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面對智慧型機器人,我們最怕什麼?

(先生!你的早點)

機器人、人工智慧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不再陌生。

過去的高深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比如它們可以代替人類做家務,什麼做飯、洗衣、買菜、打掃衛生......製造業中的流水線上就更不用說了,比如大家知道的富士康就啟用了部分人工智慧代替了人類工作,更不用說機器人在探險、高溫、輻射等不利於人類工作的環境中的作業了......

當然,這些能夠替代人類的作業都是為人類的服務的,方便了人類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但是,某一天,你的老闆告訴你:“你被解雇了!”他有了只會工作的機器人!你將怎麼辦呢?

那個“阿爾法狗”大家一定都還記憶猶新吧?大家一定還知道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寫新聞稿、寫詩歌小說等任何文體的作品吧?面對這些,我們該怎麼辦呢?自己將要被替代嗎?

這裡有一組資料更能能說明問題: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資料顯示,中國機器人的需求正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長。

到2019年全球40%的機器人供給量將會流向中國。

(人工智慧機器人流入中國的比例)

人工智慧的應用和發展速度都很快,而且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們都不得不面臨著被取代的可能,這已經是現實了。下面的一組資料可以說明問題。

(機器人在各國的比例)

這是機器人密度統計圖,即每100個工人中機器人占的比例。目前,韓國最高,達到了4.78%,是世界第一;日本居第二,達到了3.14%;我們國家目前還是比較低的,只有0.36%。這也同時說明未來機器人在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我們國家的密集型勞動企業比較多,

製造業工廠流水線上的作業最容易被機器人取代。有研究發現:每增加1台機器人就會讓3到5.6名工人下崗失業。比如,司機、收費站運營商和雜貨店收銀員、信貸員、個人理財顧問、市場行銷人員、客戶人員、製造業工人等等。

那麼,除了智慧型機器人為人類服務的積極性,就算替代了我們的工作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我們更應該擔心什麼呢?

機器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機器人的更加智慧。阿爾法狗打敗李世石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的“李世石”習慣了阿爾法狗的思維模式,深陷其中而不知道,從而失去了自主創新與進步的機會。

(表現不比人類差吧?)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尤其是現在的個性化閱讀領域,很多的閱讀諮詢APP就讓機器來決定讀者閱讀的內容取向。

人獲得知識大多通過閱讀,而我們人類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知識的影響。長此以往,機器就會影響到人的思考和認知。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的思想和認知被機器牽著走了,我們還能說機器是在為人類服務嗎?

比如在某些平臺就有不少以賺錢為目的的寫手們更是根據機器分析的“熱點”來追文。人寫文章,機器分析,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根據及其分析繼續瞎編類似的文章再引導讀者閱讀,這就有問題了。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擔憂,蘋果的CEO庫克在麻省理工大學畢業典禮發表演講時才發出警告說:“我並不擔心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的是人類像機器一樣思考。”

難道不是嗎?

尤其是現在的個性化閱讀領域,很多的閱讀諮詢APP就讓機器來決定讀者閱讀的內容取向。

人獲得知識大多通過閱讀,而我們人類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自己知識的影響。長此以往,機器就會影響到人的思考和認知。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的思想和認知被機器牽著走了,我們還能說機器是在為人類服務嗎?

比如在某些平臺就有不少以賺錢為目的的寫手們更是根據機器分析的“熱點”來追文。人寫文章,機器分析,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根據及其分析繼續瞎編類似的文章再引導讀者閱讀,這就有問題了。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擔憂,蘋果的CEO庫克在麻省理工大學畢業典禮發表演講時才發出警告說:“我並不擔心機器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的是人類像機器一樣思考。”

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