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暴雨中,東川最帥小學老師往返湍急河水抱67名孩子過河!

我在這裡

有趣|有用|有態度

I am here

寫在前

昨夜今晨東川持續強降雨

東川木多小學部分道路被毀

今早7點左右,水急險灘,學生上學受阻

危急中最帥身影現身河灘

肩背手抱充當渡舟

冒雨淌趟河把67名學生一一安全送到對岸... ...

學生用老師的手機拍下了感動瞬間

東川愛心人士吳小姐第一時間聯繫當事人對事件進行采寫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元“最帥”小學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

——從木多村教師段瑞身上我想到

作者:吳曉熒

(東川木多小學)

01

段瑞,今年28歲,2012年畢業于雲南民族大學社會學專業,2012年9月成為一名特崗教師被分在阿旺鎮長嶺子小學任教,一年後,他被調到木多小學任教,隨後便擔任木多小學校長,如今已在木多小學工作四年。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2

木多小學位於東川區阿旺鎮木多村,海拔大約2200米。距離東川城區50公里。學校覆蓋周圍22個村民小組。始建於1942年。1973年8月,該校翻新重建,全國各地大部均已地名為校名,該校遂更名為“木多小學”。木多小學分別於2009年5月和2010年8月接上級通知,將木多村內另外的期黑小學和刺栗小學收並,完成阿旺鎮中心學校關於撤點並校規劃任務,至此木多村內只有木多小學一所小學。學校總占地面積3653平方米,

包括普通教室一棟,兩層六間教室共274平方米,教職工宿舍一棟,兩層六間共80平方米,學校食堂一棟120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師8名,其中少數民族教師2名,女教師5名。6個教學班有137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89人,寄宿生26名。由於學校硬體設施不足,六年級的學生需要到阿旺鎮中心小學就讀。木多小學是阿旺鎮最艱苦的農村山區小學,從鎮上到學校騎摩托車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
這裡是阿旺鎮彝族聚集地,地處偏僻,條件很差。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3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4

今天一早,我看到段瑞老師發的一則朋友圈,實實在在的揪住了我的心。孩子們每天需要步行五公里到學校上課,不論颳風下雨沒有一個孩子遲到或缺課,其中最小的孩子僅五歲,在去往學校的路途中要過一條河,這條河平日裡水位不高,水也不大,孩子們蹦躂蹦躂也就過河了,可是一下雨河水就會暴漲,弱小的身軀根本無法渡過迅流的河水。然而就是這個時候,他們的老師段瑞在渾濁、湍急的河水裡一次又一次的背一個、抱一個、扛一個……反反復複的把一個個孩子從和這邊送到和那邊,孩子們拿著老師的手機記錄下了這心酸又暖心的一幕幕。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5

後來我瞭解到,段瑞在木多的幾年裡利用週末,走訪了木多村22個村小組,深入到學生家瞭解學生的家境,與家長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從中得知學生的家庭情況後,他通過網路籌集善款,為全校學生購買過冬衣物、學習用品等,通過向朋友介紹了木多小學孩子的相關情況並發出倡議,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的熱心幫助,幾年時間裡,共收到10萬余元的愛心物資,他聯繫愛心人士把學校的舊課桌也更換為新課桌。學校目前還有26名學生得到愛心人士的一對一幫扶。正是因為有他,有這麼一位善良、真實、陽光的老師才讓孩子們一步一步的改變著學習環境和條件。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6

在木多小學的四年,他用語言這樣表達著感情:(下面文字截取于段瑞的《工作四年隨想》文章的部分內容):“學生來自四面八方的自然村落,他們除了31名住校,其餘的每天早晨從家裡來,傍晚回家裡去,有些村子離學校比較遠,大概有1個半小時的路程。也就是說,他們早上要6點出發,才能趕到7:30的早自習;下午4:15放學,他們要到5:45才能趕回家裡。離學校遠的學生,我問他們早上幾點起床,很多同學都說5:00就得起床,以前學校沒有食堂,所有學生早上到校,一直要餓到下午4:15放學才能回家,中午就只能靠營養早餐(一盒牛奶、一個雞蛋)充饑。值得慶倖的是在學校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終於在2015年春開辦了食堂,所有學生都能在學校吃到美味可口的午餐。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7

孩子們回到家之後,並不是拿著手機玩遊戲或者打開電視看動漫(這些東西似乎離他們還很遠),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因為即使日落西山,他們家裡留守的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也還在山間地頭勞作,還未回家。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8

有些家裡養豬養牛,孩子早上要起來喂豬或者放牛,下午回到家,也要做同樣的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鋼筋混凝森林,沒有肯德基、麥當勞,沒有電影院,大多學生家裡連電視都沒有,只有破舊的流在夕陽下的舊房屋,只有默默佝僂著身軀在地裡勞作的婦女和老人,只有躲在柴門前涎著口水偶爾對著路人吠幾聲的大黃狗,只有早上書聲琅琅響徹整個村子傍晚回家道路上嬉皮笑臉的窮孩子。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9

有一天,我問他們的夢想是什麼?有的人說要當科學家,有的人說要當醫生,有的人說要當兵打鬼子,有的人說要當發明家……當然,也有人說要當像我一樣的老師。看看吧,和我們小時候都像啊,自己心裡卻在默默地想:“千萬別想著當老師,萬一哪天你也跟我一樣讀完大學回到了更大的山”。直到那時,我才體驗到什麼叫做孩子天真的笑臉,我才體會到什麼叫天真。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10

我真的很想告訴孩子們,你們真是太天真,在這樣的學校環境和師資力量下,你們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簡直如同白日做夢。學生們的成績非常糟糕,我也曾多次幻想自己能夠力挽狂瀾改變學校這種狀況,我曾用大學老師教我們的方法去教學生,我努力幫助孩子們,我嘗試做一個好老師,我嘗試了各種方法……然而,事與願違,學生們的成績依然很差。有極少數的學生念完小學就不念了,甚至有些女生五年級就去嫁人了(這是真實的),目前學校156名學生中,差不多有60名學生家長比我還小,可見早婚現象嚴重! 能把初中讀完的學生都屈指可數。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11

最終,我發現一個原因: 對於孩子們來說,從每天早上來到學校起,他們心裡的念頭並不是讀書,而是——上午想著吃中午飯,下午盼著放學……每天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2

看完這段文字,我腦海裡浮現出了曾經我去過的邊遠山區困難場景,貧困讓愚昧的人更愚昧,貧困讓無知的人更無知,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改變這樣的貧困、愚昧與無知呢?這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兩個人能做到的,也不是送一次文具,兩次衣物能解決的。很多人認為貧困的人多了,哪管得了那麼多?也有人會說,我還需要幫助呢?我哪還有心情去幫助別人呢?那麼我想說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義務去幫助別人。但是往往有這樣一群人因為善良,感恩,珍惜……他們一直無怨無悔的走在愛心幫扶這條路,他們或許不是老闆,不是有錢人,他們往往很大一部分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但是他們願意用自己的微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這份力量或許是幾塊錢,或許是幾句話,也或許是小小的一個動作。他們在做著,一直都在做著。也許走在愛心幫扶的上會很艱苦,也許會有很多非議和困難,然而不論有多少困難,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直至企業一直都在努力,一位位愛心人士一直在努力,還有千千萬萬名像段瑞這樣默默奉獻的老師在努力著,堅守著。我相信一滴水雖小,千千萬萬滴水就會彙聚成江河,一粒沙雖輕,千千萬萬顆沙就會變成沙漠。讓我們做小小的一滴水,輕輕的一粒沙力所能及、實實在在的用心去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13

剛開始我想給孩子們籌集一匹雨衣和水鞋,後來聽說之前有愛心人士已送助過。我想對於安全隱患除了治標還要治本,雨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過去,段老師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天天在河裡當“傳送帶”,除了孩子們的安全,那老師的安全誰能保障?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意見,發起身邊的愛心人士和我們一起來為木多小學的孩子們,為木多村的貧困村民們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木多小學學生)

孩子們拿著老師的手機記錄下了這心酸又暖心的一幕幕。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5

後來我瞭解到,段瑞在木多的幾年裡利用週末,走訪了木多村22個村小組,深入到學生家瞭解學生的家境,與家長面對面進行交流溝通。從中得知學生的家庭情況後,他通過網路籌集善款,為全校學生購買過冬衣物、學習用品等,通過向朋友介紹了木多小學孩子的相關情況並發出倡議,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的熱心幫助,幾年時間裡,共收到10萬余元的愛心物資,他聯繫愛心人士把學校的舊課桌也更換為新課桌。學校目前還有26名學生得到愛心人士的一對一幫扶。正是因為有他,有這麼一位善良、真實、陽光的老師才讓孩子們一步一步的改變著學習環境和條件。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6

在木多小學的四年,他用語言這樣表達著感情:(下面文字截取于段瑞的《工作四年隨想》文章的部分內容):“學生來自四面八方的自然村落,他們除了31名住校,其餘的每天早晨從家裡來,傍晚回家裡去,有些村子離學校比較遠,大概有1個半小時的路程。也就是說,他們早上要6點出發,才能趕到7:30的早自習;下午4:15放學,他們要到5:45才能趕回家裡。離學校遠的學生,我問他們早上幾點起床,很多同學都說5:00就得起床,以前學校沒有食堂,所有學生早上到校,一直要餓到下午4:15放學才能回家,中午就只能靠營養早餐(一盒牛奶、一個雞蛋)充饑。值得慶倖的是在學校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終於在2015年春開辦了食堂,所有學生都能在學校吃到美味可口的午餐。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7

孩子們回到家之後,並不是拿著手機玩遊戲或者打開電視看動漫(這些東西似乎離他們還很遠),而是幫著家裡做家務,因為即使日落西山,他們家裡留守的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也還在山間地頭勞作,還未回家。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8

有些家裡養豬養牛,孩子早上要起來喂豬或者放牛,下午回到家,也要做同樣的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鋼筋混凝森林,沒有肯德基、麥當勞,沒有電影院,大多學生家裡連電視都沒有,只有破舊的流在夕陽下的舊房屋,只有默默佝僂著身軀在地裡勞作的婦女和老人,只有躲在柴門前涎著口水偶爾對著路人吠幾聲的大黃狗,只有早上書聲琅琅響徹整個村子傍晚回家道路上嬉皮笑臉的窮孩子。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09

有一天,我問他們的夢想是什麼?有的人說要當科學家,有的人說要當醫生,有的人說要當兵打鬼子,有的人說要當發明家……當然,也有人說要當像我一樣的老師。看看吧,和我們小時候都像啊,自己心裡卻在默默地想:“千萬別想著當老師,萬一哪天你也跟我一樣讀完大學回到了更大的山”。直到那時,我才體驗到什麼叫做孩子天真的笑臉,我才體會到什麼叫天真。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10

我真的很想告訴孩子們,你們真是太天真,在這樣的學校環境和師資力量下,你們要實現自己的夢想簡直如同白日做夢。學生們的成績非常糟糕,我也曾多次幻想自己能夠力挽狂瀾改變學校這種狀況,我曾用大學老師教我們的方法去教學生,我努力幫助孩子們,我嘗試做一個好老師,我嘗試了各種方法……然而,事與願違,學生們的成績依然很差。有極少數的學生念完小學就不念了,甚至有些女生五年級就去嫁人了(這是真實的),目前學校156名學生中,差不多有60名學生家長比我還小,可見早婚現象嚴重! 能把初中讀完的學生都屈指可數。

(6月29日早上,段瑞接送學生過河)

11

最終,我發現一個原因: 對於孩子們來說,從每天早上來到學校起,他們心裡的念頭並不是讀書,而是——上午想著吃中午飯,下午盼著放學……每天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12

看完這段文字,我腦海裡浮現出了曾經我去過的邊遠山區困難場景,貧困讓愚昧的人更愚昧,貧困讓無知的人更無知,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改變這樣的貧困、愚昧與無知呢?這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兩個人能做到的,也不是送一次文具,兩次衣物能解決的。很多人認為貧困的人多了,哪管得了那麼多?也有人會說,我還需要幫助呢?我哪還有心情去幫助別人呢?那麼我想說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義務去幫助別人。但是往往有這樣一群人因為善良,感恩,珍惜……他們一直無怨無悔的走在愛心幫扶這條路,他們或許不是老闆,不是有錢人,他們往往很大一部分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仔,但是他們願意用自己的微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這份力量或許是幾塊錢,或許是幾句話,也或許是小小的一個動作。他們在做著,一直都在做著。也許走在愛心幫扶的上會很艱苦,也許會有很多非議和困難,然而不論有多少困難,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直至企業一直都在努力,一位位愛心人士一直在努力,還有千千萬萬名像段瑞這樣默默奉獻的老師在努力著,堅守著。我相信一滴水雖小,千千萬萬滴水就會彙聚成江河,一粒沙雖輕,千千萬萬顆沙就會變成沙漠。讓我們做小小的一滴水,輕輕的一粒沙力所能及、實實在在的用心去做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13

剛開始我想給孩子們籌集一匹雨衣和水鞋,後來聽說之前有愛心人士已送助過。我想對於安全隱患除了治標還要治本,雨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過去,段老師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天天在河裡當“傳送帶”,除了孩子們的安全,那老師的安全誰能保障?希望大家能提出寶貴意見,發起身邊的愛心人士和我們一起來為木多小學的孩子們,為木多村的貧困村民們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木多小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