認為,這使得我們有些作者、有些年輕的詩人多少浪費了自己的詩情,也浪費了自己的才華。

早在1946年,14歲的邵燕祥就已經開始發表雜文。但他沒有走向持續的雜文創作,而是選擇了詩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邵燕祥比較集中地開始寫雜文,並慢慢超過了寫詩的量。

邵燕祥說,不管是寫詩還是寫雜文,都是自己向公眾的發言。在這樣一種理念之下,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詩多半取材於公共空間,包括抒情,或者政治抒情,都是人人理解的公共生活當中的所謂犖犖大者。1983年之後,《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上常可以看到邵燕祥文風老辣犀利、切中時弊而又痛快淋漓的雜文。他曾提出,把詩融入雜文,把雜文融入詩。

二○○七年,邵燕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瞻仰詩人曼德爾斯塔姆的紀念像。

但是現在,邵燕祥說,這兩句話要修正一下了:把詩融入雜文,把雜文融入詩,後者在一定意義上,如寫諷刺或諧謔詩是有用的,而在一定情況下,把詩歌加上雜文筆調是不適當的。邵燕祥說:“我不迷信別人了,也不迷信自己。”

“如果說魯迅教給我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成之局’,那麼巴金就是教給我要奮不顧身地去追求一個未來之世。”在邵燕祥看來,巴金式的熱情和魯迅式的理性,都是不能缺少的。無論寫詩寫文,貴在真誠,所謂“修辭立其誠”,憑真情,說真話,如巴金說的,“把心交給讀者”,讀者才易於接受。雜文可以嬉笑怒駡,激昂慷慨,也可以平鋪直敘,緩緩道來,但它的內核是說理。

1996年,《邵燕祥隨筆》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在他心中,好雜文首要的標準,一是針砭時弊儘量中肯到位,二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應較一般文學作品更及時。“至於雜文的文采還在其次。現在雜文對現實的反應,當然不及傳媒組成部分的‘時評’更快捷。許多時評作者也在適當吸收‘雜文筆法’,這樣會吸引更多的普通讀者。而紙媒上的雜文不可能在‘迅速、及時’一點上跟時評相比,那就必須在每一篇雜文項下,力圖挖掘更深,手術更細,且更注意提高文化品格,使有耐心的讀者從中得到審美的愉悅,同時領受比同一主題的時評更多的思想收穫——當然,這都是高標準了,我是做不到了,但希望更多雜文家能做到。”

在邵燕祥看來,人老了,回憶過去,是人之常情。“回憶當中,難免有苦有甘,有得意有失意,以什麼態度對待這些往事,是正面窮究,還是背過臉去,應該各隨自便。”

邵燕祥說,有些老年朋友說“何必自苦”,願意設法忘卻,以求晚年輕鬆,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對各人的精神世界,切不可強求一致,更不該以“自我反思”作為道德高標責之於他人。有出版社希望出版邵燕祥的憶舊之作,他想到豐子愷喜歡的兩句詩:“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於是就用“昏昏燈火話平生”做了書名。

20世紀80年代,邵燕祥(左)與艾青(中)、李瑛在一起。

如同一些已入老境的作家們一樣,邵燕祥近來多寫回憶文章,比較集中的主題是寫恩師:仇煥香、沈從文、吳小如、周定一、嚴辰、楊振聲……他說,沒有他們,自己不可能一帆風順地走上文學之路,並堅持至今。還有在廣播局的幾位老領導,如梅益,柳蔭,左熒,陳庚,他們不僅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且都是在自己落難時加以援手和保護的。“許多師友和眾多同事,乃至我下鄉所遇的農民‘社員’,艱苦備嘗而良知不泯,他們是我做人的榜樣。關於他們的回憶,意不僅在報私恩,還感情債;更是為了傳承中國文脈,讓後人知所取則。”

夕陽還很年輕

每次採訪老先生,我都覺得受益匪淺。不僅僅是知識、學養上的提升,而是通過交流,自己的心靈也變得純淨美好。訪邵燕祥,更是如此,安詳,親近,溫暖,智慧……

北京大學已故教授吳小如在《邵燕祥及其舊詩》中回憶說:“第一次收到燕祥投來的稿件,是寫在小學生作業本那種格子紙上的,字跡飛動流走,所以我第一次覆信就勸他寫文章字跡要工整些。準備留用的作品,不是由我一筆一畫地代他描改,就是寄還他請他重抄。當時絕未想到他幾乎還是個孩子。”在吳小如的印象中,20世紀50年代邵燕祥以《歌唱北京城》長詩一躍成為詩壇新秀。名氣大了,年齡長了,人卻更加謙和謹重了。而吳小如的父親吳玉如先生,曾為邵燕祥的兩首詩寫成條幅,並且說:“詩脫胎於魯迅,而有出藍之勝。”

對此,吳小如說:“雖不無溢美,畢竟是搔著癢處的。”

實則,吳玉如慧眼識珠。邵燕祥自中學時代便讀魯迅,為詩為文,皆以魯迅為師,“將蒙蔽豁開,便見了光明”。

從14歲開始發表雜文、詩歌,邵燕祥的創作已歷經70年。我喜歡他筆下的人物,給黃永玉賀壽,“一個頑童 一個小兵/一個流浪漢 一個奏刀手/戴上鴨舌帽 銜著煙斗/你問 這不是從小到老的黃永玉嗎?”寫鬱風故去,是“一陣風,雲遊去了”;也喜歡他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在《藍天如染——一個成年人的童話思維》中,他寫道:“把我的雙手也染藍吧/告訴蕭紅:我跟染坊的姐姐一樣/讓同學們不要歧視她吧/把我的心也染藍/寫白字的同學會誤為:蘭心/為什麼一定是丹心照汗青/藍色的心有什麼不好?/也許在夢中/早已喝了藍墨水 據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屈原的汨羅江……”

如果常識不夠豐富,怎麼知道藍靛廠為北京西郊地名;紅鼻子老拱是魯迅小說中人物;蕭紅的《手》寫一女孩出身染坊,因雙手染藍,受到同學嘲諷;而餘光中詩有雲,藍墨水是從汨羅江流來。

邵燕祥的雜文,既有嬉笑怒駡,激昂慷慨,又有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文章充滿真理與邏輯的力量,也充滿反省自躬的智慧。他說:“我不迷信別人了,也不迷信自己。”因此,一路走來,他還在不斷修正自己。

“不能說門面話,更不能說假話。來不及修正了。”言語間似有淒淒。然而,又見邵燕祥的“老人說”,不禁會心——

“只有親人能體諒/我的顢頇,我的/可笑的老態/並且善意地挖苦/我的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我把說過的話說了又說/又把聽來的傳言/說給傳言者聽

而于親人之外 我謝絕/所有掩蓋著的憐憫:何必/代我掩蓋身心的衰老/讓我以為夕陽還很年輕

回首往事,在評價自己詩歌價值的時候,邵燕祥坦誠地說——

“這是一個時代的物證。所以我的詩歌,有一些沒有選入自選詩稿的,恐怕多少還有一點認識各個時期文學和詩歌走向,認識我這樣一個特定身份的作者在這個大時代下,在文學和詩歌道路上摸索的痕跡。不但有足跡,還有手印。”

邵燕祥說,《找靈魂》等實錄文集中保留了各個時期寫的東西,可以作為“人文化石”,主要供人文社會學者研究知識份子命運,作為文學史、詩歌史的附錄,作為資料性的備考。

“我仍然說,我是詩歌愛好者和習作者,並且是全天候的。現在不像當詩歌編輯時關心宏觀詩歌走向,對成千上萬的年輕詩人,我是寄予厚望,希望他們當中逐漸形成高原,再形成高峰。”邵燕祥說,他對中國的新詩,抱著樂觀態度。這需要做切實的工作,詩人要學習,評論家也要解放思想,要敢於表彰也要敢於批評。詩人也要獨立思考,不要隨大流,不要趕風。

邵燕祥注意到,現在很多人唱衰新詩,也有人說成是網路傳播或市場經濟的罪過。基本上,我們詩人在追求詩性、追求純詩的前提下,逐漸淡化了政治,遠離了現實,更多地進入所謂內心生活。內心生活是不應該排斥的,對於外宇宙的激情反映本來就是應該通過內宇宙,不應是截然分開的。但是過去不談內宇宙,現在只提內宇宙的,兩眼不看外宇宙了,好像都已經仙風道骨。他認為,這使得我們有些作者、有些年輕的詩人多少浪費了自己的詩情,也浪費了自己的才華。

早在1946年,14歲的邵燕祥就已經開始發表雜文。但他沒有走向持續的雜文創作,而是選擇了詩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邵燕祥比較集中地開始寫雜文,並慢慢超過了寫詩的量。

邵燕祥說,不管是寫詩還是寫雜文,都是自己向公眾的發言。在這樣一種理念之下,很長一段時間內他的詩多半取材於公共空間,包括抒情,或者政治抒情,都是人人理解的公共生活當中的所謂犖犖大者。1983年之後,《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上常可以看到邵燕祥文風老辣犀利、切中時弊而又痛快淋漓的雜文。他曾提出,把詩融入雜文,把雜文融入詩。

二○○七年,邵燕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瞻仰詩人曼德爾斯塔姆的紀念像。

但是現在,邵燕祥說,這兩句話要修正一下了:把詩融入雜文,把雜文融入詩,後者在一定意義上,如寫諷刺或諧謔詩是有用的,而在一定情況下,把詩歌加上雜文筆調是不適當的。邵燕祥說:“我不迷信別人了,也不迷信自己。”

“如果說魯迅教給我用懷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已成之局’,那麼巴金就是教給我要奮不顧身地去追求一個未來之世。”在邵燕祥看來,巴金式的熱情和魯迅式的理性,都是不能缺少的。無論寫詩寫文,貴在真誠,所謂“修辭立其誠”,憑真情,說真話,如巴金說的,“把心交給讀者”,讀者才易於接受。雜文可以嬉笑怒駡,激昂慷慨,也可以平鋪直敘,緩緩道來,但它的內核是說理。

1996年,《邵燕祥隨筆》曾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在他心中,好雜文首要的標準,一是針砭時弊儘量中肯到位,二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應較一般文學作品更及時。“至於雜文的文采還在其次。現在雜文對現實的反應,當然不及傳媒組成部分的‘時評’更快捷。許多時評作者也在適當吸收‘雜文筆法’,這樣會吸引更多的普通讀者。而紙媒上的雜文不可能在‘迅速、及時’一點上跟時評相比,那就必須在每一篇雜文項下,力圖挖掘更深,手術更細,且更注意提高文化品格,使有耐心的讀者從中得到審美的愉悅,同時領受比同一主題的時評更多的思想收穫——當然,這都是高標準了,我是做不到了,但希望更多雜文家能做到。”

在邵燕祥看來,人老了,回憶過去,是人之常情。“回憶當中,難免有苦有甘,有得意有失意,以什麼態度對待這些往事,是正面窮究,還是背過臉去,應該各隨自便。”

邵燕祥說,有些老年朋友說“何必自苦”,願意設法忘卻,以求晚年輕鬆,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對各人的精神世界,切不可強求一致,更不該以“自我反思”作為道德高標責之於他人。有出版社希望出版邵燕祥的憶舊之作,他想到豐子愷喜歡的兩句詩:“草草杯盤共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於是就用“昏昏燈火話平生”做了書名。

20世紀80年代,邵燕祥(左)與艾青(中)、李瑛在一起。

如同一些已入老境的作家們一樣,邵燕祥近來多寫回憶文章,比較集中的主題是寫恩師:仇煥香、沈從文、吳小如、周定一、嚴辰、楊振聲……他說,沒有他們,自己不可能一帆風順地走上文學之路,並堅持至今。還有在廣播局的幾位老領導,如梅益,柳蔭,左熒,陳庚,他們不僅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且都是在自己落難時加以援手和保護的。“許多師友和眾多同事,乃至我下鄉所遇的農民‘社員’,艱苦備嘗而良知不泯,他們是我做人的榜樣。關於他們的回憶,意不僅在報私恩,還感情債;更是為了傳承中國文脈,讓後人知所取則。”

夕陽還很年輕

每次採訪老先生,我都覺得受益匪淺。不僅僅是知識、學養上的提升,而是通過交流,自己的心靈也變得純淨美好。訪邵燕祥,更是如此,安詳,親近,溫暖,智慧……

北京大學已故教授吳小如在《邵燕祥及其舊詩》中回憶說:“第一次收到燕祥投來的稿件,是寫在小學生作業本那種格子紙上的,字跡飛動流走,所以我第一次覆信就勸他寫文章字跡要工整些。準備留用的作品,不是由我一筆一畫地代他描改,就是寄還他請他重抄。當時絕未想到他幾乎還是個孩子。”在吳小如的印象中,20世紀50年代邵燕祥以《歌唱北京城》長詩一躍成為詩壇新秀。名氣大了,年齡長了,人卻更加謙和謹重了。而吳小如的父親吳玉如先生,曾為邵燕祥的兩首詩寫成條幅,並且說:“詩脫胎於魯迅,而有出藍之勝。”

對此,吳小如說:“雖不無溢美,畢竟是搔著癢處的。”

實則,吳玉如慧眼識珠。邵燕祥自中學時代便讀魯迅,為詩為文,皆以魯迅為師,“將蒙蔽豁開,便見了光明”。

從14歲開始發表雜文、詩歌,邵燕祥的創作已歷經70年。我喜歡他筆下的人物,給黃永玉賀壽,“一個頑童 一個小兵/一個流浪漢 一個奏刀手/戴上鴨舌帽 銜著煙斗/你問 這不是從小到老的黃永玉嗎?”寫鬱風故去,是“一陣風,雲遊去了”;也喜歡他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在《藍天如染——一個成年人的童話思維》中,他寫道:“把我的雙手也染藍吧/告訴蕭紅:我跟染坊的姐姐一樣/讓同學們不要歧視她吧/把我的心也染藍/寫白字的同學會誤為:蘭心/為什麼一定是丹心照汗青/藍色的心有什麼不好?/也許在夢中/早已喝了藍墨水 據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屈原的汨羅江……”

如果常識不夠豐富,怎麼知道藍靛廠為北京西郊地名;紅鼻子老拱是魯迅小說中人物;蕭紅的《手》寫一女孩出身染坊,因雙手染藍,受到同學嘲諷;而餘光中詩有雲,藍墨水是從汨羅江流來。

邵燕祥的雜文,既有嬉笑怒駡,激昂慷慨,又有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文章充滿真理與邏輯的力量,也充滿反省自躬的智慧。他說:“我不迷信別人了,也不迷信自己。”因此,一路走來,他還在不斷修正自己。

“不能說門面話,更不能說假話。來不及修正了。”言語間似有淒淒。然而,又見邵燕祥的“老人說”,不禁會心——

“只有親人能體諒/我的顢頇,我的/可笑的老態/並且善意地挖苦/我的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我把說過的話說了又說/又把聽來的傳言/說給傳言者聽

而于親人之外 我謝絕/所有掩蓋著的憐憫:何必/代我掩蓋身心的衰老/讓我以為夕陽還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