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禧卡學堂開課啦!第一課:中醫學博士黃拓講養生(報名中)

早就聽說金華有位年輕人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是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前同事。3月6日,正在杭州籌備“國醫節”的黃拓回到金華,在臨近江東鎮的古婺窯火展示廳,

記者見到了他。

一身漢式長袍,不緊不慢的語速,眼前的黃拓十分的溫文爾雅。黃拓是江東鎮人,家中幾代行醫,從小就看著祖父為人看病,耳濡目染,他也走上了中醫之路。

目前,黃拓是中醫學博士,是國醫大師王綿之再傳弟子,也是國家級中醫連建偉、楊少山的弟子。

曾是北京正安醫館主治醫師,講究四時皆以胃氣為本,保持五藏元真通暢,主治脾胃、內科、婦科諸症。

2011年到2016年,黃拓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並參與國家973課題“中醫原創思維模式研究”,主持科學院自主課題“扁鵲醫學與黃老道家關係研究”。2012年因緣接觸印度傳統瑜伽,數次遠赴印度開展中印醫學與瑜伽交流。

中醫的內涵博大精深,

大家對其瞭解只是一隅。就拿養身的話題來說,如今,養身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適時鍛煉,飲食搭配,現在的人對此越來越講究。但在黃拓看來,目前老百姓的養身之道多是依靠“物”來實現。

在中醫學裡,生命包含形、氣、神。簡而言之,形對應的是身體機能,氣是氣血、氣息,神是精神狀態。通常,在身體出現不適時,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形,關注的是身體哪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希望借助藥物能讓其儘快恢復。

而實際上“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憂思、憂慮、生氣等情緒不適,久而久之都會引起氣血不調,從而引發身體機能的不適,而身體不適反之又影響“神”,這是一個相互迴圈相互影響的身體系統。所以,“除了依靠物質上的調理,我們還要保持愉悅的心情,讓形、氣、神都恰到好處,這才是真正的養身。”黃拓說。

消除養身誤區,呵護健康身體。在本報老年課堂開課之際,本報特意邀請黃拓,

作為首期嘉賓為大家做中醫熱點、養身話題方面的講座。

講座時間:22日上午

地址:人民西路87號

報名電話:83186011、82351909

編輯: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