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這3個建議你務必收藏

又到了分享知識的時候,寶寶剛剛就抓著一個看起來像蘋果的小球,啃來啃去,我靜靜地看著他,對他笑,當然,那個玩具是乾淨的。看著他吱吱呀呀的樣子,想到剛聽的dr.魏分享的內容,

我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正在產生,他看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比如他手裡的玩具小球。

今天的分享中,Dr.魏 用了一個案例導入,他說:4歲的孩子和加州大學的學生,誰更聰明?據研究表明,在一些需要靈活思維任務中,小孩子的表現比大學還要聰明。

有的家長可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學生對我們生活的環境過於瞭解,思維僵化根深蒂固,

對於一件事怎麼解決就很直接的條件反射,答出或做出任何一個人都會做出的反應。比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樣的認知內必然發生的事情。

大學生的思維被生活經歷所限制,但是孩子卻不一樣,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並且會說出很多讓你破涕為笑的話,做出很多讓你都覺得驚訝的事情。

就像有位媽媽留言說:有一次帶孩子外出,在車上看外面的風景,孩子指著遠處的煙囪說:媽媽,你看外面的風景,煙囪中冒出了雲朵!聽到這樣的話,誰能不為之動容呢?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簡單單純。

孩子的思維靈活的,研究發現,孩子在比較新穎的事物或者挑戰中的表現,很可能比大人聰明。因為她們能根據看到的新事物、新情景,

靈活的調整自己的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小孩子拿著一個蘋果手機、iPad甚至更智慧的玩意兒,能夠很快的學會並且操作。孩子之所以能做到這些,並不是孩子有多少經驗或者知識的積累,而恰恰是因為你的經驗限制了你接受新的資訊,而孩子的思維卻更加靈活。

那麼,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呢?Dr.魏提出了三點建議:

01 儘量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好奇

好奇心就是進化安排好了的學習機制,促使你的孩子保持學習的心態,抓住一切機會去獲取新的資訊。只要不是危險的,就應該鼓勵孩子去好奇,去學習。

比如:孩子在看院子裡的小雞小鴨吃東西的時候,不要打斷孩子,說遠離這些不乾淨的東西。這個時候有關動物的行為資料正在植入他的大腦,

他在學著去接觸和瞭解動物的世界。

孩子的好奇心,好奇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使勁塞給孩子的。是要不斷的去發現孩子對什麼感興趣,這對激發孩子學習有很大的好處。所以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遊樂場、去春遊、去博物館去一切孩子沒有接觸過的地方,讓他在大自然的自由環境中成長。

02 刻意的去營造環境和氛圍還孩子去探索發現成長

父母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比如可以給孩子買些開放性較強的玩具,比如樂高、積木、黏土等這類可以隨機組合讓孩子去創作的玩具。讓孩子在玩的時候鍛煉自己的創意思維,還可以讓他感受到創作的樂趣。

這樣的話,他會不斷地去尋求新的事物,也不會看到舊的事物沒有了興趣,一直保持著好奇心!

03 管住嘴,不隨便評價和批評孩子

Dr.魏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孩子在外面玩,突然很開心的跑來說:“媽媽,你看我撿到個什麼?”,你一看,不就是個又髒又破的橡皮筋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像發現了新大陸,很是開心,拿來向你炫耀,如獲至寶。

這時候如果你很嚴厲的就來一句:“這麼髒的東西,趕緊扔掉!”再比如來一句:“哇,這是什麼?看起來好有趣。你覺得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你可以感受一下這兩種回答,哪個會讓你更舒服!我們做父母的感受和孩子是一樣的,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好好說話,不受打擊。

既然孩子在這個大環境裡成長,就不要隨意否定他們,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探索能力、培養自己好奇心的機會。但這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可接受的資訊還很少。你要有意的引導孩子去發現他沒發現的美好。

Dr.魏說,父母教育孩子,肯定是希望孩子比父母更聰明,所以當孩子在培養自己的開放性思維的時候,切記不要打擾他,並且要學會去引導孩子,所以未來孩子一定會更聰明!

教育培養孩子,第一要義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才是孩子接受知識和學習其他技能的驅動力。做父母的應該要好好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才對。

只要孩子還在成長,只要你掌握了這些育兒的小技巧,任何時候都可以摸摸身邊孩子的頭,告訴他們勇敢出發,去探索這未知的世界。而不是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裡,自以為到了全世界!

02 刻意的去營造環境和氛圍還孩子去探索發現成長

父母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比如可以給孩子買些開放性較強的玩具,比如樂高、積木、黏土等這類可以隨機組合讓孩子去創作的玩具。讓孩子在玩的時候鍛煉自己的創意思維,還可以讓他感受到創作的樂趣。

這樣的話,他會不斷地去尋求新的事物,也不會看到舊的事物沒有了興趣,一直保持著好奇心!

03 管住嘴,不隨便評價和批評孩子

Dr.魏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孩子在外面玩,突然很開心的跑來說:“媽媽,你看我撿到個什麼?”,你一看,不就是個又髒又破的橡皮筋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就像發現了新大陸,很是開心,拿來向你炫耀,如獲至寶。

這時候如果你很嚴厲的就來一句:“這麼髒的東西,趕緊扔掉!”再比如來一句:“哇,這是什麼?看起來好有趣。你覺得這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你可以感受一下這兩種回答,哪個會讓你更舒服!我們做父母的感受和孩子是一樣的,我們都希望對方能好好說話,不受打擊。

既然孩子在這個大環境裡成長,就不要隨意否定他們,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探索能力、培養自己好奇心的機會。但這過程中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可接受的資訊還很少。你要有意的引導孩子去發現他沒發現的美好。

Dr.魏說,父母教育孩子,肯定是希望孩子比父母更聰明,所以當孩子在培養自己的開放性思維的時候,切記不要打擾他,並且要學會去引導孩子,所以未來孩子一定會更聰明!

教育培養孩子,第一要義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才是孩子接受知識和學習其他技能的驅動力。做父母的應該要好好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才對。

只要孩子還在成長,只要你掌握了這些育兒的小技巧,任何時候都可以摸摸身邊孩子的頭,告訴他們勇敢出發,去探索這未知的世界。而不是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認知世界裡,自以為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