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楊修真的死於自作聰明嗎?

這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最近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又再次讓人們議論起了這個話題。本文就此來分析一下楊修的三種死因。

《大軍師司馬懿》劇照

其一,楊修的自作聰明激怒了曹操?

初中課本中的《楊修之死》來源於《三國演義》。此橋段對史籍《三國志》中楊修與曹操矛盾出現到激化的幾件史事進行了包裝但也基本上符合原作。從這不難看出楊修死於自作聰明,狂妄自大。作為一個主簿,相當於現在的領導秘書,不僅不給曹操面子,

還老拆領導的台,更可怕的是對於曹操的心思一猜一個准,料誰也不能容忍這樣的下屬,所以,曹操藉口擾亂軍心就砍了楊修的頭。

《三國演義》楊修影視形象

其二,楊修死于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

赤壁之戰後,三分天下局勢已定,曹操此時已年近花甲,

之前長子曹昂戰死,自己喜歡的小兒子曹沖又早夭,所以在確立曹丕還是曹植為接班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在這種情況下,曹植和曹丕身邊就聚集了一批謀士,擁護曹丕的有桓階、邢頤、吳質、賈詡等人,擁護曹植的有丁廙、丁儀、楊修、孔桂、楊俊等人。按常理,這麼多謀士,曹操為何偏偏殺楊修呢?這有點匪夷所思。

三曹

其三,楊修死於曹操的政治需求?

《三國志》中記載,楊氏一族世代承恩于東漢朝廷,一直主張奉漢為正朔,對於曹操把持朝政頗有意見,而且楊氏與之前曹操的死對頭袁紹還有點沾親帶故,所以,曹操殺楊修出於政治需求。這種說法也不儘然,畢竟曹營當中和敵對勢力沾親帶故的人一抓一大把,況且當時曹操已經大權在握,

皇帝的廢立都是一句話的事,曹操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曹操

綜上,小編認為,楊修的死很大成分是因其自作聰明,藐視權威,類比之前的許攸和孔融,也都是不把曹操的權威放在眼裡而被誅,所以愛與領導對著幹的人始終都沒有好下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