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統桿秤製作: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古老傳承

掛在牆上的手工桿秤。

曾幾何時,桿秤是走街串巷、集市擺攤商販們買賣交易稱量必需的工具,

有生意來臨的時候,小販掛好秤砣,將貨物放進秤盤,提起秤桿,“看,給您秤得高高的”,顧客看著高高翹起的秤尾,生意自然也就做成了。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秤不斷地推廣普及,桿秤製作這種錙銖必校、毫釐必究的純手工精細活,在先進、便捷的度量工具層出不窮中逐漸沒落,漸漸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之中。

在洪江市黔陽古城內,

有一家“黎許生桿秤店”,記者幾次路過,卻始終不見裡面有人製作桿秤,詢問當地居民後方才得知原來店主人年事已高,早已不做秤了。好在店裡雖已不賣秤,主人家仍舊住在屋裡,記者有幸採訪到了黔陽古城最後的手工桿秤製作人——黎許生。

今年80 歲高齡的黎老看上去還很是健朗,“前兩年我的眼睛看不見,就已經不做秤了,現在家裡頭亂得很,見笑了。”店內的設施有些雜亂陳舊,

記者看到,曾經的操作臺上放滿了雜物,一些砝碼和制秤工具淩亂地堆放其中,最為顯眼的還是懸掛在牆上三杆大小不一的手工桿秤。黎老指著牆上的稱,帶著一絲遺憾說道:“一般秤分為大中小三個型號,大的能秤50公斤,小的能秤20 公斤,牆上這幾桿秤還沒有校秤、打秤星,還是兩年前就擱下了,現在年紀大了,更做不成嘍。”

黎老告訴記者,他14 歲開始學做杆稱,從一開始跟在師傅身後當一個小學徒,

到出師開店收徒,這一做就是60 多年。在過去,有著“不識秤花,難以當家”的說法,因此制秤工被稱“百工之首”,在那個年代裡一度稱得上是“金飯碗”。談及桿秤的輝煌歷史,黎老顯得很是激動,“不僅僅是在黔城,當年洪江、安江很多人都做這一行,桿秤最紅火的時候是解放初期,那個時候成立高級合作社,來買秤的都是直接拿繩子捆著,用扁擔挑著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生意也很不錯,
改革開放以後商品交易增多,用桿秤的人也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好幾十桿秤……”

聽黎老介紹,傳統桿秤的製作工藝可謂是歷史悠久,早在2000 多年前,古人就運用杠杆原理發明了木桿秤。關於它的來源有兩種傳說:一說是魯班發明的,他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 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

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 兩,並頒佈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另一種說法是範蠡所制,他從一個魚販得到啟示,先用根竹竿,一邊放水筒,一邊放魚,利用杠杆原理發明,後來他進行改造,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 顆星花,定13 兩為一斤,但因為有些商家缺斤少兩,便添加“福祿壽”三星,表明,缺一兩少福,缺二兩少祿,缺三兩少壽。直到20 世紀50 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 兩一斤。

做秤是件費時費心的純手工技術活,工序繁瑣,一個技術嫺熟的桿秤匠人一天下來也只能做一把秤。製作一桿秤,要經過選材、刨木、制胚、刨圓、打磨、包銅管、配砣、定刀口、定星位、打眼、裝鉤、磨光、校稱、染色……大大小小需要數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就會有偏差,前功盡棄。

“人們要是誇秤好,只會說‘這秤准’,而不會說‘這秤漂亮’,所以做秤人的手藝全體現在秤准與不准之間。”說到這裡,黎老的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做秤其實就是做人。正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秤的刻度一絲一毫都不能有偏差。秤要准,關鍵有兩點:一是秤紐和刀口的位置要准,這決定了秤砣的分量,秤砣不對,稱重結果也會不同;二是打秤星,前面差一線,到後面稱下來就可能就會差幾斤。”

黎老說:“ 我這輩子收過3 個徒弟,其中兩個已經去世了,還有一個也有六七十歲了,聽說現在也不做秤了,我的手藝已經算是失傳了。但我也沒有什麼遺憾和不舍,因為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每種事物的消亡總有它的道理。我這門桿秤製作手藝雖然失傳了,但是桿秤凝聚著古人的聰明智慧,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這種精神上的延續和傳承永遠不會斷絕。”

黎許生在製作桿秤。(資料圖片)

把秤制統一改為10 兩一斤。

做秤是件費時費心的純手工技術活,工序繁瑣,一個技術嫺熟的桿秤匠人一天下來也只能做一把秤。製作一桿秤,要經過選材、刨木、制胚、刨圓、打磨、包銅管、配砣、定刀口、定星位、打眼、裝鉤、磨光、校稱、染色……大大小小需要數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道道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就會有偏差,前功盡棄。

“人們要是誇秤好,只會說‘這秤准’,而不會說‘這秤漂亮’,所以做秤人的手藝全體現在秤准與不准之間。”說到這裡,黎老的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做秤其實就是做人。正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秤的刻度一絲一毫都不能有偏差。秤要准,關鍵有兩點:一是秤紐和刀口的位置要准,這決定了秤砣的分量,秤砣不對,稱重結果也會不同;二是打秤星,前面差一線,到後面稱下來就可能就會差幾斤。”

黎老說:“ 我這輩子收過3 個徒弟,其中兩個已經去世了,還有一個也有六七十歲了,聽說現在也不做秤了,我的手藝已經算是失傳了。但我也沒有什麼遺憾和不舍,因為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每種事物的消亡總有它的道理。我這門桿秤製作手藝雖然失傳了,但是桿秤凝聚著古人的聰明智慧,是正直無私、光明磊落的象徵,這種精神上的延續和傳承永遠不會斷絕。”

黎許生在製作桿秤。(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