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近千家平臺退出,到底如何實現銀行存管?

網貸行業在中國已發展10個年頭,10年時間它從默默無聞到蓬勃發展,從人們質疑貶低到各界熱捧,從無法無規到監管政策逐步完善,網貸行業一路走來,是一部包含了各種元素的“悲喜劇”。

近千家平臺退出

自2016年8月24日,《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發佈,網貸行業迎首部業務規範指導細則以來,監管越趨嚴格,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是利好消息。

劇最新消息,互金專項整治工作延期一年左右,將2018年6月作為最後的監管驗收期限,

但是目前已經有近千家平臺退出網貸行業。

截至2017年5月底,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2148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3748家。從2016年8月份至今,已有973家平臺選擇以停業或者轉型的方式退出網貸行業。

為何超八成平臺未接入銀行存管?

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銀行存管費用仍然很高,部分平臺“給不起錢”。據瞭解,算上一次性系統開發成本、按年收取的存管費、各項手續服務費、機構保證金等,

一家中等規模的平臺第一年存管花費100萬元以上,即使是小規模的平臺最終在存管業務上付出的花費最低也在30萬元以上。

另一方面,各銀行對網貸平臺的存管業務合作仍比較審慎,都有一些審核准入基本要求,包括註冊資本、實繳資本、成立時間、主要高管成員素質、交易額和合規經營情況等。

由此可見,平臺的資金實力是能否上線銀行存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儘管銀行存管上線諸多難處,但再困難的問題在好會理財面前都能得到有效解決。團隊的努力、平臺的認真、老闆的決心、用戶的支持都體現在平臺每一次卓越進步上,2017年6月好會理財與包商銀行簽訂了資金存管協定,目前正在進行存管系統功能技術對接,

不久,系統將正式上線,為用戶的資金再添一把安全鎖。

行業發展 步步為贏

今年是網貸行業發展的第十個年頭,從競爭格局、盈利、參與者多個指標來看,行業仍處於發展期階段。

好會理財相信銀行存管是網貸平臺實現合規的必由之路,

但優質平臺也不滿足於合規,更要以監管為契機,以創新為動力,以服務好使用者為目標,與時俱進,迎接未來更大的挑戰,創造出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