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是如何奪取王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的?

齊國是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齊桓公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夠分量的霸主,但按照當時諸侯的即位原則,齊桓公是當不上齊國君主的,齊國究竟出了什麼亂子,齊桓公又是怎樣當上這個君王的呢?

歷史進入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危,已經無力控制局勢,這時候天下大亂,歷史在呼喚英雄,而這時候齊桓公是第一個站出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英雄,就這樣的一位霸主,他的即位充滿了驚心動魄的故事。

孔子說:“管仲輔助齊桓公,

做了諸侯的霸主,一匡天下。要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披散頭髮,衣襟開向左邊,成為蠻族統治下的人民了!”這段話的確是極公正的評價。以管仲和鮑叔牙為代表的春秋士人,是春秋時代中最精英的一群人,只有他們能指出這個社會的弊病,回答社會面臨的問題。

西元前685年春天,在由莒國通向齊國的大路上,行色匆匆的走著一群人,其中比較年輕地位比較尊貴的是公子小白,

另一位年紀大的,地位也比較尊貴的是鮑叔牙。他們正往齊國方向走,準備回國奪權。他們的君主齊襄公去年年底被公孫無知殺死了,他奪得了王位,不多久他也被人殺死了,齊國的政權處於真空狀態。他們急衝衝的趕往齊國,因為有資格爭奪王位的不止公子小白一個人,還有公子糾。實力上公子小白不如公子糾,公子糾身後是實力強大的魯國,當時魯國國君是我們小時候學過課文《曹劌論戰》裡的魯莊公,
魯莊公也在積極的為公子糾回國奪權準備著。公子小白能夠爭取的也只有儘快趕回去,率先奪取王位。

為什麼齊國政權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要從頭開始說起。齊僖公有三個兒子,分別是諸兒、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齊僖公死後諸兒即位就是前邊說的齊襄公。齊襄公在位11年,也做了一些開疆擴土的事情,後人對他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無常”。

齊襄公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人,經常對自己的大臣們發脾氣,因此他也得罪了很多人。齊襄公在位的最後一年外出狩獵,忽然從樹林裡躥出一隻野豬,齊襄公正要拉弓射殺,這只野豬突然在他面前站了起來,旁邊的人喊道:“是彭生。”齊襄公大驚從馬上摔了下來,把腳摔壞了,左右將他抬至宮中。

此圖是孔子和弟子周遊列國,講到管仲和鮑叔牙的時候,孔子稱讚鮑叔牙“能舉賢人”

彭生是誰?彭生是齊國的一個大力士,齊襄公和自己的異母妹妹文姜亂☆禁☆倫,後來文姜嫁到了魯國,嫁給了魯桓公,生下兒子就是魯莊公。一次魯桓公帶著文姜出訪齊國,齊襄公和文薑多年不見舊情複燃,後來此事被魯桓公得知,魯桓公非常氣憤,可他人在齊國也不好說什麼。齊襄公得知了魯桓公知道他和文薑的事情,怕回去之後會虐待文薑,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派彭生在魯桓公回國的車上殺掉了魯桓公。後來在魯國人的請求下,齊襄公殺掉了彭生,彭生死的比較冤,這次在獵場看到彭生也是因為齊襄公心裡有鬼。

齊襄公的無常也表現在對大臣的不講信用,在位的第11年,他派兩位大臣連稱和管至父帶著軍隊去守葵丘,臨行前對他們說:“瓜時而往,及瓜而代”,意思是說吃瓜的時候你們去,等第二年瓜熟的時候派人去替你們,你們就回來。可到了第二年瓜熟的時候依然沒有人替換他們,他們二人派人回來請求替換,齊襄公不理會,最終導致二人記恨齊襄公,聯合齊襄公親叔叔的兒子公孫無知一起策劃作亂。連稱還有個妹妹在宮裡,也是不得志,心懷不滿也加入到了作亂行列,連稱的妹妹負責通風報信。

齊襄公從獵場回來,發現自己的鞋丟了,於是讓下人去找,下人去在宮裡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回來之後被齊襄公打了一頓,身上都是鞭子抽的傷疤,也是因為在獵場受驚了,出出氣。下人挨完打之後,出城去獵場找鞋,剛出城就被連稱和管至父抓住了,他們想利用這個人殺掉齊襄公,這個下人看到有叛臣對齊襄公不利,於是跟這兩人看了他自己身上的傷,並對此二人說:“我是去見齊襄公他不會防備我,我可以去幫你們殺了齊襄公。”二人看了看他身上的傷,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放他回去,並埋伏在宮外。下人回到宮中,立即將齊襄公藏了起來,並且讓另外一個人躺床上冒充齊襄公。安排好一切就出來和這些叛臣殊死搏鬥,最後被叛臣殺死。叛臣闖了進來,看到床上躺著一個人,於是就把他殺了,殺完之後發現不是齊襄公,於是在屋內四處尋找,最終找到了齊襄公將他殺死,之後公孫無知就上了台。公孫無知也不是一個賢明君主,上臺不就也被人殺了。所以才會有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紛紛搶著回齊國的那一幕。

管仲的經歷不可複製,但許多的士人都在春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春秋就是他們的舞臺!

魯國此時也沒有閑著,計畫著讓公子糾回國爭奪王位,魯國也有自己的打算,幫助公子糾回國搶到王位之後勢必齊國會感念魯國,兩國關係以後不會差,並且從中魯國也會得到不少好處。魯莊公是個比較周全的人,他首先派人去齊國,把擁護公子糾的大臣們招來,大家坐在一起一塊盟誓立約,可是當公子糾回到齊國後竟然被拒絕入境,這時才發現,公子小白和鮑叔已經來到了齊國,並且得到齊國貴族勢力的支持登上的王位。魯莊公心有不甘,回去糾集部隊征討齊國,這場戰爭魯國敗了。這樣一來齊桓公的權勢基本已經定下來了,齊桓公打算任鮑叔為相,畢竟是他一心一意的幫助齊桓公回國奪取了政權,可鮑叔卻拒絕了齊桓公的請求,並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為相,並列舉了各種的理由,齊桓公雖然有點心動,可是仍然忘不了那一箭之仇。事情是這樣的,齊桓公回國的時候,遇到了公子糾和管仲,管仲拉弓向齊桓公射了一箭,打到了齊桓公的腰帶上,齊桓公裝死才逃過一劫,後趕回了齊國奪取政權。雖然有這一箭之仇,齊桓公並非小氣之人,接受了鮑叔的推薦,可此時的管仲人在魯國,如何讓他任相呢?鮑叔說:“我去魯國要他回來。”於是鮑叔來到魯國,面見魯莊公說:“如今已經這樣了,再想扳倒我王不太現實,公子糾是魯國親戚,如何處理他我們不在追究,可管仲射中過我王,是齊國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抓他回去交給我王處置。”魯國覺得也在理,就殺掉了公子糾,將管仲交給了鮑叔帶回齊國。

當齊桓公冰釋前嫌,親自到館驛迎接曾經的仇人管仲時,不知管仲心中作何感想。

當鮑叔帶著管仲回到齊國的那一刻起,開啟了“管仲相齊”的這一段歷史,也是開啟了齊桓公爭霸的新篇章!

可他人在齊國也不好說什麼。齊襄公得知了魯桓公知道他和文薑的事情,怕回去之後會虐待文薑,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派彭生在魯桓公回國的車上殺掉了魯桓公。後來在魯國人的請求下,齊襄公殺掉了彭生,彭生死的比較冤,這次在獵場看到彭生也是因為齊襄公心裡有鬼。

齊襄公的無常也表現在對大臣的不講信用,在位的第11年,他派兩位大臣連稱和管至父帶著軍隊去守葵丘,臨行前對他們說:“瓜時而往,及瓜而代”,意思是說吃瓜的時候你們去,等第二年瓜熟的時候派人去替你們,你們就回來。可到了第二年瓜熟的時候依然沒有人替換他們,他們二人派人回來請求替換,齊襄公不理會,最終導致二人記恨齊襄公,聯合齊襄公親叔叔的兒子公孫無知一起策劃作亂。連稱還有個妹妹在宮裡,也是不得志,心懷不滿也加入到了作亂行列,連稱的妹妹負責通風報信。

齊襄公從獵場回來,發現自己的鞋丟了,於是讓下人去找,下人去在宮裡找了一圈沒有發現,回來之後被齊襄公打了一頓,身上都是鞭子抽的傷疤,也是因為在獵場受驚了,出出氣。下人挨完打之後,出城去獵場找鞋,剛出城就被連稱和管至父抓住了,他們想利用這個人殺掉齊襄公,這個下人看到有叛臣對齊襄公不利,於是跟這兩人看了他自己身上的傷,並對此二人說:“我是去見齊襄公他不會防備我,我可以去幫你們殺了齊襄公。”二人看了看他身上的傷,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放他回去,並埋伏在宮外。下人回到宮中,立即將齊襄公藏了起來,並且讓另外一個人躺床上冒充齊襄公。安排好一切就出來和這些叛臣殊死搏鬥,最後被叛臣殺死。叛臣闖了進來,看到床上躺著一個人,於是就把他殺了,殺完之後發現不是齊襄公,於是在屋內四處尋找,最終找到了齊襄公將他殺死,之後公孫無知就上了台。公孫無知也不是一個賢明君主,上臺不就也被人殺了。所以才會有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紛紛搶著回齊國的那一幕。

管仲的經歷不可複製,但許多的士人都在春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春秋就是他們的舞臺!

魯國此時也沒有閑著,計畫著讓公子糾回國爭奪王位,魯國也有自己的打算,幫助公子糾回國搶到王位之後勢必齊國會感念魯國,兩國關係以後不會差,並且從中魯國也會得到不少好處。魯莊公是個比較周全的人,他首先派人去齊國,把擁護公子糾的大臣們招來,大家坐在一起一塊盟誓立約,可是當公子糾回到齊國後竟然被拒絕入境,這時才發現,公子小白和鮑叔已經來到了齊國,並且得到齊國貴族勢力的支持登上的王位。魯莊公心有不甘,回去糾集部隊征討齊國,這場戰爭魯國敗了。這樣一來齊桓公的權勢基本已經定下來了,齊桓公打算任鮑叔為相,畢竟是他一心一意的幫助齊桓公回國奪取了政權,可鮑叔卻拒絕了齊桓公的請求,並向齊桓公舉薦管仲為相,並列舉了各種的理由,齊桓公雖然有點心動,可是仍然忘不了那一箭之仇。事情是這樣的,齊桓公回國的時候,遇到了公子糾和管仲,管仲拉弓向齊桓公射了一箭,打到了齊桓公的腰帶上,齊桓公裝死才逃過一劫,後趕回了齊國奪取政權。雖然有這一箭之仇,齊桓公並非小氣之人,接受了鮑叔的推薦,可此時的管仲人在魯國,如何讓他任相呢?鮑叔說:“我去魯國要他回來。”於是鮑叔來到魯國,面見魯莊公說:“如今已經這樣了,再想扳倒我王不太現實,公子糾是魯國親戚,如何處理他我們不在追究,可管仲射中過我王,是齊國的敵人,我們一定要抓他回去交給我王處置。”魯國覺得也在理,就殺掉了公子糾,將管仲交給了鮑叔帶回齊國。

當齊桓公冰釋前嫌,親自到館驛迎接曾經的仇人管仲時,不知管仲心中作何感想。

當鮑叔帶著管仲回到齊國的那一刻起,開啟了“管仲相齊”的這一段歷史,也是開啟了齊桓公爭霸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