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最厲害的皇帝,如果不是他,中國格局完全不同

在中國古代封建皇權裡,最重要的,莫過於新老皇帝的交接。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戰亂紛爭四起。對於這個問題,秦始皇想打的肯定有不少人。秦始皇正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

導致胡亥、趙高、李斯三人上位,把大秦帝國帶到溝裡。

到了清朝的時候,這個問題依然沒能解決。在最早入關的時候,除了皇帝,還有孝莊皇太后跟攝政王多爾袞兩個真正的實權人物。所以,康熙被安排為皇帝時,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但到了康熙確立繼承人的時候,

各種搞大事情的情況不斷出現,最後是雍正莫名其妙的當上了皇帝。

雍正是一個經歷過無數盤狼人殺的男人,從親爹到親兄弟,凡是擋住他奪得皇位的人,統統要被幹掉。其他皇子也一樣,下手的時候毫不手軟,絲毫沒有考慮到半點血緣關係。

要是每次換皇帝都要這麼幹的話,估計愛新覺羅家族可以提前回到關外放羊,重新過上一口窩窩頭一口雪的苦日子。

這種事情,雍正自然不樂意。所以深知長夜漫漫,坑多水深,可要想跨過去,就得提前做好準備。為了防範後世子孫繼續這麼搞事情,必須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保證每任皇帝都能搞好跟下一任皇帝的接班問題。

過去選下任皇帝的時候,往往會把嫡長子放在首要考慮的地位。

這麼做的弊端其實很多,誰也不能保證嫡長子就適合當皇帝,阿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不按嫡長子,而是提前公佈繼承人的名單呢?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的禍亂。因為朝裡的大臣,皇子之間都會各站山頭,

相互攻擊,最終導致打得不可開交。一不小心,還可能又打回關外牧馬的時代。

所以,雍正想要搞一套放心的制度,自然避開這些巨坑,他弄的那一套叫“秘密立儲”。這套東西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不再考慮嫡長子繼承,

而是根據真本事來衡量。選的時候,老皇帝會在生前就確立好,但不會公開,而是放在一個盒子裡。等到駕崩的那天,再由大臣打開,宣佈新皇帝的人選。

這麼做的好處,也跟雍正的習慣有關。雍正習慣大權獨攬,而過去清朝在挑選繼承人時,宗室是有權利參與的,現在的話,只能是由皇帝一人說了算。

雍正費盡心思搞出來的這一套制度,確實給後來幾任皇帝接班時,解決了大問題。從乾隆、嘉慶、道光,直到咸豐,中間大致100年的時間裡,都是採用這套制度確立新皇帝人選。到了後來,慈禧掌權以後,這套制度才被廢除。

直到咸豐,中間大致100年的時間裡,都是採用這套制度確立新皇帝人選。到了後來,慈禧掌權以後,這套制度才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