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HTC Vive汪叢青:沒有VR,5G不需要存在

文 | VR陀螺 雲吞

一個沒有freestyle的小姐姐

由全球通信標準組織GSMA舉辦的2017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簡稱“MWC上海”)於6月28日至7月1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裡雲集了全球移動生態系統最前沿的產品、服務和技術,

為使用者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電子盛宴。

本次共有18家VR/AR相關企業參展。在E1館的VR專區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HTC Vive的大型展臺。Vive展臺呈現出豐富的元素,不僅有VR遊戲體驗、VR電影體驗、VR+行業應用體驗等,此前ViveX demo day上10個展示項目也再一次參展觀眾體驗到VR的技術的先進和奇妙。

在本次MWC上,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在演講和採訪中分享了自己對於VR行業接下來幾大趨勢的看法,以及Vive為當下和未來發展VR做出的努力。

趨勢一:沒有VR,5G不需要存在

汪叢青認為,3G、4G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足夠的,普通的使用上網、郵件、社交等功能都沒有問題。

為什麼我們還會需要5G?唯一的原因是,有了VR,5G才重要,甚至6G才重要。現在真正需要5G的是VR、360度視頻、全景視頻直播或者是為了VR的雲計算。這是一個互相促成的過程,要是沒有VR,5G不需要存在;要是沒有5G,VR的移動化會很困難。現在的VR現在更多還是跟電腦結合,在家裡或者在公司用。長期的VR會跟app結合,需要普及化,可以讓大家真正帶到外面用,就像現在大家戴的眼鏡一樣。
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非常快的、低延時的網路,這就是5G給大家帶來的未來。

趨勢二:無線化VR成本進一步降低

在展臺上,觀眾可以體驗到TPCast Vive無線套件的多用戶BE版,支援VR遊戲中的多人無線對戰。Vive在去年11月1號宣佈了和TPCast的合作,讓Vive成為第一個無線化PC VR。兩個星期前Vive也宣佈和英特爾合作,用成本更低的方法來把VR無線化。這些都是讓VR更加普及、方便的趨勢。

而英特爾和TPCast的方案也有所不同。

TPCast的產品現在已經可以在市場上買到,有單人版和多人版。英特爾則正在做一個標準,產品明年年初才會出來。把這個標準建立好了,會發展給很多不同的廠商去生產。

汪叢青表示,現在在做這種無線傳輸設備的公司,未來會把設計拿過來,然後再普及化,或者是大量化生產。因為要做到更普及的話,成本要更低,量又很大,而這就是國際標準的好處,

可以讓更多廠商一起使用。兩種路徑各有特色,TPCast的上市速度更快,而標準化可以讓未來的成本降低,同時讓更多的廠商得到這樣的方案。

趨勢三:VR將顛覆行業趨勢和商業模式

下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垂直化或者商業化,讓更多的企業來用到VR。VR很有機會來顛覆現在行業中的趨勢和商業模式。今年Vive展臺現場的展示就包括了運動體驗區的乒乓、拳擊和弓箭,醫療體驗區的WiseMind VR治療平臺,酒店體驗區的VR酒店樣板間和VR婚禮預覽系統,以及工業應用體驗區的摩托車和噴氣式飛機模型等。

以VR婚禮預覽為例,一個酒店可以使用VR來展示在酒店裡辦婚禮的場景,向所有潛在的使用者提供很細節的資訊,包括食物是什麼樣的、花是什麼樣的。現在已經有很多酒店都在考慮將VR和婚禮結合的方式。如果用VR來進行設計,會達到雙倍的效率。如果在醫療上用到VR,可以先掃描病人身體,做一個模擬的開刀,來提高真正手術的成功率。我們還可以用VR的設備來去止痛、治療心理疾病等等。

VR對工作也非常有價值。在未來,戴上頭盔,在良好的網路環境下,就可以隨時去“上班”,不再需要每天花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在路上;也不需要每個禮拜坐飛機出差。汪叢青表示自己現在可能有70%-80%的時間是在出差。如果以後有一個很好的VR會議系統,可能可以減少一半,甚至更少的用在出差上的時間,從而有更多的自由。

趨勢四:IP助力VR普及化

汪叢青談到,在前不久的E3上, 3A級的VR遊戲開始進入市場,IP效應顯著。比如《輻射4 VR》的。《輻射4》在全世界有千萬級使用者,內容時長達到100多個小時。現在好的VR遊戲可能也就一兩個小時,現在有了這種100個小時,而且是非常高清、非常沉浸感的內容,會給VR帶來新的潮流。

在本次MWC上海上,汪叢青宣佈了由日本知名遊戲開發商SQUARE-ENIX開發的《乖離性百萬亞瑟王VR》(中文版)即將於下個月獨家首發Viveport應用商店。該遊戲中文版由Vive Studios獨家發行,是風靡全球的卡牌遊戲《百萬亞瑟王》的VR版。

在電影IP方面,Vive今天的展臺上能看到兩個大IP,《蜘蛛俠》和《變形金剛5》。這兩部電影剛剛上映或者即將上映,同時都推出了新的VR體驗,同步登陸Viveport和Vive Arcade。這代表好萊塢和VR越來越緊密的結合。在過去一年中,基本上每一部大片出來都會推出3、5分鐘、或者10分鐘、20分鐘的VR體驗,這個會變成標準。以後的大片如果沒有VR內容,會讓人覺得很奇怪。

汪叢青還特別提及,有一部電影會帶來比上面兩部更大的影響。明年三月份有一個新電影出來,叫做《玩家一號》,導演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它講述了二十年、三十年以後的未來,VR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Vive是這部電影在VR上唯一的合作夥伴。所以在明年三月份,全世界會有上億的人終於來瞭解什麼是VR。汪叢青認為現在這個行業,不是說內容不夠好、技術不夠好,而是說不夠被人瞭解、不夠普及化。

趨勢五:VR影院發展速度比肩VR線下體驗店

Vive展臺上也對VR影院有所展示。汪叢青說,在今年的前幾個月,全世界都有新的VR影院建立。不管是IMAX、國美、SoReal還是數字王國,都宣佈會在接下來半年內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VR影院進入市場。就像在上一年,VR線下體驗店從幾十個、幾百個到幾千個,VR影院也會是一樣的發展速度。

趨勢六:觸覺、眼球追蹤等技術將有大發展

在汪叢青看來,接下來幾年很重要的發展是觸覺。觸覺不僅僅是震動,還會包括更加複雜的溫度、全身的觸覺等。最近ViveX加速器投資了一個全身觸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叫做bHaptics,他們的設備非常低成本,有87個振動器。甚至還有人會去做設備,把味道也帶入VR中,讓VR用戶聞到上千種不同的味道,讓沉浸感達到一個新的程度。HTC Vive還投資了七鑫易維,他們做出了眼球追蹤的系統,直接可以插在現在的Vive裡面,讓用戶做眼球的互動。

趨勢七:VR是最後的螢幕

對於現在非常吃香的一些企業來說,要小心VR了。比如手機,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帶在身邊,使用上面不同的app,非常依賴它。但是在接下來的10年,手機會越來越不重要,會被頭戴式的電腦所取代。這個趨勢對目前通信行業最重要的兩種公司有重大的影響。

螢幕的概念是在前面100年發展的概念。在100年之前,大家還沒有螢幕的概念。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做了第一部電影。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做不同的螢幕,電視機、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到現在的VR。但是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我們會減少螢幕,我們之前依賴的螢幕會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少。再到30、40年後,螢幕可能完全就不見了。所以VR不是我們第六個螢幕或者第七個螢幕,VR是我們最後的螢幕。

趨勢八:下一代人更加依賴VR和AR設備

汪叢青還特別提到,我們的孩子會學習到更多,會更早變成有智慧的人。這幾天HTC Vive的展臺有很多5歲、6歲的孩子,都在排隊體驗VR,而且玩的很開心。這些孩子是跟VR一起長大的,們是“V世代”。一零後的孩子是代表我們的未來,而且他們的未來和我們的未來不同,他們的未來不再會依賴手機,而是VR和AR的設備。

最後,在未來VR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中,汪叢青也展開了暢想:科技會給你帶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這個美好的未來會讓我們全部資源無限化,會讓距離不重要,會讓時間更多,會讓我們現在的矛盾不存在,會讓錢不這麼重要,而且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知識和智慧。

我們的聯繫方式:

商務合作 | 採訪 | 投稿 :

投稿郵箱:tougao@youxituoluo.com

酒店體驗區的VR酒店樣板間和VR婚禮預覽系統,以及工業應用體驗區的摩托車和噴氣式飛機模型等。

以VR婚禮預覽為例,一個酒店可以使用VR來展示在酒店裡辦婚禮的場景,向所有潛在的使用者提供很細節的資訊,包括食物是什麼樣的、花是什麼樣的。現在已經有很多酒店都在考慮將VR和婚禮結合的方式。如果用VR來進行設計,會達到雙倍的效率。如果在醫療上用到VR,可以先掃描病人身體,做一個模擬的開刀,來提高真正手術的成功率。我們還可以用VR的設備來去止痛、治療心理疾病等等。

VR對工作也非常有價值。在未來,戴上頭盔,在良好的網路環境下,就可以隨時去“上班”,不再需要每天花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在路上;也不需要每個禮拜坐飛機出差。汪叢青表示自己現在可能有70%-80%的時間是在出差。如果以後有一個很好的VR會議系統,可能可以減少一半,甚至更少的用在出差上的時間,從而有更多的自由。

趨勢四:IP助力VR普及化

汪叢青談到,在前不久的E3上, 3A級的VR遊戲開始進入市場,IP效應顯著。比如《輻射4 VR》的。《輻射4》在全世界有千萬級使用者,內容時長達到100多個小時。現在好的VR遊戲可能也就一兩個小時,現在有了這種100個小時,而且是非常高清、非常沉浸感的內容,會給VR帶來新的潮流。

在本次MWC上海上,汪叢青宣佈了由日本知名遊戲開發商SQUARE-ENIX開發的《乖離性百萬亞瑟王VR》(中文版)即將於下個月獨家首發Viveport應用商店。該遊戲中文版由Vive Studios獨家發行,是風靡全球的卡牌遊戲《百萬亞瑟王》的VR版。

在電影IP方面,Vive今天的展臺上能看到兩個大IP,《蜘蛛俠》和《變形金剛5》。這兩部電影剛剛上映或者即將上映,同時都推出了新的VR體驗,同步登陸Viveport和Vive Arcade。這代表好萊塢和VR越來越緊密的結合。在過去一年中,基本上每一部大片出來都會推出3、5分鐘、或者10分鐘、20分鐘的VR體驗,這個會變成標準。以後的大片如果沒有VR內容,會讓人覺得很奇怪。

汪叢青還特別提及,有一部電影會帶來比上面兩部更大的影響。明年三月份有一個新電影出來,叫做《玩家一號》,導演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它講述了二十年、三十年以後的未來,VR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Vive是這部電影在VR上唯一的合作夥伴。所以在明年三月份,全世界會有上億的人終於來瞭解什麼是VR。汪叢青認為現在這個行業,不是說內容不夠好、技術不夠好,而是說不夠被人瞭解、不夠普及化。

趨勢五:VR影院發展速度比肩VR線下體驗店

Vive展臺上也對VR影院有所展示。汪叢青說,在今年的前幾個月,全世界都有新的VR影院建立。不管是IMAX、國美、SoReal還是數字王國,都宣佈會在接下來半年內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VR影院進入市場。就像在上一年,VR線下體驗店從幾十個、幾百個到幾千個,VR影院也會是一樣的發展速度。

趨勢六:觸覺、眼球追蹤等技術將有大發展

在汪叢青看來,接下來幾年很重要的發展是觸覺。觸覺不僅僅是震動,還會包括更加複雜的溫度、全身的觸覺等。最近ViveX加速器投資了一個全身觸覺解決方案提供商叫做bHaptics,他們的設備非常低成本,有87個振動器。甚至還有人會去做設備,把味道也帶入VR中,讓VR用戶聞到上千種不同的味道,讓沉浸感達到一個新的程度。HTC Vive還投資了七鑫易維,他們做出了眼球追蹤的系統,直接可以插在現在的Vive裡面,讓用戶做眼球的互動。

趨勢七:VR是最後的螢幕

對於現在非常吃香的一些企業來說,要小心VR了。比如手機,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帶在身邊,使用上面不同的app,非常依賴它。但是在接下來的10年,手機會越來越不重要,會被頭戴式的電腦所取代。這個趨勢對目前通信行業最重要的兩種公司有重大的影響。

螢幕的概念是在前面100年發展的概念。在100年之前,大家還沒有螢幕的概念。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做了第一部電影。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做不同的螢幕,電視機、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到現在的VR。但是在接下來的十幾年裡,我們會減少螢幕,我們之前依賴的螢幕會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少。再到30、40年後,螢幕可能完全就不見了。所以VR不是我們第六個螢幕或者第七個螢幕,VR是我們最後的螢幕。

趨勢八:下一代人更加依賴VR和AR設備

汪叢青還特別提到,我們的孩子會學習到更多,會更早變成有智慧的人。這幾天HTC Vive的展臺有很多5歲、6歲的孩子,都在排隊體驗VR,而且玩的很開心。這些孩子是跟VR一起長大的,們是“V世代”。一零後的孩子是代表我們的未來,而且他們的未來和我們的未來不同,他們的未來不再會依賴手機,而是VR和AR的設備。

最後,在未來VR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中,汪叢青也展開了暢想:科技會給你帶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這個美好的未來會讓我們全部資源無限化,會讓距離不重要,會讓時間更多,會讓我們現在的矛盾不存在,會讓錢不這麼重要,而且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知識和智慧。

我們的聯繫方式:

商務合作 | 採訪 | 投稿 :

投稿郵箱:tougao@youxituol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