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勞動力市場上的“新領”,需要的是技術而非大學文憑【好奇心日報】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佈,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西維吉尼亞州美國太空火箭中心電 - 幾年之前,肖恩·布裡奇(Sean Bridges)與母親琳達(Linda)住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維雷福德。他們唯一的收入是母親每月社保傷殘福利金。他申請在沃爾瑪和漢堡王工作,但遭到了拒絕。

雖然布裡奇沒有工作經驗,但他也是有一技之長的。他自己製造並賣出了一些簡裝的電腦,還在一所社區大學裡修過資訊科技。2013 年,當布裡奇聽說附近有一個 IBM 公司的運營中心在招聘,

他提交了申請,還用上了他的這些技術。

25 歲的布裡奇是一名電腦安全分析師,年薪 4.5 萬美元。在阿巴拉契亞地區不景氣的經濟狀況下,這樣的收入足以讓布裡奇擁有自己的公寓、車子和零花錢,當然,還有職業理想。

他說:“我實現了一個大的突破,這才是我需要的。”

圖片版權:Mark Ovaska/《紐約時報》

布裡奇代表著美國勞動力市場上一個新興的工種,也就是所謂的“新領”(new-collar),或者叫中等技術職業。美國目前面臨的一個困境是,如何讓三分之二沒有四年大學文憑的成年人找到合適的工作。相對于傳統招聘的遴選機制,如大學文憑、工作經歷和個人推薦,布裡奇的經歷則顯示了一技之長的重要性。重視技能而非教育背景,

為人才招聘、個性化培訓和躋身中產之列開闢了一條新的通路。

在美國試圖改善那些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掉隊”人群生活狀況的背景下,這種以技術見長的招聘機制一度顯得十分重要,而“掉隊”者當中的很多人都把選票投給了特朗普。

克林頓政府的勞工部長羅伯特·裡奇說:“我們亟需為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人打開一條通往中產階級的通路,製造業曾經就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必須創立一個行之有效的體系。”目前裡奇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授。

以技術為基礎的理念在非營利組織、學校、州政府和企業中越來越受到推崇,這些機構也互相聯合推出相關的項目。週三,技術培訓方式得到了微軟公司的極大認可。微軟公司宣佈出資 2500 萬美元,幫助一個名為 Skillful 的技術類招聘、培訓以及教育促進項目。Markle 基金會去年在科羅拉多州發起了這一項目,

微軟公司的贊助將用於項目在此地的擴展以及在其他州的推廣。

微軟總裁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說:“我們需要新的方法,否則就會更多的人被經濟發展甩在後面。”

目前許多以技術為核心的培訓專案是否能大量推廣、並在大範圍內改進招聘機制還有待考證。但技術類培訓已經獲得了初步成效,並且在科技行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這對於其他行業來說可能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

這些技術類工作之所以搶手,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這些工作都有明確的任務,可以通過測試和檢驗來確定成功或是失敗。同時,對於技術類工作的需求也在暴漲。

非盈利社會機構 Opportunity@Work 發起於 2015 年的重點專案 TechHire 正在迅速擴張。TechHire 向全國參加培訓的工人們提供資金扶持和專業指導,並通過發展當地求職、培訓和用工單位三方網路説明求職者找到工作。

熱門技術

LinkedIn 的研發人員對年度最熱門技術做了一個排行。2016 年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技術幾乎都與科技相關。除了所謂的硬技術,職業再培訓通常也包括軟技能的培養。

硬技術

雲計算專長

資料採擷和資料分析

智慧手機應用開發

使用者介面設計

網路安全專長

軟技能

溝通能力

好奇心

適應能力

同理心

時間管理能力

開放思維

僅僅在兩年時間內,TechHire 覆蓋了 72 所社區大學、237 個培訓機構以及 1300 名受聘人員,幫助了 4000 名在崗工人。

Opportunity@Work 的主席拜倫·奧古斯特(Byron Auguste)表示,TechHire 的使命之一就是消除“建立在大學文憑基礎之上的文化霸權”。

肯塔基州佩恩茨維爾的妮可·克拉克(Nichole Clark)去年在廣播裡聽到了 TechHire 在肯塔基州東部的一條廣告。廣告中的專案提供為期半年的軟體程式設計培訓,還包括一份週薪 400 美元的實習工作。對於 24 歲的妮可來說,這份實習的收入與她當必勝客經理的薪酬相差無幾。

妮可說,沒有大學文憑,她只能在速食店、零售店或是醫生辦公室之類的地方尋求一些低薪的工作。她還表示,TechHire 的專案可能是“找到高薪工作的一個途徑,這也是最重要的。”

妮可通過了線上選拔考試和麵試,成功進入了這一專案。TechHire 有多種職能,它經常提供培訓基金,但在這個專案中,TechHire 讓學員聚在一起,與軟體發展諮詢公司 Interapt 合作,向大家提供諮詢服務和最佳實務操作資訊。阿巴拉契亞地區委員會對這一專案提供了 270 萬美元的培訓津貼。

在學習了四個月的全日制軟體程式設計課程之後,學員們還有兩個月與 Interapt 軟體發展人員共同工作的機會。妮可在五月份進入 Interapt 公司實習。妮可所在團隊負責的是軟體品質保證與檢測,她目前的年薪超過 4 萬美元,是她在必勝客收入的兩倍左右。

妮可對自己的職業的未來很有信心。她說:“如果你掌握了這些技術,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機會。”

圖片版權:Luke Sharrett/《紐約時報》

在科羅拉多州,Skillful 致力於提高有用資訊在求職者、雇傭方、教育人員、政府和本地培訓機構之間的流通。這一組織主要關注技術、醫療保障與高級製造業方面的工作資訊。

有 90 家公司曾與 Skillful 的工作人員與搭檔合作來改善和明確職位描述。這一資料有助於線上“培訓搜索”工具的完善,“培訓搜索”工作可以顯示薪資範圍、所需技能、培訓專案和附近職位空缺等資訊。這一工具由領英(LinkedIn)的研究人員開發。(微軟公司去年收購了 LinkedIn,LinkedIn 也是 Skillful 機構的合作夥伴。)

Markle 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鄒·拜爾德(Zoë Baird)說道:“我們試圖利用技術和資料等擾亂經濟的因素來刺激勞動力市場,從而幫助美國的勞動者們。”

31 歲的羅·加里哥斯(Ron Gallegos)也是 Slillful 項目的受益者之一。他做設施經理多年,在零售商店內負責監督保潔人員的工作,但他不懈地想要找一份技術性的工作。

他兼職修理電視、小裝置和個人電腦,但他是自學成才,並沒有大學文憑、相關培訓或是技能認證等。

所以在 2015 年年末,加里哥斯為參加電腦技術的培訓以及獲得認證而選擇脫產學習,之後他還學習了網路安全的課程。

在他們當地的社區大學裡,來自 Skillful 的代表會介紹找工作、寫簡歷、尋求財政支持和人際關係方面的經驗。在一次活動中,加里哥斯獲知他要參加的一個網路安全課程可以申請州政府的撥款。

加里哥斯還表示,這項計畫的職業教練同時也強調一些所謂的“軟技能”,比如準確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參加產業和專業的集會來認識更多的同行。

加里哥斯不滿足于單一地找工作,他還自謀了一條生路。去年秋天,加里哥斯創立了 Mile High 資訊技術服務公司。現在他是一名小企業技術支援承包商,自己的公司也逐漸有起色,每年的收入已經超過了 5 萬美元。

他說:“目前來看我的未來還是很光明的。”

美國太空火箭中心曾經負責制造生產火箭發動機,目前則生產美國戰鬥機所需的複合材料。IBM 公司在這個中心佔有幾棟辦公大樓,並有 350 名員工,其中就包括布裡奇。他們負責雲計算、網路安全、應用開發和諮詢方面的工作。

在過去的兩年中,IBM 在這一中心和其他幾個工作地點近三分之一的新員工都沒有大學文憑。IBM 公司與當地社區大學共同進行課程開發,並結合公司人才需要制定一年和兩年的培訓課程。

像 IBM 這樣的公司,在美國有大約 5,000 個崗位空缺,而“新領工人”則可以填補這一勞動力空缺。城市中心的生活成本和薪資水準都較高,在遠離市中心的技術中心,勞動力成本也更低。

IBM 公司的人才副總薩姆·拉達(Sam Ladah)說:“這種方式對於我們的行業,應聘者及各個群體都行得通。”

公司未再透露 2007 年在美國的招聘情況,並一貫對不景氣的部門進行了裁員。公司拒絕對是否增加了國內勞動力的比重表態。

但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中心,IBM 今年計畫招聘 250 人,其中就包括更多像布裡奇這樣的人。

拉達說:“現在我們招有技術的人。”

翻譯 熊貓譯社 孫一

題圖來自 IBM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這些技術類工作之所以搶手,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這些工作都有明確的任務,可以通過測試和檢驗來確定成功或是失敗。同時,對於技術類工作的需求也在暴漲。

非盈利社會機構 Opportunity@Work 發起於 2015 年的重點專案 TechHire 正在迅速擴張。TechHire 向全國參加培訓的工人們提供資金扶持和專業指導,並通過發展當地求職、培訓和用工單位三方網路説明求職者找到工作。

熱門技術

LinkedIn 的研發人員對年度最熱門技術做了一個排行。2016 年在美國最受歡迎的技術幾乎都與科技相關。除了所謂的硬技術,職業再培訓通常也包括軟技能的培養。

硬技術

雲計算專長

資料採擷和資料分析

智慧手機應用開發

使用者介面設計

網路安全專長

軟技能

溝通能力

好奇心

適應能力

同理心

時間管理能力

開放思維

僅僅在兩年時間內,TechHire 覆蓋了 72 所社區大學、237 個培訓機構以及 1300 名受聘人員,幫助了 4000 名在崗工人。

Opportunity@Work 的主席拜倫·奧古斯特(Byron Auguste)表示,TechHire 的使命之一就是消除“建立在大學文憑基礎之上的文化霸權”。

肯塔基州佩恩茨維爾的妮可·克拉克(Nichole Clark)去年在廣播裡聽到了 TechHire 在肯塔基州東部的一條廣告。廣告中的專案提供為期半年的軟體程式設計培訓,還包括一份週薪 400 美元的實習工作。對於 24 歲的妮可來說,這份實習的收入與她當必勝客經理的薪酬相差無幾。

妮可說,沒有大學文憑,她只能在速食店、零售店或是醫生辦公室之類的地方尋求一些低薪的工作。她還表示,TechHire 的專案可能是“找到高薪工作的一個途徑,這也是最重要的。”

妮可通過了線上選拔考試和麵試,成功進入了這一專案。TechHire 有多種職能,它經常提供培訓基金,但在這個專案中,TechHire 讓學員聚在一起,與軟體發展諮詢公司 Interapt 合作,向大家提供諮詢服務和最佳實務操作資訊。阿巴拉契亞地區委員會對這一專案提供了 270 萬美元的培訓津貼。

在學習了四個月的全日制軟體程式設計課程之後,學員們還有兩個月與 Interapt 軟體發展人員共同工作的機會。妮可在五月份進入 Interapt 公司實習。妮可所在團隊負責的是軟體品質保證與檢測,她目前的年薪超過 4 萬美元,是她在必勝客收入的兩倍左右。

妮可對自己的職業的未來很有信心。她說:“如果你掌握了這些技術,就會有無窮無盡的機會。”

圖片版權:Luke Sharrett/《紐約時報》

在科羅拉多州,Skillful 致力於提高有用資訊在求職者、雇傭方、教育人員、政府和本地培訓機構之間的流通。這一組織主要關注技術、醫療保障與高級製造業方面的工作資訊。

有 90 家公司曾與 Skillful 的工作人員與搭檔合作來改善和明確職位描述。這一資料有助於線上“培訓搜索”工具的完善,“培訓搜索”工作可以顯示薪資範圍、所需技能、培訓專案和附近職位空缺等資訊。這一工具由領英(LinkedIn)的研究人員開發。(微軟公司去年收購了 LinkedIn,LinkedIn 也是 Skillful 機構的合作夥伴。)

Markle 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鄒·拜爾德(Zoë Baird)說道:“我們試圖利用技術和資料等擾亂經濟的因素來刺激勞動力市場,從而幫助美國的勞動者們。”

31 歲的羅·加里哥斯(Ron Gallegos)也是 Slillful 項目的受益者之一。他做設施經理多年,在零售商店內負責監督保潔人員的工作,但他不懈地想要找一份技術性的工作。

他兼職修理電視、小裝置和個人電腦,但他是自學成才,並沒有大學文憑、相關培訓或是技能認證等。

所以在 2015 年年末,加里哥斯為參加電腦技術的培訓以及獲得認證而選擇脫產學習,之後他還學習了網路安全的課程。

在他們當地的社區大學裡,來自 Skillful 的代表會介紹找工作、寫簡歷、尋求財政支持和人際關係方面的經驗。在一次活動中,加里哥斯獲知他要參加的一個網路安全課程可以申請州政府的撥款。

加里哥斯還表示,這項計畫的職業教練同時也強調一些所謂的“軟技能”,比如準確的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參加產業和專業的集會來認識更多的同行。

加里哥斯不滿足于單一地找工作,他還自謀了一條生路。去年秋天,加里哥斯創立了 Mile High 資訊技術服務公司。現在他是一名小企業技術支援承包商,自己的公司也逐漸有起色,每年的收入已經超過了 5 萬美元。

他說:“目前來看我的未來還是很光明的。”

美國太空火箭中心曾經負責制造生產火箭發動機,目前則生產美國戰鬥機所需的複合材料。IBM 公司在這個中心佔有幾棟辦公大樓,並有 350 名員工,其中就包括布裡奇。他們負責雲計算、網路安全、應用開發和諮詢方面的工作。

在過去的兩年中,IBM 在這一中心和其他幾個工作地點近三分之一的新員工都沒有大學文憑。IBM 公司與當地社區大學共同進行課程開發,並結合公司人才需要制定一年和兩年的培訓課程。

像 IBM 這樣的公司,在美國有大約 5,000 個崗位空缺,而“新領工人”則可以填補這一勞動力空缺。城市中心的生活成本和薪資水準都較高,在遠離市中心的技術中心,勞動力成本也更低。

IBM 公司的人才副總薩姆·拉達(Sam Ladah)說:“這種方式對於我們的行業,應聘者及各個群體都行得通。”

公司未再透露 2007 年在美國的招聘情況,並一貫對不景氣的部門進行了裁員。公司拒絕對是否增加了國內勞動力的比重表態。

但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中心,IBM 今年計畫招聘 250 人,其中就包括更多像布裡奇這樣的人。

拉達說:“現在我們招有技術的人。”

翻譯 熊貓譯社 孫一

題圖來自 IBM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