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手寶媽知多少:產後得了月子病怎麼辦?

一、月子病有哪些

1、因過度悲傷憂慮、迎風哭泣、情緒憂鬱,容易引起肝氣鬱結,導致氣血不暢,氣血受滯容易失去營養,不慎風邪可以侵入。症狀:怕冷,怕風,雙目失明、視物不清(散光)眼睛及眼眶疼痛、偏頭痛、精神恍惚、憂鬱症。

活動關節疼痛之外還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因素。

2、婦女在月子裡筋骨腠理之門大開,氣血虛弱,內外空虛,不慎風寒濕邪侵入。臨床症狀是:肢體麻木、屈伸不利、頭痛、昏眩、腫脹、木納、食少乏味、小便澀少、渾身怕冷,怕風,出虛汗,活動關節疼痛,遇冷,遇風疼痛症狀加重,好著衣,嚴重的病人夏熱天穿棉衣,中醫理論為寒邪入骨。

3、因產後失血過多導致的貧血,宮內淤血,造成體虛,頭暈,腹痛,腰痛等月子病。

4、婦女在月子裡禁行房事,過多房事傷陰、傷精,陰精兩虧導致筋骨空虛,風邪可乘虛侵入,它的主要臨床症狀:除了怕冷怕風,關節疼痛外,主要是渾身沉重,無力,腰酸困疼痛,不耐疲勞,部分病人伴有風濕很類風濕症狀。

二、月子病的症狀有哪些

月子病的症狀一般都有以下表現:怕風,怕冷,出虛汗,關節疼痛。遇天氣變化時疼痛感會增加;由於情緒憂鬱而引起的月子病還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脹痛等症狀;月子裡房事而引起的月子病還會有四肢乏力,

腰酸,嗜睡等症狀;由於怒氣而引起的月子病還同時伴有大小關節疼痛,頭痛等症狀。

三、月子病怎麼治療

1、早查早治:在月子”裡,無論得了什麼病,都應該及早發現,及時就醫。如有的產婦產後發熱持續不退,就必須查明原因,警惕體內可能存在的感染病灶,

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乳腺炎、會陰側切傷口或剖腹產傷口炎症等等,一旦確診,就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假如自己不以為然,誤認為一般傷風感冒而不及時就醫,使炎症蔓延擴散或變成慢性病灶,病程就容易遷移,甚至久治不愈。

2、對症治療:如果已經得了諸如腰背疼痛之類的所謂月子病”,就更應該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採用藥物、理療、體能鍛煉等綜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

3、日常飲食:產褥期間的飲食調養和妊娠器件的飲食調養同樣重要。因為,產婦需要額外營養以補充分娩和哺乳的消耗。不過,產後頭一兩天內,產婦應當吃些清淡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後的飲食以富於營養、能提供足夠熱量為原則,不可過飽過饑,不要吃生、涼、辣之物,更不可因擔心肥胖而節食,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4、休息調養與運動:剛分娩後,產婦十分疲乏,所以,頭兩天內應當好好臥床休息。雖然臥床休息。但仍須多翻身、多活動。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不覺頭昏才可下床。如果素來身體強健,疲勞已經消除,產後24小時就可起床。至於起床以後的活動量應當慢慢增加。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第二天可以在房裡走走,以後再逐漸增加活動範圍與時間。

5、注意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開闊、少思少想,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涼水刺激;避免過度勞累,月子裡可多做俯臥、胸膝臥位,幫助子宮保持前傾位;多做加強盆底肌肉彈性的縮肛運動;請保健醫生指導做產後健美操。

不可過飽過饑,不要吃生、涼、辣之物,更不可因擔心肥胖而節食,飲食上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

4、休息調養與運動:剛分娩後,產婦十分疲乏,所以,頭兩天內應當好好臥床休息。雖然臥床休息。但仍須多翻身、多活動。可起床洗漱和大小便,起床之前要先坐起片刻,不覺頭昏才可下床。如果素來身體強健,疲勞已經消除,產後24小時就可起床。至於起床以後的活動量應當慢慢增加。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第二天可以在房裡走走,以後再逐漸增加活動範圍與時間。

5、注意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燥、心胸開闊、少思少想,注意手、足部保暖,避免涼水刺激;避免過度勞累,月子裡可多做俯臥、胸膝臥位,幫助子宮保持前傾位;多做加強盆底肌肉彈性的縮肛運動;請保健醫生指導做產後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