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相到底是什麼?帶你重溫今古那些被淹沒的歷史!

【史上中日首戰,日本完敗】

初唐朝鮮半島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

665年高句麗、百濟聯手攻新羅,後百濟被唐軍平定留將駐守,不料百濟叛唐並向日本求救。唐大將劉仁軌率170艘大戰艦,2萬兵馬攻百濟,在白江口突遇1000餘艘日本混合艦隊和3.5萬兵馬。雙方苦戰2天唐軍擊毀日艦400余艘,其餘倉遑逃回日本。

【朱重八實為暴君】

有史學家認為平民出身的朱元璋開國後為保江山狠下殺手屠戮功臣乃情理之中。當時太子懦弱、皇孫年幼,後來太子又早死,為掃清登基障礙,不得不如此。不僅如此,此人還始創使人聞而顫慄的“詔獄”與“廷杖”,創立東廠錦衣衛,使人權急速倒退。朱廢除宰相,使集權專制登峰造極…

【致“人民藝術家”】

1966年8月23日,北京女八中紅衛兵衝擊文聯,老舍與30多位作家一道,被掛上“走資派、牛鬼蛇神、反動文人”的牌子,慘遭侮辱、毒打,血流滿面、遍體鱗傷。8月24日淩晨傷心之至的老舍獨自走到太平湖畔,當日深夜,中國近代大文豪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年67歲。1978年老舍被平反,恢復了“人民藝術家”稱號。

【膽小低調的醇親王】

醇親王奕譞是光緒生父,慈禧妹夫。光緒入繼大統後,奕譞深知慈禧為人,為免功高蓋主,請求免去一切職務。鞠躬盡瘁修頤和園最後積勞成疾而死。他的子女書房都掛著他的治家格言: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清太祖剃髮易服】

努爾哈赤建後金之後,便開始要求佔領區漢人必須剃髮易服。佔領區內的漢人只要剃頭,就可以免死收,否則一律砍頭砍頭。然而,剃髮漢民卻又常被明軍殺死,將其首級割下來後,後冒充女真人的首級去“報功”。無論統治集團如何改朝換代,

受苦受難的始終是最低層的老百姓。

【各年齡稱謂】

女子:12歲稱金釵之年,13歲稱豆蔻年華,15歲稱及笄之年,16歲稱碧玉年華,20歲稱桃李年華,24歲稱花信年華,出嫁女子稱梅之年;男子:20歲稱弱冠,30歲稱而立,40歲稱不惑,50歲稱知天命,60歲稱耳順。70歲稱古稀,80歲稱杖朝。90歲稱合耄耋。100歲稱樂期頤。你現在是什麼稱謂?

【告別政治的蔣家後代們】

蔣經國長孫蔣友松曾向傳媒堅稱:“蔣家第四代不會從政。”如今,蔣家後代中除了後來認祖歸宗的蔣孝嚴依然留在在臺灣政壇外,其他人都已遠離政治。特別是第四代,基本上都是在文化、商界等發展,已無人涉足政治。

【胤礽也是同性戀】

胤礽是康熙最為疼愛兒子,很早便立為太子。1667年,康熙出征噶爾丹回來,得知太子這喜同性,十分震怒,下令把太子的“戀人”——兩個禦廚、一個小童和一個茶店夥計處死。1702年康熙南征,胤礽染病留京再“戀”,康熙將他廢立。後來胤礽因感情受創神經不正常,終身受禁。

【舉重致死】

秦武王叫贏蕩,身高體壯,經常喜歡和人比力氣,年紀輕輕就成為軍中偶像。凡是大力士,他都提拔為將,比如烏獲、任鄙、孟賁。周王室的都城洛陽有九鼎,象徵天下九州,楚莊王當年只是問問,秦武王到了洛陽看到這大鼎,非要舉起來,不料失手把自己砸死了,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史上最屈辱的勵志故事】

勾踐為報國仇,忍辱在吳國做僕人。每天守墳、喂馬、除糞、打掃,夫差騎馬出門時,他恭敬地獻上韁繩,幫夫差牽馬穿過市井。甚至有一次,夫差病了,他去問候,為討夫差歡心,竟然拉開馬桶蓋親嘗夫差剛拉的大便,這就是“問疾嘗糞”的典故,比“臥薪嚐膽”更勵志的勾踐軼事。

【“奴才”不是想當就能當的!】

“奴才”一詞雖含鄙意,卻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著一個特殊的位置。清朝規定,給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滿臣,便要自稱“奴才”如果是漢臣,則要自稱“臣”。滿臣自稱“奴才”,不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而漢臣則沒有這種關係,也就不能稱“奴才”。

80歲稱杖朝。90歲稱合耄耋。100歲稱樂期頤。你現在是什麼稱謂?

【告別政治的蔣家後代們】

蔣經國長孫蔣友松曾向傳媒堅稱:“蔣家第四代不會從政。”如今,蔣家後代中除了後來認祖歸宗的蔣孝嚴依然留在在臺灣政壇外,其他人都已遠離政治。特別是第四代,基本上都是在文化、商界等發展,已無人涉足政治。

【胤礽也是同性戀】

胤礽是康熙最為疼愛兒子,很早便立為太子。1667年,康熙出征噶爾丹回來,得知太子這喜同性,十分震怒,下令把太子的“戀人”——兩個禦廚、一個小童和一個茶店夥計處死。1702年康熙南征,胤礽染病留京再“戀”,康熙將他廢立。後來胤礽因感情受創神經不正常,終身受禁。

【舉重致死】

秦武王叫贏蕩,身高體壯,經常喜歡和人比力氣,年紀輕輕就成為軍中偶像。凡是大力士,他都提拔為將,比如烏獲、任鄙、孟賁。周王室的都城洛陽有九鼎,象徵天下九州,楚莊王當年只是問問,秦武王到了洛陽看到這大鼎,非要舉起來,不料失手把自己砸死了,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史上最屈辱的勵志故事】

勾踐為報國仇,忍辱在吳國做僕人。每天守墳、喂馬、除糞、打掃,夫差騎馬出門時,他恭敬地獻上韁繩,幫夫差牽馬穿過市井。甚至有一次,夫差病了,他去問候,為討夫差歡心,竟然拉開馬桶蓋親嘗夫差剛拉的大便,這就是“問疾嘗糞”的典故,比“臥薪嚐膽”更勵志的勾踐軼事。

【“奴才”不是想當就能當的!】

“奴才”一詞雖含鄙意,卻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著一個特殊的位置。清朝規定,給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滿臣,便要自稱“奴才”如果是漢臣,則要自稱“臣”。滿臣自稱“奴才”,不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而漢臣則沒有這種關係,也就不能稱“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