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中國甜櫻桃之鄉同心村的脫貧致富路(組圖)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俯瞰景

國際線上報導:在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清溪鎮有一處山坳,

漫山遍野的白色格外引人注目。這裡就是“中國甜櫻桃之鄉”——同心村,而這一片片白色正是保護櫻桃樹的塑膠薄膜。

曾經的同心村因地處高寒山區,交通不便而囿於貧困。自2002年開始,同心村踏上了改變之路,逐漸摒棄先前種植的經濟價值低廉的玉米、土豆,大面積改種櫻桃。2013年“4·20”蘆山強震後,同心村所屬的漢源縣縣委、縣政府將新農村建設與災後重建相結合,

投資3000萬元打造同心村新村聚居點。

“建設一個新村,發展一片產業,致富一方百姓”,憑藉災後重建的政策和資金支援,同心村新村聚居點決心延續優良傳統,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櫻桃種植業。目前,同心村的櫻桃產業已頗具規模,為村民們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路。清溪鎮鎮長楊吉華介紹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建成了主打產業大櫻桃基地1200多畝,全村人均達到兩畝多。

有了主打產業的支撐,全村38個貧困戶已于2015年脫貧。”

同心村空氣清新、光照充足、水資源豐富,優越的自然環境為櫻桃的品質提供了保障。但是從嘗試櫻桃種植到成為“甜櫻桃之鄉”,同心村走得並不容易。在種植初期,村裡的櫻桃樹雖然長得又高又大,但卻是開花不結果,結果又裂果,情況十分棘手。而且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樹苗從栽種到掛果往往需要八年的時間。

政府為幫助村民提高櫻桃的產量和品質著實下了一番功夫,“我們這個產業(櫻桃)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經歷了很多波折。在這其中,政府主要的功能就是引導大家提高技術水準。主要的措施有:第一,聘請專家教授現場授課,開專題講座,組織村民來聽。第二,讓先學會的(種植戶)成為土專家、田秀才。專家教授的資源畢竟少,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土專家、田秀才,讓他們手把手地在地裡教大家。

通過一系列技術扶持,櫻桃種植不再是難事,全村三分之二的櫻桃種植戶年收入已經攀升至七到八萬元。櫻桃的品質好了,銷量自然就多了,銷路也廣了。村民張傑就是受益者之一,“政府每季度會從四川農業大學請專家現場(教)修剪樹枝,現在我們縣長和書記也在重慶推介我們的產品。包括以前的這些樹苗也都是政府採購,我們自己種,種好了就請專家過來教授我們技術。

張傑幾年前辭去深圳的工作,回鄉成為一名專業櫻桃種植戶,對村裡這些年的變化深有體會。從最開始的試種到如今的十幾畝櫻桃園,從國道旁的路邊攤到現在的快遞配送,從一開始的一斤五塊錢到現在的一斤四十多元……僅憑種植櫻桃,張傑去年的年收入就有十幾萬元。

隨著雅西高速(雅安-西昌)的開通,張傑和村民們的大櫻桃不但能供給川渝食客,更是通過電商、快遞銷往全國。依託櫻桃種植業,同心村著力發展觀光農業和盛夏避暑為一體的鄉村度假遊,打造“果林深處有人家”的同心村新村聚居點。有了政策的支持,像張傑這樣回家發展的村民越來越多,免去在外打拼的鄉思之苦,一家人團聚一堂齊心向上,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同心同德,共同進步,這是同心村所有村民的願望。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農家樂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櫻桃種植戶張傑

更是通過電商、快遞銷往全國。依託櫻桃種植業,同心村著力發展觀光農業和盛夏避暑為一體的鄉村度假遊,打造“果林深處有人家”的同心村新村聚居點。有了政策的支持,像張傑這樣回家發展的村民越來越多,免去在外打拼的鄉思之苦,一家人團聚一堂齊心向上,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同心同德,共同進步,這是同心村所有村民的願望。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農家樂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 甜櫻桃

漢源縣清溪鎮同心村櫻桃種植戶張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