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最厲害的皇帝,如果不是他,中國格局完全不同

在中國古代封建皇權裡, 最重要的, 莫過於新老皇帝的交接。 稍有不慎, 可能就是戰亂紛爭四起。 對於這個問題, 秦始皇想打的肯定有不少人。 秦始皇正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 導致胡亥、趙高、李斯三人上位, 把大秦帝國帶到溝裡。

到了清朝的時候, 這個問題依然沒能解決。 在最早入關的時候, 除了皇帝, 還有孝莊皇太后跟攝政王多爾袞兩個真正的實權人物。 所以, 康熙被安排為皇帝時, 並沒有出什麼大亂子。

但到了康熙確立繼承人的時候, 各種搞大事情的情況不斷出現, 最後是雍正莫名其妙的當上了皇帝。

雍正是一個經歷過無數盤狼人殺的男人, 從親爹到親兄弟, 凡是擋住他奪得皇位的人, 統統要被幹掉。 其他皇子也一樣, 下手的時候毫不手軟, 絲毫沒有考慮到半點血緣關係。

要是每次換皇帝都要這麼幹的話, 估計愛新覺羅家族可以提前回到關外放羊, 重新過上一口窩窩頭一口雪的苦日子。

這種事情, 雍正自然不樂意。 所以深知長夜漫漫, 坑多水深, 可要想跨過去, 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為了防範後世子孫繼續這麼搞事情, 必須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保證每任皇帝都能搞好跟下一任皇帝的接班問題。

過去選下任皇帝的時候, 往往會把嫡長子放在首要考慮的地位。 這麼做的弊端其實很多, 誰也不能保證嫡長子就適合當皇帝, 阿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如果不按嫡長子, 而是提前公佈繼承人的名單呢?這麼做的後果, 就是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的禍亂。

因為朝裡的大臣, 皇子之間都會各站山頭, 相互攻擊, 最終導致打得不可開交。 一不小心, 還可能又打回關外牧馬的時代。

所以, 雍正想要搞一套放心的制度, 自然避開這些巨坑, 他弄的那一套叫“秘密立儲”。 這套東西說起來也很簡單, 就是不再考慮嫡長子繼承,

而是根據真本事來衡量。 選的時候, 老皇帝會在生前就確立好, 但不會公開, 而是放在一個盒子裡。 等到駕崩的那天, 再由大臣打開, 宣佈新皇帝的人選。

這麼做的好處, 也跟雍正的習慣有關。 雍正習慣大權獨攬, 而過去清朝在挑選繼承人時, 宗室是有權利參與的, 現在的話, 只能是由皇帝一人說了算。

雍正費盡心思搞出來的這一套制度, 確實給後來幾任皇帝接班時, 解決了大問題。 從乾隆、嘉慶、道光, 直到咸豐, 中間大致100年的時間裡, 都是採用這套制度確立新皇帝人選。 到了後來, 慈禧掌權以後, 這套制度才被廢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