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南“最帥小學老師”:湍急泥水中抱67名孩子過河

6月29日,雲南東川迎來強降雨,阿旺鎮木多村一條淺灘河水暴漲,阻斷了通往村裡唯一一所小學的必經之路。雨大水急,28歲的木多小學校長段瑞當即選擇冒雨抱60余名學生過河,

孩子們用手機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

30日,東川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桂光向記者證實了段瑞老師背學生過河一事,稱此事在東川被不少市民傳揚,大家都高度表揚段瑞老師的行為。桂光介紹,針對目前汛情狀況,區教育部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校高度重視學生安全,必要時可停課放假。

花2個多小時

將67名孩子安全送到對岸

木多小學下方有一條寬約15米的河灘,是對岸70多名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大多數時候,河灘裡的水緩且淺,孩子們也早已習慣了踩著裸☆禁☆露的石頭過河上學。

29日清晨7點不到,段瑞如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但窗外下了一整夜的暴雨讓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走出學校宿舍一看,不遠處河灘裡的水果然已經漲了起來,

更讓段瑞擔心的是,幾個孩子正在河中央,試圖用往日的辦法過河上學。

“實在是太危險了!”來不及叫上其他老師,段瑞當即跑向河邊,讓所有孩子待在原地不要動。來不及判斷水流到底有多深,段瑞首先把河中央的幾個孩子抱了過來。所幸,河灘中的石頭還沒有被完全淹沒,成年人尚可應付,但對於最小5歲最大也就十來歲的孩子們來說,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水流沖倒受傷。

河中央的幾個孩子算是安全了,可對岸還有60多名孩子正焦急等待過河上學。如果讓他們回去,有的要走上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家,看著仍在繼續的暴雨,段瑞實在不放心讓孩子們獨自回家。

既是校長,又是學校裡為數不多的年輕男教師,段瑞當即作出選擇——背孩子們過河。往返一趟大約需要2分鐘,段瑞就這樣冒著雨蹚著水,花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將67名孩子一一安全送到對岸。

木多小學

是當地最艱苦的山區小學

段瑞今年28歲,2012年畢業于雲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專業,2012年9月成為一名特崗教師被分在阿旺鎮長嶺子小學任教。一年後,他被調到木多小學任教,隨後便擔任木多小學校長,如今已在木多小學工作4年。

木多小學位於東川區阿旺鎮木多村,海拔大約2200米。距離東川城區50公里。學校覆蓋周圍22個村民小組。學校始建於1942年,1973年8月,該校翻新重建。

木多小學分別於2009年5月和2010年8月接上級通知,將木多村內另外的期黑小學和刺栗小學收並,完成阿旺鎮中心學校撤點並校規劃任務,至此木多村內只有木多小學一所小學。

學校總占地面積3653平方米,包括普通教室一棟,兩層六間教室共274平方米,教職工宿舍一棟,兩層六間共80平方米,學校食堂一棟12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師8名,其中少數民族教師2名,女教師5名。6個教學班有137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89人,寄宿生26名。

由於學校硬體設施不足,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到阿旺鎮中心小學就讀。木多小學是阿旺鎮最艱苦的農村山區小學,從鎮上到學校騎摩托車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這裡是阿旺鎮彝族聚集地,地處偏僻,條件很差。

孩子們每天需要步行五公里到學校上課,但不論颳風下雨沒有一個孩子遲到或缺課。轉自:雲南網

其中少數民族學生89人,寄宿生26名。

由於學校硬體設施不足,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到阿旺鎮中心小學就讀。木多小學是阿旺鎮最艱苦的農村山區小學,從鎮上到學校騎摩托車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這裡是阿旺鎮彝族聚集地,地處偏僻,條件很差。

孩子們每天需要步行五公里到學校上課,但不論颳風下雨沒有一個孩子遲到或缺課。轉自: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