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聲音」船企不必過分擔憂!外匯管理是暫時收緊

黃澤民

去年11月以來,國家外匯管理收緊與資本外流加劇有關,

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外匯精細化管理給外向型企業帶來外匯管理收緊的印象也是正常的。

《中國船舶報》兩會前方報導團隊

“去年11月以來,國家外匯管理收緊與資本外流加劇有關,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接受《中國船舶報》採訪時表示,從宏觀審慎管理的角度看,

外匯監管暫時細化或嚴格一些,並不改變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大趨勢,船企的正常用匯、付匯不會受到過大影響。

目前來看,我國船企主要在購買進口設備、償還外債、對外直接投資等活動中涉及付匯業務。其中,購買進口設備屬於經常專案,只要具有貿易真實性,不會受到外匯管理收緊的影響;而到2016年6月,我國骨幹船企已經基本結束外債去杠杆進程,現在不少船企甚至打算利用人民幣貶值趨緩的時機發行外債,

獲得低成本資金;從對外直接投資來看,只要不出現大額非主業投資、“快設快出”等現象,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外匯管理收緊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央行出手保匯率

外匯監管有必要

此輪外匯監管加強,主要還是受跨境資本流動影響。201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常帳戶持續順差,但資本和金融帳戶呈現逆差,我國外匯儲備餘額開始由升轉降。

2014年下半年至2016年第一季度,我國跨境資本淨流出壓力持續加大。今年1月,我國外匯儲備一度跌破3萬億美元大關。

“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貶值幅度較大,期間又出現了兩次反彈,可能是因為央行干預,動用了外匯儲備。”黃澤民分析認為。另外,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的存在,使得中國企業紛紛提前償還美元借款,也加大了資本外流的壓力。

在這一過程中,不少虛假投資、非法套利、騙/逃匯等違規行為開始增長。

“這些行為以前也存在,但是由於監管不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部分人獲利了,而在資本加速外流的條件下,央行出於穩定匯率考慮,進行精細化管理,我個人認為是對的。”黃澤民表示。

監管帶來不便?

資本項目可兌換仍是大勢所趨

不過,據記者瞭解,目前不少船企還是明顯感受到外匯監管加強帶來的不便。比如,有的船企參加了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的試點工作,

在該試點中,船企可在一定的規定額度內,實現境內外資金的自由往來。但從去年11月開始,在總額度之下,每一筆超過一定金額的出境資金都需要申報。此外,許多船企在境外設立的租賃公司又在境內自貿區設立了子公司,這些子公司的利潤匯出也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原先,自貿區內企業資金匯出並不受限。

“外匯精細化管理給外向型企業帶來外匯管理收緊的印象也是正常的。”黃澤民表示,2017年將是“中國金融監管年”,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重要的政策取向。不過,資本專案可兌換仍是大勢所趨。黃澤民建議,中國應儘快上市外匯保證金產品,允許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僅可以豐富投資品種,對穩定匯率、防止資金外流也具有好處。

”黃澤民表示,2017年將是“中國金融監管年”,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重要的政策取向。不過,資本專案可兌換仍是大勢所趨。黃澤民建議,中國應儘快上市外匯保證金產品,允許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僅可以豐富投資品種,對穩定匯率、防止資金外流也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