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艾灸怎麼做?很簡單,跟著我一起學吧,你也可以的哦!

艾灸到底怎麼做呢?說起來也簡單。以前都是把艾絨做成圓錐形的艾炷,放在要灸的穴位上,點燃,直到艾炷燒完稱為一炷,所以以前艾灸都是講灸多少炷。現在更方便了,都做成標準的艾條了,

把艾條點著,整個橫截面都有火星就可以了。先找到要灸的穴位,一手拿著艾條,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上,然後艾條垂直於皮膚,慢慢靠近穴位。當穴位上的兩個手指感覺到灼熱感也就是覺得燙時,艾條就不動了,把穴位上的手指抽走,這個時候艾條離皮膚的距離是最好的,既能讓穴位得到很好的刺激,又不至於會燙傷皮膚。用艾條灸我們就以時間來計算了,
一般一個穴位灸10-15分鐘就可以了。而這個過程中,難免要彈一彈煙灰的,否則煙灰蓋住火星,熱量就不夠了。彈完煙灰之後,還要重複開頭的步驟,找好穴位,再用手指試探溫度,不能直接憑感覺找個位置就灸了。一根艾條差不多能灸1個多小時吧,沒仔細算過,但是一根艾條灸完5個穴位之後還剩一小截呢,所以艾灸也算得上是廉價的保健方法了。做過艾灸你就能體會到我前面說的滲透力的問題,
平常我們烤火或是捂熱水袋,當離開火源或是熱水袋,很快皮膚的溫度就降下來了。但是艾灸之後,很長時間內,剛才灸的地方摸起來都是熱熱的。

我一般一個穴位灸15分鐘,當下一個穴位都已經灸完了,再去摸上一個灸過的穴位時,

居然還是感覺到一股溫熱感。如果不是熱量滲透到了深處,而只是停留在體表的話是不可能維持這麼久的。當然,這是健康的狀態,有些人寒氣太重了,初期艾灸的時候,可能是感覺不到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用火慢慢烤,總能把這三尺之寒逐漸化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