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大集上,賣瓜小夥心地善良,大爺買三個瓜,只收兩個瓜的錢

唐山大集上,小編看到倆個賣沙白瓜的九零後小夥,

聽小夥說這是切開的第三個沙白瓜,供路人品嘗,這瓜的顏色讓人一眼便能看出瓜的品質。

兩位賣瓜的小夥是山東人,由於家鄉瓜不太好賣,便第一次拉來唐山大集市,聽小夥說,他們這一大車足足拉了5噸,今天賣的好的話,半天就能賣出去5千斤。

路過一位美女:“這瓜咋賣?”“一塊錢一斤”“甜嗎?”“美女先嘗嘗,個個保甜,好吃了再買。”

品質好的東西就是不愁賣,這位小夥看到買瓜的路人不少,

沒品嘗便直接挑了兩個,10塊錢,不貴吧?

這個招牌特別醒目“批發價,沙白瓜,1.5元一斤”其實小夥熱賣一塊錢一斤。

這位大嬸直接從車裡挑了兩個沙白瓜,

隨便挑,隨便選,品質好的瓜賣的就是快。

圖中農村大爺嘗著瓜甜,便從車裡挑了3個沙白瓜“大爺,您這三個瓜是16塊錢。”

大爺在上衣兜裡找了好久,掏出來一個裹在一起的紅色塑膠袋,打開來,原來是大爺的“錢包”,記得小時候,奶奶帶我去小賣部買東西時,總是從上衣兜裡掏出用小手絹或塑膠袋包錢的錢包,大爺非常謹慎的拿出張20元大鈔,“大爺,這三個瓜就給10塊錢吧,算你兩個瓜的錢。”大爺高興地:“那不行,你也不易,豈不是賠錢賣給我。”“大爺您就拿去吧”大爺走後,小編問小夥:“你這麼賣瓜給大爺,

賠錢了吧。”“老人歲數大了,來錢不易,我不賺大爺錢便是。”說完小編為小夥豎起了大拇指。

小夥用個塑膠桶做錢匣子,他說這個好用,找錢方便,既是錢匣子,累了也可以當做板凳坐坐,願小夥的瓜越賣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